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到底好不好?庞统和鲁肃对它的评价为何会有天壤之别?

首先明确一点,咱们这里所说的荆州并不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而是指《禹贡》中汉地九州之一的荆州,二者虽然同名,但是在面积上相差甚远。

汉朝时,荆州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陵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

三国时期的荆州包括了现今的湖北、湖南两省大部地区,以及广西桂林、河南南阳、贵州铜仁等地。

就单单刘备向孙权所借的荆州南郡(江陵郡)一处,就要大出现在的荆州市几倍之多。

荆州最久的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荆州好不好姑且不论,乱是肯定的。赤壁之战后,荆州大地被三家瓜分:

  • 曹操占据着荆州北端的南阳郡
  • 刘备占据荆州西南五郡
  • 孙权独占江夏郡

就算到了公元215年,孙刘双方一度撕破脸,荆州依然是三家分兵之地。如图所示曹操面积不变,刘备面积收缩,孙权面积向南扩张,荆州俨然就是三国的一个缩影

对于荆州的情况,用诸葛亮《隆中对》的话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此用武之国。

咱们该回归正题了,庞统和鲁肃同为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对荆州分别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庞统眼里的荆州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入蜀,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显然让刘皇叔有些难以决断,去吧,前途未卜,好不容易占据这荆州五郡恐怕要易手,不去吧,又有点可惜,益州地域辽阔,号称天府之地,那里可是发展势力的温床。

正在刘备犹豫之时,庞统说了这样一段话: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说的有错吗?作为三国时期能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他说的确实是实情。

————【荒芜残败】————

庞统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呢,是公元211年,赤壁之战刚刚过去三年的时间。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主战场就在荆州北部的乌林一带,曹操、孙权、刘备几乎都是投入了所有力量到这场战役中,所耗费的兵源、粮草无数。可以说此一战令荆州北部的各种资源消耗殆尽。

三年时间放在眼下可能会让一个城市乃至地区完成大变样,但是在农耕冷兵器时代,三年时间不过是弹指一挥的事儿,根本做不出什么大的改变。所以说庞统说这段话的时候,荆州确实残破,至少刚刚经历了大战洗礼北部各郡是如此。

另外,赤壁之战曹操惨败,兵马损失过半,同时对荆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曹操损失兵马跟荆州有何关系呢?

《三国志·吴书》载: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

曹操到荆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兼并刘琮的水军,赤壁一战刘琮的水军同样损失惨重。那刘琮的水军从何而来呢?自然都是荆州当地的青壮年。

所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惨败埋葬了荆州大地数万的青壮年,而他们的背后是数万个家庭,这般损失对于荆州来说不算惨重吗?

————【人物殚尽】————

正所谓“天下英才看荆楚”,荆州之地自古人才辈出,春秋时期的伯牙、文仲、伍子胥,战国时的屈原,新莽时期的申屠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名臣胡广、发明家蔡伦……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荆州更是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到各地,其中获利最大的要属曹操。

曹操虽然只占据了荆州的一个郡,但却占尽了“人和”,荆州南阳郡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郡,是名副其实的“帝乡”。更始帝登基于此,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更是有十一人出自于此郡。

曹操手下大名鼎鼎的文聘、许攸、邓忠、邓艾等人都是出自于此。

再看孙权,自打掌权后就开始广招天下贤士,《三国志·吴主传》载: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荆州紧邻扬州,又怎么能逃过他的掌心?后来投奔刘备的庞统就是个典型例子,庞统是荆州襄阳人,一直追随于周瑜,周瑜亡故他才改投到刘备门下。

反观刘备,在荆州大地经营了三四年,只得到了寥寥几人,不是荆州没有名士,只是都被曹操和孙权提前挖走了。

————【东、北劲敌】————

庞统说荆州东、北两面有劲敌,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荆州远不止东、北两面受敌那么简单。

  • 北面有完成了北方统一大业的曹操。
  • 东面有三世(孙坚、孙策、孙权)经营江东的孙权。
  • 西面还有打着正一派道教旗号的武装势力张鲁和益州大地主刘璋。
  • 南面虽然是宽厚的士燮三兄弟,但是一年前已经被孙权所派步骘接管。

四面都有强敌,这荆州对于刘备来说绝对不是一个风水宝地。然而刘备此时最大的威胁不是实力强劲的曹操,更不是偏居西南的刘璋,而是他的盟友孙权。

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刘备纵使再强,他辗转荆州不过十年,再看孙权一方,三世扎根于此,早已有了坚固的根基。

公元210年,也就是庞统评价荆州的前一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交州和扬州的联合包围圈马上就要收拢,一旦扬、交联合,那么荆州便成了孙权的囊中之物

势力初成的刘备如果此时选择继续驻扎荆州五郡,那么被孙权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

鲁肃又是如何看荆州的呢?

公元215年,刘备坐稳了益州,却迟迟不肯归还所借的荆州。

这时鲁肃说话了: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作为孙权手下最杰出战略家、外交家,鲁肃所说的同样是大实话。

————【与“国”临接】————

鲁肃这里所说的“国”可不单单指代扬州,这里也包括了交州。

地图上也不难看出,荆州夹在扬州、交州之间,与两地都相接。如果孙权想要继续扩大势力范围,那么荆州就是首选之地。

不管怎么看,此时的荆州就是划给孙权最为合理。

————【水流顺北】————

这里所说的水就是指贯穿荆州中南部的湘江

水流顺北就好理解了,湘江自南向北流淌,在洞庭湖处汇入长江。

水流向北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不管曹操南下,还是关羽顺汉水而来,只要占据了荆州南部地区,我就永远在你的上游。这样一来就有两方面好处:

  • 断绝敌人顺水而上的想法,加大其南侵的难度。
  • 可以随意的利用湘江水来对付敌人(比如决堤)。

从此时的战略角度来看,湘江让荆州变成了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外带江汉,内阻山陵】——-

外带江汉,“江汉”所指的就是长江汉水,这两处水域可以做为抵御曹操南下的最有利天然屏障。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以少胜多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长江之水让曹操望而却步。如果再拿下汉水,那么这两条大河足以拒曹魏势力于千里之外。

鲁肃所说“内阻山陵”的“山陵”就是指荆州东西两边的群山

  • 一方面,只要控制住荆州南部地区,那么只要是敌人南下,就可以利用湘江两岸的群山做掩护,给予来犯敌人有力打击
  • 另一方面,罗霄山脉地处荆州和扬州的交界,想要从荆州入扬州,必须要跨过罗霄山。正所谓“一重山是一重关”,罗霄山可以有效保护扬州不受西边来敌的侵犯。

有了长江、汉水和群山的阻隔,荆州易守难攻,可以最大程度上打消北边曹操和西边刘备的攻吴热情。

————【有金城之固】————

荆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北部形成了一个“漏斗”,只要是从北方南下荆州,漏斗就是必经之路。而这漏斗之中,又有襄阳、江陵、江夏三城固若金汤。

鲁肃所说的“金城”就是这三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它们驻守着荆州北方的大门。

这三座城池分别在三方势力手中,襄阳归属曹操,江陵被刘备占据,孙权把控着江夏。

只要拿下其中两城或是三城,那么荆州北方大门就算是彻底锁死了。

——–【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首先,鲁肃说这句话的时候,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七年之久,期间虽然荆州大地上小摩擦不断,但是再无大的战事发生。

七年时间内没有大战消耗物资和兵丁,这在乱世三国是难得的情况,当地百姓自然殷富。

其次,湘江贯通荆州中南部,沿河两岸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地段,千百年来的积淀让荆州中南着实富庶。正如今日湖南湖北两省的经济情况,在全国排名来看始终都处于中上游。

总结:

荆州绝对算是个好地方,不仅拥有近五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且大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物产丰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荆州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黄巾之乱以前,东汉十三州的人口统计如下:

荆州的人口数高居东汉第一,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就代表着绝对的生产力。

所以荆州绝对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物阜民康。

荆州如此之好,为何庞统和鲁肃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呢?

总结来说主要有三点原因:

【1】二人评价荆州的时间不同

庞统评价荆州是在公元211年,而鲁肃评价荆州则在215年,四年的安然发展,荆州大地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二人所占立场不同

庞统站在刘备的角度,而鲁肃站在孙权的角度,刘备是刚在荆州站稳脚跟,而孙权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根基,不同的立场之下看待荆州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简单一句话:荆州确实好,只是不适合刘备,而适合孙权。

【3】双方主公面临的情况不同

庞统和鲁肃对荆州做出评价都是在各自主公犹豫之时。

211年,刘备面临的是益州和荆州二选一的情况,相比之下益州比荆州拥有更大的优势,更适合刘备,所以庞统才对荆州做出了这番评价。

215年,孙权面临的是刘备占据荆州誓死不还的情况,而荆州对于孙吴来说非得不可,所以鲁肃才会如此强调荆州的重要性。

那么庞统和鲁肃孰对孰错呢?

其实两人都是对的。

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间、立场、时机去看待,就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答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虽然荆州的主人一换再换,但换不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改不了荆州在三国乱世中的重要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荆州到底好不好?庞统和鲁肃对它的评价为何会有天壤之别?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