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帝谥号尾字解析(二)朱棣和皇太极

写在前面:

本文是对明清皇帝谥号尾字的分析和解读,关于什么是谥号尾字,请看第一篇。在进行解析时,会以谥号本身含义和之前获得此谥号的皇帝两方面作为主要参考,唐、宋、元时期皇帝的谥号不计入统计范围内,五代时期单字谥号皇帝计入范围内。谥号本身含义以《逸周书·谥法解》为标准。由于精力所限,本系列不统计大臣谥号。

明成祖(初号明太宗)朱棣,明朝名义上第二代皇帝,谥号尾字为文,年号永乐。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最后一代后金汗和清朝第一代皇帝,谥号尾字为文,年号天聪和崇德。

此前获得此谥号的君主有三十五位:周文王姬昌、应文公姬珏、齐文公姜赤、西虢文公姬开、许文公姜兴、陈文公妫圉、秦文公(名字失传)、楚文王嬭赀、召文公姬得、卫文公姬毁、郑文公姬踕、晋文公姬重耳、邾文公曹蘧蒢、薛文侯任俱、鲁文公姬贾、曹文公姬寿、蔡文侯姬申、宋文公子鲍、滕前文公姬宏、杞文公姒益姑、尹文公姞固、刘文公姬狄、中山文公姬稳、魏文侯姬斯、韩文侯姬猷、 滕后文公姬弘。

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吴文帝孙和、代文皇帝拓跋沙漠汗、前凉文王张骏、后凉文帝吕宝、宋文帝刘义隆 、陈文帝陈蒨、隋文帝杨坚。其中,中山文公、吴文帝和代文皇帝是追封的。

朱棣与皇太极

“文”可能是最早的谥号之一,最早见于周文王,也是最常见的谥号之一,周朝绝大多数有谥号制度的诸侯国基本都有以“文”为谥的君主。如果未来对于春秋小国的考古更加全面,可能上面还要再增加几十个人。比如燕文侯,或许就是燕国君主世系中缺失的十位君主之一。

该谥号有时见于开国君主,但远不如“武”及其变体(太武,道武等)常见。

我们先来分析谥号的本身含义: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这个谥号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从博学到广闻、从守礼到贤德,甚至还有一些神鬼之事,可谓无所不包。该谥号主要注重于政治方面(比如“能定典礼”、“经邦定誉”)和影响力(比如“万邦为宪”、“化成天下”)的成就,以及君主个人品德的评判,以仁慈守礼为主。但在实际评价时,尤其是对皇帝,无论是什么谥号,皇帝个人品德都是最次要的评判标准,除非是该君主在政治或其他方面毫无建树,才不得不选择。也因此,“惠”、“恭”、“献”等主要描述君主品行的谥号,也逐渐暗带贬义。

给永乐皇帝“文”这个谥号,我想主要在政治成就和影响力两方面,至于不是“武”或者其他同类型谥号,是因为在两者都可选择的情况下,“文”是优先于“武”的,这也与社会环境有关系。其次就是,一个王朝被广泛认可的第二代皇帝,只要问题不是太大,一般都尽量会选择这个谥号,而“武”则更多见于开国皇帝(尤其是十六国和南北朝)。

朱棣在政治上初步建立了内阁制度,废除或实际废除了朱元璋时代的一些弊政,对此后的明朝政局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在军事上征服安南,进军蒙古,设立卫所,但最终成果不甚完美,并未对明朝本身带来多大收益。在影响力上达到了明朝最大水平,朝贡国远至中亚南洋。至于个人品德方面,我估计没人会认为朱棣与“仁慈”或者“守礼”沾边的,原因也不必多说。

皇太极能得到这个谥号,原因也类似,一是他是清朝帝王世系中的第二代皇帝,二是真正确立了后金及清朝的政治和官僚制度。在影响力上他附庸了朝鲜和蒙古,对清朝之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样的,皇太极在仁慈守礼上也完全不沾边,因此我才说,在对君主的功过进行评价时,个人品德是最次要的,所谓“圣德”也不仅仅是指个人品德。

周文王、晋文公、汉文帝、魏文帝(都是后人画的)

接下来,我们对此前获得该谥号的三十五位君主逐一做出评判,再与标题中两位进行对比。

首先是周文王,可以说,这些赞美之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第一句经纬天地,可能对照他推演周易之事;第四第五句,可以对应他广纳贤才,招揽姜子牙和文王四友等;十二到十七句,对应周人有礼,文王断虞、芮之讼。其他的多为对人品德的评价或类似十二到十七句。我个人认为其中部分评价给周公也很合适。

应文公,西周君主,事迹不详。

齐文公,活动于西周末期,他的父亲齐厉公残暴被杀,因而被拥立。在位期间政局平稳,国家安定,齐国内乱就此结束。大致可以对应“慈惠爱民”、“愍民惠礼”、“坚强不暴”、“徽柔懿恭”和“敬直慈惠”几句。

西虢文公,第二个字发“国”音,活跃于西周宣王中后期。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非常少,唯一的资料是反对宣王废除藉田制。这项改革,简要的讲,就是取消藉田,改收人头税。所谓藉田,就是由许多户合力耕种的公田,公田所收作物属于公田所有者。在当时,税务的征收可能是以藉田为单位的,宣王的改革就是要将收税单位降低到个人头上。从长远计,宣王的改革当然是正确的,因为藉田制无疑会造成大量亏空,同时滋生许多黑户,不受公家管控(当时叫“野人”)。当时虽然有“司民”“司寇”之类统计人口的官员,不过效率也欠保证。但此时周室衰微,屡战屡败,再加上行政机构原始,改革未必能得到有效施行,因此西虢文公反对也并非毫无道理。

至于西虢文公本人,因为记载过少,故不做评判。

许文公,活跃于周幽王末期,周平王早期,即西周末期,东周早期。周幽王被杀后,许文公扶持平王到洛邑,拥立平王为天子,与西部的周携王对立。因记载过少,不做评判。

陈文公,春秋早期君主,具体事迹不详。

秦文公,春秋早期君主。在位期间建立史官,修改刑法,向西击败西戎,收编周遗民,有扩土之功。对应“能定典礼”、“经邦定誉”、“化成天下”和“声教四讫”几句。至于品德方面,因为没有记载,所以不做评论。

楚文王,春秋早期君主。在位期间迁都于郢,灭邓、申、息等国,是奠定楚国强盛的重要君主之一。实际上,对于楚文王而言,“文”这个谥号可能不算特别合适,因为他一生中绝大多数功绩都与军事有关。给他定谥为文,或许是因为他迁都及其本人的品行和良好的名声。

召文公,曾为王室卿士,记载过少,不作评论。

卫文公,春秋君主,在位时勤政爱民,发展军事和经济实力。对应“慈惠爱民”“经邦定誉”和“坚强不暴”等几句。

郑文公,春秋君主,在位期间正是晋楚争霸之时,因此不得不摇摆不定,几次妥协。军事上曾占领滑国,但滑国最终为秦所灭,为晋所收。政治上任用叔詹等执掌国政。从历史记载来看,郑文公得到“文”的谥号是不够格的,他既没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也没有使四方臣服,或者称霸一方,反而不得不两边倒,做一根随时可能被拔去的墙头草,他的能力更多体现在外交而非政治上。

晋文公,大概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即便不了解春秋历史的人也基本都听说过他。其事迹不用多说,春秋五霸中唯二无争议者,至少“经邦定誉”、“纯穆不已”这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品行方面有一定争议,故不予评判。

邾文公,春秋君主,在位时多次与鲁交战,胜负俱有,最终因国小力微战败。不顾臣下反对,迁都于绎。在当时,占卜结果显示迁都有利于民、有害于君,但是邾文公还是决定迁都,最终留下了一个为民谋利的好名声。他能得到这个谥号也与“愍民惠礼”和“慈惠爱民”等对应。

薛文侯,记载不详。

鲁文公,春秋中期君主,曾打败翟狄于咸,晚年废嫡立庶,为公室衰落埋下基础。我个人认为鲁文公是不配得到这个谥号的。

陈文帝、宋文帝、隋文帝(其他人没图)

曹文公,春秋中期君主,在位期间的唯二建树是抵抗了一次齐国的攻击和同宋、陈、卫一同进攻晋国。除此之外,还参加了几次诸侯会盟。他大概是不配得到这个谥号的。

蔡文侯,具体事迹不详,不作评判。但他的名声似乎不差,得到这个谥号或许与此有关。

宋文公,春秋中期君主,宋昭公被杀后继位。为人贤明,受到国民拥护,解晋、卫、陈等国及楚之围。能得到这个谥号大致源于他的个人品德。

滕前文公,春秋君主,曾解宋之围。其历史记载很少,但据说其宽慈仁爱,有惠于民。

杞文公,他在位时曾迁都,具体事迹不详。

刘文公,春秋末期君主,活跃于周悼王、周敬王时期。刘国临近王畿,因而能对周王室产生一定影响,数位国君都为天子卿士,而刘文公是历代国君中最著名的一个。周景王死后,刘文公、单穆公支持王子猛,而景王宠臣宾起支持王子朝,最后刘文公等杀掉了宾起,立王子猛也就是周悼王登基。

王子朝发动叛乱,在毛国、尹国等帮助下,杀死悼王,又将刘文公等逐出王畿,但最后为晋所迫,不得已而奔楚。晋人扶持王子匄登基,是为周敬王。

除此之外,刘文公还曾废长立幼、大夫苌弘的死也和他有关系。“文”这个谥号他显然是不配的。

尹文公和刘文公一起说,他在王室之乱中支持王子朝,最后随王子朝奔楚,最后与召简公和王子朝残党一同被诛。致使尹国受亡国之灾。至于配不配这个谥号,不用我多说。

中山文公,战国时期君主。是中山桓公追认的开国之君。生平事迹不详。

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也是其中能力最强,功绩最大的君主。与魏武侯一起将魏国推向巅峰。他至少符合“赐民爵位”“勤学好问”“能定典礼”“经邦定誉”“修治班制”“刚柔相济”等几条。

韩文侯,在位期间曾进攻过郑、宋、齐,并俘虏了宋国国君。他或许谥为“武”或“威”更贴切些。被谥为文可能与他在位期间曾实行改革有关。

滕后文公,也称滕元公,战国时期君主,与孟子同时代。是《孟子·滕文公》上下篇里的主角。他大施德政,广受百姓爱戴,可谓慈惠爱民。善国之名远扬。

汉文帝,是第一位获得“文”这个谥号的皇帝,也是后来诸多帝王所参考的重要标杆之一。其在位期间减轻赋税,注重发展,使国家逐渐强盛。

魏文帝,魏国开国君主,定都洛阳,确立了九品中正制,都是他获得这个谥号的重要依据。

吴文帝、代文皇帝都是被追封的,生平中也没有特别著名的正面事迹,故在此不表。

前凉文王,是前凉帝王中功绩最大的一位。在政治上,他继续尊东晋皇室为天子,在军事上极力扩张领土。虽然谈不上爱民如子,却也没有过分残暴的行径。把“文”这个谥号给他是问心无愧的。

后凉文帝,是被他的儿子吕隆追封的,一生中没有突出事迹。

宋文帝,南朝宋第二代皇帝,南北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一生中注重社会发展,使南朝宋日渐繁荣。如果撇去他军事上的失败和悲惨的死法,大概可以算是个小汉文帝。

陈文帝,同样也是南朝陈第二任皇帝。其功绩与宋文帝类似。但因在位时间短,且此时因侯景之乱,陈朝相比前朝已经十分弱小,故历史地位不如宋文帝。

隋文帝,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君主之一。他结束了自汉末以来数百年的乱世,开创开皇之治,使国家经济和生产有所恢复。至于为何会得到这个谥号,可能是因为他在军事上的建树不大。

清兵入关

一般来说,后世君主主要参考的范本有两个:周文王和汉文帝,一个是第一位谥号为“文”的君主,一个是第一位谥号为“文”的皇帝。他们两个的执政方向也有区别,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修德来远”“圣谟丕显”“声教四讫”,但一个是偏武力的方式,一个是偏文明的方式。评定谥号的大臣,会根据该君主的实际作为来选择范本。如果他一生中没有突出的军事功绩,就尽量往汉文帝上靠;如果他有一定军事功绩,或军事功绩与政治功绩相持平,就尽量往周文王上靠。同时,一个王朝公认的第二代皇帝会尽量评定其为文帝。除此之外,先秦时期迁过都的君主似乎也更容易得到这个谥号(如邾文公、秦文公、杞文公),这可能是因为周文王从周原迁都到丰邑之事。

以汉文帝为范本的,如上文提过的宋文帝,陈文帝,可能还有隋文帝。

以周文王为范本的就比较多了,包括先秦时期的所有谥号“文”的君主,前凉文王,可能还有魏文帝等。标题的两位(好像很久没提过他们了),也都是参考周文王的。

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对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也可以算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皇太极死后仅一年,多尔衮便携顺治引清军入关。

朱棣全凭武力夺了朱允炆的江山,完成了世系转移,算是半个开国君主(嘉靖给他改的庙号“成祖”也印证了这一点)。其在位时期明朝处于上升期,虽称不上爱民如子,但也远谈不上残暴。同时,他从南京迁都到北京,这一点也能对应上。

总结:谥号“文”的皇帝多以周文王和汉文帝为范本,至少要达到慈惠爱民、制定规则、壮大国力和扩大影响力中的一两个。壮大国力包括开疆扩土,迁都可能也包括在制定规则之内。相比于“武”,“文”更注重于发展,比起通过战争和杀敌获取威望,更愿意通过比较文明的方式使四方心悦诚服。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文王也是刚柔并济,对愿意臣服的方伯施以仁德,对谋求反叛的国家毫不犹豫的讨伐。皇太极和朱棣虽然也杀敌颇多,但皇太极附庸蒙古和朝鲜,朱棣命郑和下西洋,不也是一种相对文明的方式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明清皇帝谥号尾字解析(二)朱棣和皇太极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