鲁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作者为了刻画喜爱的某个人或某件事,常会采用张冠李戴,夸张虚构美化篡改等艺术手法,后期由于作品流传甚广,往往导致人们歪曲误解了历史的真相。

提起东吴集团的鲁肃,一个老实巴交和事佬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在周瑜与诸葛亮斗智中,常周旋其中调解受气两头不落好,在赤壁之战中,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鲁肃 字子敬,东汉末年东吴集团杰出谋士、战略家、外交家。在好友周瑜力邀下,于公元200年正式出山,从此效力于东吴,并为孙权提出了著名的巜榻上策》,为雄居江东鼎足天下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规划与理论基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张投降,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后来周瑜大都督逝世后,代周瑜职务。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率兵抵御关羽,以大局为重并与蜀汉集团“湘水划界”,继续孙刘交好。这其中鲁肃展露出了非常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

公元217年,天妒英才,因病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一代东吴风流才俊,从此殒落!

纵观鲁肃短暂的一生,主要贡献有二:

  1. 鲁肃提出的巜榻上策》三分天下的理论,比《隆中对》早七年,后期东吴集团发展基本上是按照此战略规划执行,正因此才被孙权比作邓禹。
  2. 联合蜀汉刘备集团抗曹。赤壁之战时,孙权集团无非有三种选择:①投降曹操 从此再无东吴 ②单打独斗与曹操对战 几无胜算 ③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或许还有出路 此时鲁肃审时度势,与周瑜联手力排众议才促成了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也许曹操早把天下收入了囊中。

据后世考证,鲁肃出身士族大家,不仅能文能武,而且慷慨仗义,喜欢结交天下名士,经常扶危济困,在家乡一带很有威望,从这一点可看出 鲁肃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

效力孙权后,不仅对其忠心耿耿,处处维护孙家在江东的地位,而且为东吴集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其所辖治下,都能爱民如子,纪律严明,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积极开展生产,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政绩斐然。无论是个人才干,自身修养等 都无可挑剔,以致后世有很多人都认为周瑜不如鲁肃。

只可惜英年早逝,不然的话,三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也许被改写!可惜 可叹 鲁肃鲁子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鲁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