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朝那些教育家那些事儿–韩愈篇

韩愈最近很头疼。

起因是他的第三任娇妾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拜去书房里翻看了他的《师说》,再顺便细看了野史杂说《董贤传》之后,总是在见他时哭哭啼啼地问他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官人,要是我和你老师掉河里了,你会救谁?”(韩先生我是开玩笑的)

要是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到十分好奇,那我们就来谈谈韩愈和老师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霸道韩愈本领高,复兴儒学反佛老

韩愈(768—824 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一生有很长时间在从事教育活动,曾先后担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及国子祭酒等,对国学进行整顿,还积极倡导恢复地方官学等。韩愈的著作被编为《韩昌黎集》。在思想上,韩愈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在教育上的主张具体为:

二、上中下等三品级,教育作用全明了

(一)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韩愈接受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并在《原性》从天命论出发,修正人性三品学说。人性是天生的:”性也者,与生俱生也。”他将人性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性之品有上、 中、下三。” 与生俱来的还有一种潜在的情感质素,这种潜在的情感质素接触到外界事物,受刺激而产生现实的情感表现,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感。性与情的关系是:

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反之亦然,二者是完全对应的。

性三品说的教育学意义在于:第一,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第二,由人性而规定教育的权利。第三,由人性决定教育的内容。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由子人性的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同:”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下焉者畏威而寡罪”。所以韩愈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教有的可能性和效果,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三、人才选拔与培养,学校教育少不了

(一)人才培养

韩愈认为治国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故主张发展学校:第一,用德礼而重学校。韩愈认为教育是国家首要的政治工具。第二,学校,特别是中央官学,任务在于训练官吏。第三,整顿国学。一方面建议调整招生制度,放宽儒学的等级限制;另一方面主张恢复教学秩序,整顿学风。第四,恢复发展地方学校。第五,教人者要尽其才。

(二)人才选拔

韩愈不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且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他根据自己走科举之路的切身体会,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指出:第一,依靠科举制选拔不出真才实学者,反而会埋没治国兴邦的大才。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第二,放宽招生的等 级限制。如四门学由七品之子改为有才能者也可入学。第三,以实际才学为标准选任学官。主张新学官一概拔用儒生,经考试合格,才能正式委派。

韩愈这种选才、用才思想与封建社会选人唯贵、用人唯亲的腐朽思想是对立的,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四、尊师重道不能忘,一本《师说》全论了

《师说》是韩愈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 《师说》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一)”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

韩愈还从政治、经济、思想理论多方面掲露了佛教、道教与封建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一,佛、老是社会祸乱的根源。古代只有士农工商,自秦以后,增生老、佛两家,士农工商各有所业,这是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佛、老则是四民之外游手好闲待人供养的两类人。

第二,佛老是破坏仁义道德的罪人。仁义道德使社会有和谐的秩序。但佛老与仁义道德对立,使得人们是非混淆。

第三,佛老求出世而破坏纲常。佛老之法与先王之教背道而驰”儒家遵先王之教,真心诚意的目的是为现实的齐家治国平夭下;佛家“治其心”的目的是“求其所谓清静寂灭”,为了出世,把天下国家都视为景赘,抛弃君臣、父子及一切相扶养的社会义务。如依了法,三纲沦丧,礼乐崩坏,国家就不成国家了。《师说》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了”学者必有师”。韩愈这一思想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

第一,肯定了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

第二,对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一种”耻学于师”,羞于承认老师的恶劣风气进行了批判。”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再次强调了”学无常师”的思想,主张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为师,只有”道”是做师的唯一标准。

(二)教师的基本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包括三方面:一是传道,即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二是授业,即传授知识;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师说》在历史上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由于文字表述比较精炼,后世传为名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韩愈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

(三)论师生关系

第一,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主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求师的目的在于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第二,提倡”相师”,确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针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做法,提倡”士”阶层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对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传统的一个突破。

有疑问的话,欢迎私信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那年那朝那些教育家那些事儿–韩愈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