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死因探秘

王玉池/文

我在研究王羲之生平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即根据王羲之《本传》记载,他活了59岁。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他生于303年,卒于361年(西晋惠帝太安二年生,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卒)。他在比较可靠的书信《十七帖》之《七十帖》和《蜀都帖》中,都曾明确表示,在他的密友周抚尚任益州刺史期间,他要到蜀郡之成都、汶岭和峨嵋一游。并作了具体计划,说到达时“当告求迎,少人足耳”。好像马上就要动身,但是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就在写信的当年(361年)即他年垂耳顺之年,突然逝世。可以想见,他写信时身体尚好,还可以远游。但他得了什么急症(或绝症),使他突然逝世,就成了一个千古之秘。现在就根据他留下的众多书信中所提供的自述病况,加以整理,作些推测。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可能很不准确。不当之处,还请专家们(特别是懂得医学的专家)给予指正。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先交代一下背景资料。

过去多数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王羲之之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服食”(服五石散);王羲之自己却常将自己的病和自己的“衰老”联系起来;虽然有人说到他的多种病症时也提到过胃病,但将肠胃病认定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者尚未见到。

先说“服食”。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企图寻找一种可以长寿甚至长生的药物。战国时期的“炼丹术”;秦汉时期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痴迷于寻找仙山、仙草和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都未成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主要是热衷于“服食”,即服用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病甚至可以长生的宝药。

王羲之的家族,世代信奉道教(五斗米教)。道教有服食的传统。王羲之也不例外。他应很早就开始服食。《本传》说他“雅好服食养性”;又说他去官以后,“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

所谓“服食”,是指服用一种五石散的药物。此药主要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和硫黄组成。服后身体发热,需要冷食,故又称“寒食散”。服后需要散步,使药性发散,简称“散”。据说服此药可以治病、可以长寿,甚至可以长生、能羽化升天。《世说新语》引西晋名士何晏的话说:“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王羲之亦说:“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他们可能就是被这种表面现象迷惑。实际此药毒性很大,重者可以致残、致死;轻者也会给人带来许多病疼。后来王羲之对此已有相当的认识。如他在给有相同体会的朋友写信说:“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又说:“服食而在人间,此速弊分明,且转衰老,政(正)可知。”还有一封信说:“以大近不复服散,常将陟厘也。此药为益如君告。”“陟厘”是一种止泄的中药,他当时正患泄肚,故一度停止了服散。还有人认为饮酒对他的健康不利,劝他戒酒,他也照办了。他回信说:“知卿忧吾饮酒。比不复饮也。如今断之。”鉴于他对服食之危害已有相当的认识,和具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再加上他当时已是老年,不会像年轻人一样因一时冲动,做出服食过量的举动。故因服食过量使病情迅速恶化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王按:我曾将此文稿向北京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老专家李经纬先生请教。老先生的意见是:“羲之服石不可忽视。他虽然对服石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不能否定服石对慢性中毒的种种影响,特别是诱发癌肿的可能性。”他又说:“发病之种种征候、症状,也不能排除服石慢性中毒之影响。”这些意见都很中肯,也很全面。可补拙文之不足。故录于此。)

王羲之的确有不少书信中将自己的病症和身体的衰老联系起来,但衰老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至多一年多内就成为致命的主要原因,这并不难理解。

在王羲之去郡以前的书信中,从未出现过严重到多天不能进食,吃了就吐的病况。否则他也不必“称病(借口有病)去郡”了;去郡以后的最初几年他尚能“采药不远千里”,也未出现过严重的病情,而这种严重病情,都集中出现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最多一年多的时间之内。现在就以羲之带有书写月、日和季节,或书写时间大致可考的书信为主,以病情相近的书信为辅,作一梳理排列。因为书信都无书写年代,故少数书信安排可能有误,多数不会相差太远。

下面就以羲之最后两年(实际一年多)有关病情的书信排列如下:

五十八岁(东晋升平四年,360年)

古人习惯使用虚岁,升平四年(庚申年)过年以后就算59岁(年垂耳顺)。故可从360年春季算起。

五十八岁的春季,羲之先后写了《十七帖》中的《七十帖》和《蜀都帖》。二帖的内容择要如下:

《七十帖》:“足下今年政(整)七十耶!……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岭。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原文的大意是:我很快就到六十岁了。活到这个年纪,已算很幸运了。(但年迈体衰)前面没有几年了。想趁身体尚可,想来汶岭(即岷山,在今四川成都以北)一游。我的话是认真的。请您保重身体,等到见面的那一天。

《蜀都帖》:“省足下别疏。……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已驰于彼矣!”

“迟”:期待也。此信的大意是:收到了您的来信。……(我的游蜀之举)如果能够实现,我会告您迎接,少数几人即可。在等待期间,过一天好像过一年一样。……趁您在蜀时,能顺利游历汶岭和峨眉山,实在是一件不朽的盛事!说到这里,我的心已飞到您那里去了。

王羲之未能实现其游蜀计划,他一定会有自己的解释,但原信未能保存下来。而从他给别人的众多书信中可以约略知道,他的末年肯定是得了什么急症甚至绝症,才使他在几个月、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迅速逝世。下面就根据他书信中提供的病情发展,并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并作些分折。最后作出其主要病因乃至死因的臆测。

“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吾劣劣。力遣知问。王羲之顿首。”(注:除少数书信引自墨迹外,余皆引自严可均辑《全晋文》第二十二至二十六卷。下不另注)

“三月十六日,羲之白。……仆劣劣。故遣不具。”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吾故羸乏。力不具。羲之白。”

“七月十五日,羲之白。秋日,感怀深。……仆平平。力及,不一一。羲之白。”

“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

“八月二十四日,羲之顿首。……吾故劣劣。王羲之顿首。”

“十月五日,……吾顷胸中恶,不欲贪积日,勿勿。五日来小差。七日,羲之白。”(按:“差”同“瘥”,指病愈。)

“吾涉冬节(按:此帖应书于十月或十一月)便觉风动。日日增甚。至去月十日。便至委笃。事事如去春,但为轻微耳。寻得小差。固尔不能转胜。沉滞进退,体气肌肉便大损。忧怀甚深。今当得坐起,神意为复可耳。直疾不除,昼夜无复聊赖。……手亦恶,欲不得书示。”(按:“风动”即“风痹病”,俗称风湿病。指肢体疼痛或麻木。)

“十一月四日,……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羲之报。”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此即著名的墨迹本《寒切帖》。原件藏天津博物馆。谢安因家族关系,不得已出山任桓温司马。故知此帖书于升平四年十一月廿七日。这是书写时间可以确考的书信之一。对确定羲之病因和病情有重要意义。)

“十二月廿四日。羲之报。岁尽感叹。……吾故羸乏。力不一一。羲之报。”

五十九岁(升平五年。361年)

“初月二日(羲之祖父名正,故以初代正),羲之顿首。忽然此年……仆衰老,殆是日不如日。力知问。羲之顿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这是著名的墨迹本《初月帖》。他当时身体已很不好。)

“初月十二日。……仆下连连不断,无所一欲。啖辄不化消。诸弊甚,不知何以救之,冈然。”(按:“下”指下泄,即泄肚。“啖”,吃东西。此信与上信写于同一天。上信由于刚下船,太劳累未及详说。所谓“诸患”至少包括了下泄和胃病,可能还有风湿病等。)

“旦极寒。……吾昨暮复大吐,小啖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

“想大小皆佳。……然已故有时呕食不已。是老年衰疾,更亦无可仓卒,大都转差为慰。”

“吾顷胸中恶,不欲食积日,勿勿。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何耶?”

“安复后问不?……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眠贪至少,疾患经月兼憔。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

(按:此信应书于升平五年春末夏初。他当时身体已经很坏,一月眠食甚少,起卧翻身都须人帮助。他很想能像汉代的疏广、疏受一样,在末秋初冬(约九、十月间),与亲友集会一下,以了心愿。但正像他估计的那样“人理难知”,他终未等到集会的那一天,约在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六月)与世长辞。疏广、疏受,汉宣帝时同朝为太傅、少傅。他们“日与族人故旧宾客娱乐。不为子孙置田产。曰:(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四月廿三日,羲之顿首。……肿剧,忧之。力遣不具。”(按:肿,即水肿,浮肿病。)

“五月十四日。……吾肿。得此霖雨转剧。忧深。力不一一。”

“累书想至。……仆近下数日,勿勿。肿剧数尔,进退忧之转深,也不知当复何治?下由食谷也。自食谷,小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余患。去月尽来,停谷啖面,复平平耳。”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胸中淡(一说淡同痰)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此系著名的《干呕帖》墨迹本,现存天津博物馆。)

“知足下哀感。……吾下势腹痛小差。须用女萎丸。得应甚速也。”

“想小大皆佳。……然已故有时呕食不已。是老年衰疾,更亦非可仓卒。太都转差为慰。以大近不复服散,常将陟厘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五月二十七日。州民王羲之死罪死罪。民自服橡屑下断,体气便自差强。此物益人。断下,去陟厘劫樊远也。以为良方出何,是真此之谓。”

(按:羲之寻找治下泄的药物,先后找到了女萎丸、陟厘和橡屑。一种比一种好。但治胃病的药,一种也未找到。)

《贺哀帝表》,内容为:“臣羲之言,伏为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应期承运,践登大祚。……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

(有些学者认为,此表应为贺哀帝所作。因穆帝践祚时年方二岁,不宜用“天纵圣哲,德齐二仪”等语。穆帝升平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驾崩,哀帝五月二十五日即位。此表应书于五月底或六月初。)

“六月三日,羲之白。徂暑。此岁已半截,慨深。……吾至勿勿。常恐一夏不可过。不一一。羲之白。”(按: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适欲遣书。……吾故不欲食。比来以为事恐不可久。邑邑。”

本文从王羲之现存数百封书信中选取近30封有关病情的书信作为研究资料。也许不够全面,请大家补充修正。王羲之晚年患有多种疾病,其中有些疾病如风湿病、水肿病、痢疾,等等,可能妨碍他的远行。但不会是使他致死特别是速死的主要病因。

根据羲之几个月内就速亡的事实,笔者认为不能排除他患了胃癌的可能。我曾经请教过有多年治癌经验的老大夫,他看过材料后说:“他腹中肯定长了东西,是什么东西,不能肯定。”癌症是个很古老的病种,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前的希腊医生就发现了癌症。我国也早在西汉文帝时期就有了详细的记述。早期的胃癌不易发现,当发现以后已多是晚期。只能活二、三个月,多者也只能活九、十个月。有些病症与癌症直接有关。如水肿,由于胃病长期进食困难,缺乏营养,就会引起浮肿。肋骨、腰骨(羲之所说骭、髂)疼痛,身体乏力等,都可能是癌症晚期的表现。

从羲之的书信看,他58岁十月以前,身体虽然不好(劣劣、羸乏),但尚无致命之病,而且时好时坏。十月以后,才明确提到“胸中恶,不欲食积日”或“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等胃病病情。后病情日益加重。如“顷日了不得食”“昨暮复大吐,小啖物便尔”等。后来又陆续提到下泄、风动、肿剧等。诸病比较,使他发出“事恐不久”“常恐一夏不可过”之叹的主要病症,还应该是“不欲食积日”和吃了就吐的胃病。

总之,综观以上材料,笔者认为,使王羲之速亡的主要病因,不是服食,也不是衰老,很可能是肠胃病,特别是胃病。从他360年十月发现胃病开始,到361年六月病逝为止,共有九个月(是否一定为六月逝世,不能肯定。但根据羲之的病情,和他自己“一夏不可过”等预感,时间不会太久,则是肯定的)。这样的死亡速度,不排除是患了癌症的可能(按:李经纬老先生来信还说:您研究之结论“胃癌”是有道理的,这或没有错)。按现在的检查方法,可能只有查出癌细胞才能确诊。古代没有这样先进的检测手段,羲之是否因癌而死,可能真的就成了千古之秘。

(孟云飞转编自《书法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书圣王羲之死因探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