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见,想起了当年拖雷死后,唆鲁禾帖尼带领孤儿们夹缝求生的情景,“兄弟之情油然而生”,蒙哥汗的眼泪潸然而下,忽必烈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淌,他想为自己告白,蒙哥汗却伸手制止了,两兄弟张开双臂相拥在一起。“当权力彻底归于一个家族后,也就意味着这个家族分裂的开始”,忽必烈和蒙哥相拥而泣究竟是不是在演戏,没有人知道。
随即,蒙哥下令撤销“钩考局”以示对忽必烈及其下属的宽大。同时,撤销忽必烈此前所设的京兆宣抚司、河南经略司、都转运司等,并命令忽必烈撤出所有的王府人员。在钩考局解散之前,所有被钩考的军民官员仍然受到杖责。
钩考虽然停止了,威胁蒙哥统治权威的宣抚司等机构也被撤消了,忽必烈被解除兵权留居漠北。但是,忽必烈深谙母亲和鲁唆贴尼的隐忍之道,他知道,在钢铁般坚硬的蒙哥面前,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暂时远离权力中心,只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长生天一定会再次给他机会的。
这个时候,蒙哥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他已经在策划并即将实施对南宋的最后征伐。
1256年,蒙哥汗在斡难河畔的豁儿豁纳黑川原野(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举行忽里勒台,召集全体贵族和诸王百官商议灭南宋方略。忽里勒台上,诸王亦孙哥、驸马帖里干等一批蒙古贵族纷纷要求出兵彻底征服南宋,他们说,“大宋距离我们这么近,并且与我们为敌,我们为什么置之不理,拖着不去征服他们?”
从1235年端平入洛算起的话,蒙宋战争已经进入第21个年头。但让蒙古人懊恼和沮丧的是,东征西讨灭国无数的蒙古军队始终拿近在咫尺的南宋毫无办法。蒙哥汗不能容忍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所有渴望战功和掠夺的蒙古贵族们也强烈要求举全国之力彻底灭亡南宋。
忽里勒台期间,也有部分将领和臣僚认为南方气候炎热,瘟疫流行,并不适合习惯凉爽气候的蒙古骑兵。忽必烈的重要谋臣之一郝经就表示,要想在水网稠密,城堡星罗棋布的南方取得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认为伐宋时机并不够成熟,自古以来统一天下靠德而不靠武力,应该选择贤能将相,先练好自身的文治武功,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采取行动。
南宋立国以来,一直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大小战争不断。虽然僻处东南,军事实力不如金、蒙,但总体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全国人口将近8000万,常备军力达100多万。其中,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保守估计人口约有一百五十万。“靖康之耻”以来,南宋依托江淮防线苦心经营,顽强对抗金国和蒙古侵略,已经维持长达一百五十年国祚。正因为此,郝经和一些蒙古将领才会出言反对征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游牧人的大汗,君临天下的天子——忽必烈的传奇一生(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