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怀古名作,其中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居住在建康乌衣巷的两大家族,以王岛为代表的王姓家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姓家族。王姓家族和谢氏家族,不仅在当时空前繁荣,即使后世,也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和东晋时期的王、谢两大家族相提并论。
公元311年,即晋怀帝永嘉五年,匈奴攻占了晋朝首都洛阳,并俘虏了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惨痛黑暗时期,此后的130年间,胡人在北方先后建立了16个分裂割据的政权。
因为战乱不断,大量中原百姓为避战祸迁往江南,谢安祖父谢衡就是在这一时期,从陈郡阳夏迁到了会稽始宁,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并逐步成为东晋最繁盛的两大家族之一。
公元373年的一天,在东晋首都建康城外,有一个人正焦急地走来走去,这个人就是左卫将军王坦之。此时大司马桓温的大军正驻扎在门外,召见自己和吏部尚书。正所谓来者不善。桓温为何召见自己?王坦之忐忑不安地思索着这个问题。
就在七个月前,先帝病危,因为惧怕桓温平素的威势,居然仿效刘备托孤。遗诏上赫然写着:
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忠义之臣竭力安抚设计,皇帝却要拱手相让。一怒之下,王坦之当着先帝的面撕毁了遗诏。经过一番劝说,先帝令他修改遗诏,只是让桓温像诸葛亮和王导那样,尽心辅佐幼主。
先帝死后,幼主继位,满心期待先帝临终前禅让皇位的桓温大失所望,于是以进京祭奠先帝为由,率大军进京。
桓温如此兴师动众,莫非是要兵变篡位吗?
正当王坦之惶恐不安时,吏部尚书出现,只见他还像平常那样,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了过来。这位吏部尚书,就是出生于会稽谢氏家族的谢安。
于是,王坦之和谢安一起向桓温的营帐走去。他们来到桓温的营帐门口,里面出奇的安静,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进了这大门,未必能够活着出来。可是临行之前,谢安嘱咐: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
除了进去,自己还能怎么办?
一进入营帐,王坦之就发现营帐后面隐隐有寒光闪烁,似乎有刀斧手藏在后面。此刻,桓温正在首位威势逼人地注视着他们。王坦之战战兢兢地坐下,当前形势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身首异处,他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办。危急之际,只有看谢安怎么应对了?
怎么样阻止桓温呢?谢安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桓温手握重兵,武力是无法与之抗衡的。想到一会儿,谢安心中忽然有了策略。只见落座之后的谢安神色自若地开口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总是把兵马用来镇守四方,抵御外敌入侵,桓公为什么把自己的士兵藏在营帐后面?”
王坦之听到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谢安这是在指责桓温兵马是用来镇守四方,抵御外寇的,不能用来诛杀朝臣,这要惹恼了桓温,幕后的刀斧手马上就会冲过来。
可是,桓温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尴尬地笑着说,他也是不得不这样做。
于是,下令撤除了埋伏。王坦之紧张的情绪,直到此时才得到缓解。
接下来,桓温和他们只是以宾主之礼喝酒聊天,一直聊了很久,他们才离开桓温的营帐。就这样,谢安凭借他的机智和镇定,谈笑间从容地化解了这场灾难。王坦之大概不知道,当时谢安说出的那句话,恰恰说中了桓温心中的顾忌,加之当时建康士族之中,还有不少反对他的势力,因此心怀疑虑的桓温,才借着谢安的言辞,遵从道义,不但没有难为他们,更是撤离了军队。
公元383年,前秦的皇帝御驾亲征,率领90万大军挥师南下,号称百万大军,志在吞并东晋。已经63岁高龄的谢安运筹帷幄,派弟弟谢石、儿子谢琰、侄子谢玄率领8万北府军前去抵御前秦。双方在淝水交战,最终东晋凭借谢玄组建的8万北府军,大胜90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后,谢安又起兵北伐,将东晋、前秦,以淮水、汉水、长江一线为界,改为以黄河为界,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
中原文明,这时候在南方延续和发展,如果淝水之战失败了,前秦就会向南吞并东晋,中华文明的传承将从此断层。淝水之战的胜利保住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公元385年10月,朝廷为表彰淝水之战的战功,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封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谢氏一门四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成为东晋乃至整个南朝的当轴士族。
谢安凭借他的丰功伟绩成为谢氏的旗帜人物。今天的谢姓堂号如威怀、安晋、东山、宝树,都与谢安有关。
如果您读到了最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历史上的谢姓第一人,东晋名臣谢安,曾用8万人战胜80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