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传略】连载三:第一章 显赫家世•第二节 伯益盛衰

#历史##先秦史话##历史回眸##历史文化##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人物传记#

秦穆公传略•连载三

第一章 显赫家世

第二节 伯益盛衰

伯益之父皋陶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尧舜时期都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员),逐以官称命部族为理氏(北宋时官修《广韵》引《风俗通》曰:“理氏,皋陶为理,因以官为氏”)相传皋陶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公平,強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达到天下大治。所形成的“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

大禹继承舜帝后,皋陶又协助禹处理政务,並被选为禹的继承人。他向禹进言:帝王要注重道德修养,长远谋划,善用人才和安定百姓。提出了“宽厚而威严、柔和而坚定、诚实而恭敬、善治而谨慎、顺服而刚毅、正直而温和、平易而廉洁、果断而踏实、強直而道义”“九德”概念。但皋陶未能继位却先大禹而逝,他与尧、舜、禹齐名,被列为“上古四圣”

皋陶之子伯益的才干,在协助大禹治水时,就深得禹的赏识和赞许。治水成功后,舜帝要赏赐禹时,禹向舜帝进言:治水不是靠我一个人就能成功,也靠伯益的辅佐。所以,舜帝赐给伯益挂着黑色飘带的旌旗和玉女,预言其后世子孙定会兴旺发达(“尔后嗣将大出)

从春秋战国开始,黑和青、赤、黄、白就被列为中国的五种“正色”之一。“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黑色对应北方之水,乃深渊无垠之色。因为黑色与铁的颜色相似,古人们常用以象征“刚直、坚毅、严正、无私”等含义。所以伯益后裔的秦人认为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便崇尚黑色,上至国君下至士兵,都穿黑色的衣服,连旗帜的颜色都为黑色(《史记》:衣服、旄旌、节旗皆上〈古文同“尚”,崇尚。〉黑)

舜帝又任命伯益为虞官,负责掌管山泽及草木鸟兽。《尚书•舜典》中记载了此事:舜帝询问谁能替他掌管山林川泽中的草木鸟兽,大家都推举伯益,所以舜帝就任命伯益为虞官。伯益叩头拜谢,却谦虚表示将此职务让给朱虎、熊罴两人,舜帝就让他们协助伯益一起管理(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因伯益政绩斐然,舜帝赐其嬴姓,伯益成为了嬴姓第一人,嬴姓一族从此登上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舞台。

伯益在皋陶去世后子承父业,辅佐大禹理政,开垦荒地、治理水土、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在征服三苗族时,大禹采纳伯益的建议,恩威并举,德武相济,使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整理,成为《山海经》一书的的丰富素材。

伯益的后裔正象舜帝所预言的一样,“尔后嗣将大出”。《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此即所谓的“嬴姓十四氏”,就是从嬴姓中衍生出的十四个氏。

有种观点认为秦人的祖先为嬴姓赵氏,其依据就是《史记•秦本纪》中“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的这句话。但在《史记•赵世家》中,关于秦人和赵人的世系传承记载的非常明确:赵氏与秦人是一个祖先,到蜚廉(也称飞廉)这一代时有两个儿子,恶来季胜。长子恶来之后,为秦人先祖,而次子季胜之后,为赵人先祖。(“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商王〉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即一个部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均为女字旁或女字底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而氏起源晚,是同姓衍生的分支,且随着后代繁衍分支不断发生变化。北宋史学家刘恕所撰《通鉴外纪》中对“姓”和“氏”概念的诠释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南宋史学家郑樵在其著作《通史•氏族略》中,将姓衍生为氏来源的类型,共归纳为以姓为氏、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谥为氏、以技为氏等二十多种。秦汉起姓氏合一后,很多人就混淆了姓与氏的概念区别,正如郑樵所讲:即使司马迁、刘知几(唐代史学,《唐书》编撰者)两个优秀的史官尚且不明白这点(“虽子长〈司马迁〉、知几〈刘知几〉二良史犹昧于此”)

由此来看,《史记•秦本纪》中关于“嬴姓十四氏”的两处阐述,并不是十分地严谨准确。一是嬴姓十四氏的共同先祖源于嬴姓,所以“其后分封,以国为”,就应是“其后分封,以国为”;二是《史记•赵世家》中明确讲到:季胜生孟增,孟增受周成王宠信,又被称为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为周缪王进献了千里马和桃林的盗骊、骅骝、绿耳等良驹,并驾车陪缪王西游,而且在平息徐偃王(嬴姓十四氏其中的徐氏一族)叛乱时建功立业,深受缪王宠信,于是缪王把赵城封给造父,从此嬴姓中的季胜一支就以赵为氏(“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骊、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赵父以赵城)。《史记•秦本纪》同时也清晰地记载了秦人嬴姓的由来,周缪王之子周孝王,为了让流放到西垂的恶来后裔非子(恶来的五世孙),为朝庭畜养调驯马匹,将秦邑(在今甘肃天水市域内)封赐非子,成为周王朝的附庸,并让非子延续嬴姓的祭祀,号称秦嬴(〈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嬴姓。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封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所以,根据《史记》中关于赵氏及秦嬴来源的记载,“然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就应是“然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史记》中关于赵氏起源及非子受封的记载表明:秦人不是以赵为氏而是以姓为氏——直接以嬴姓为传承的氏族。

据学者考证,如今的赵、徐、费、梁、缪、秦、瞿、江、马、葛、谷、钟等姓,都源于嬴姓,所以嬴姓第一人的伯益,也成了这些姓氏寻根溯源的鼻祖。

大禹在位的第十年,到东方巡视时,去世于会稽,将帝位传给了伯益。禹虽然把帝位传给了伯益,但他辅佐禹帝的时间不长,难以服众。而且禹帝的儿子很有才干,诸侯们都纷纷离开伯益去朝见启,认为大禹之子启应为帝王。三年丧期结束后,伯益主动将帝位让给启,自己躲进了箕山以南,于是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史记》中对伯益的这段记载,基本上源于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说法。

孟子与弟子万章讨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时,万章问道:有人说,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败了,天下没有传给贤人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不是这样,上天要把天下给贤人就给贤人,要把天下传给儿子就给儿子。过去舜向上天推荐了禹,十七年以后舜去世三年服丧期一满,禹就去了阳城以回避舜的儿子。可是天下的百姓都追随禹,就像当年尧去世以后,百姓不追随尧的儿子而追随舜一样。后来禹向上天推荐了益,七年之后禹去世了,三年的服丧期一满,益就去了箕山之北以回避禹的儿子。因朝见天子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去了启那里,唱赞歌的人也不歌颂益而歌颂启,并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的时间都很长,施恩于百姓的时间也就长。启是个贤能的人,能够认真继承禹的传统。而伯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施恩于百姓的时间也就不长。舜、禹、益相隔时间之长短,他们儿子是否贤能,这都是上天决定的,不是人力所能左右。没有人叫他们做他们却做到了,这是天意;没有刻意去做却做到了,这是命运(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之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

比《史记》作者司马迁晚半个世纪的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目录学鼻祖的刘向(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依据战国时期的著作和资料,整理修订了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中讲道:禹传位给伯益,让启做伯益的官吏,禹老的时候认为启不能统治天下,就把国家的大权传给了伯益,启和他的党羽推翻伯益夺取了天下,这样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伯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夺取天下(“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汉武帝时期起,接受了董仲舒的建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刘向《战国策》的思想倾向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所以受到历史上许多学者的贬斥。

伯益躲进箕山之后,从此消声灭迹。但在《史记》面世的四百多年之后,一个盗墓贼的行为,却又让伯益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不但颠覆了关于伯益主动让位于启的传统说法,而且在史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根据《晋书》(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记载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至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的历史)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今河南卫辉市)有个叫不准(音读否标FouBiao)的人盗挖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冢,发现了数十车竹简,全用古文(秦统一前的战国文字)记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整理成册,晋人称其为《纪年》(又称《汲冢纪年》)其中有记载夏商周时代的史书十三篇。

《纪年》中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对伯益结局的记载与正史(古代把以纪传体写就经官方编撰或认可的史书,以及在此基础上写的注解、校对、补充的文章称为正史。正史包括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朝崇祯皇帝为止,按照所书各朝代的先后排序,共二十四部,故称“二十四史”,其他的史籍则称为别史、杂史、小史。清朝乾隆四年,昭定二十四史为正史,私家不得擅增。)中的记载大相径庭,伯益不但不是主动让位,而且是遭夏启叛乱所杀。

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童书业在《夏史三论》一文中讲道:启是被禹认为不足任天下的… 启固然是禹的的儿子,益也不失其大贤的资格;一场征诛的惨剧变成了揖让,我们真不能不佩服儒家改造古史的聪明的手段!

上海博物馆现藏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据专家考证其成书时间应早于《纪年》,《容成氏》的第33、34简记载: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皋陶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皋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无论是“揖让躲避”还是遭“叛乱诛杀”,作为嬴姓第一人的伯益,做过上古时期的短暂帝王,虽然在华夏的千秋岁月中,如夜空上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但却给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未完待续)

~~~~~~~~~~~~

作者:李印奇,笔名雍人。从过军,为过师,任过吏,经过商。今回归田园,乃野鹤闲云

(【秦穆公传略】连载于【今日头条•雍人随笔】专栏和【美篇•雍人随笔】专栏,敬请惠阅,不吝赐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穆公传略】连载三:第一章 显赫家世•第二节 伯益盛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