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_史记_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於:1.[ wū ]文言叹词。[於乎][於戏]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2.[ yū ]姓。3.[ yú ]同“于”。韦:wéi 1.皮革。2.姓。姬:jī 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2.古代称妾:侍~。~妾。3.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歌~。4.姓。郢 yǐng古地名。春秋时,楚文王建都于郢,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楚国都城屡有迁徙,凡迁至之地均称郢。骜 ào1.骏马。2.马不驯顺,喻指傲慢倔强:桀~不驯。齮 yǐ 1.〔~齕(hé)〕a.毁坏,如“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齕(hé)用事者坟墓矣。”b.倾轧,如“室家何抢攘,朝士亦~齕(hé)。”2.咬:“~嚼午忘饥。”麃(1). biāo 1.古通“穮”,除草:“厌厌其苗,绵绵其~。”2.草莓。3.〔~~〕勇武的样子。4.姓。(2).páo古同“狍”:“豺狼逐野~。”荥(1) yíng荥经(Yíngjīng),地名,在四川。(2)xíng 荥阳(Xíngyáng),地名,在河南。

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作秦国人质时,看见吕不韦的姬妾,很喜欢,就把她娶了过来,生了始皇。始皇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等到出生时,取名为政,姓赵氏。十三岁,庄襄王死了,政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已经兼并了巴、蜀、汉中,越过宛占有了鄙,设置了南郡;往北取得了上郡以东,占有了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边到达荣阳,消灭了西周、东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做丞相,封邑十万户,号为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打算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幼,即位初期,国家政事交由大臣处理。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篸、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篸、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蟲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於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篸(1) zān 1.缝衣针。2.古通“簪”。3.缀,插(2)cēn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3)cǎn 方言,一种簸箕。诡:guǐ1.欺诈;奸猾:~诈。~计。2.奇异:~形。~观。~异。蟲chóng 见“虫”。汲 jí :1.从下往上打水:从井里~水。2.姓。蟜 jiǎo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虫:“蚑、~、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洮táo洮河,水名,在甘肃。惣zǒng“揔”的讹字。揔(1) zǒng1.古同“总”。2.持;揽。(2)sōng手进物。

晋阳反叛,秦王政元年,将军蒙骛平定了叛乱。二年,鹿公率军攻打卷邑,杀死了三万人。三年,蒙骛攻打韩国,夺取了十三个城邑。王齮死了。十月,将军蒙骜攻打魏国的篸邑、有诡。这一年粮食大歉收。四年,攻克篸邑、有诡。三月,撤回了军队。秦国的人质从赵国返回,赵国太子离开秦国回到赵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飞来,遮蔽了天空。天下瘟疾。百姓缴纳一千石粟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蒙骜进攻魏国,平定了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都是使用武力攻克的,共夺取了二十个城邑。开始设置东郡。冬天打雷。六年,韩国、魏国、赵国、卫国、楚国一起进攻秦国,夺取了寿陵。秦国出兵,五国的军队撤了回来。秦国攻克卫国,进逼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支属迁居野王,凭借山险保卫魏国境内的河内地区。七年,彗星先出现在东方。又出现在北方。五月出现在西方。将军蒙骜死了。是因为攻打龙邑、孤邑、庆都,又回军攻打汲邑(而死去的)。彗星又在西方出现了十六天。夏太后死了。八年,秦王的弟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军队攻打赵国,举兵反叛,死在屯留,他的军吏都被斩首处死,把屯留民众迁徙到临洮,将军壁死了,士卒屯留人蒲鶮反叛,斩断他的尸体。河鱼被大量冲到平地上,秦国人轻车重马地到东边来就地食用。邑yì1.泛指城市:通都大~。2.县。鶮 hè古同“鹤”。hú古邑名。

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於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嫪毐(Lào’ǎi),战国时秦国人。毐:品行不端的人。也用于人名,如嫪(lào) 毐 (战国时秦人)。囿:yòu1.养动物的园地:鹿~。2.局限;拘泥:~于成见。苑:yuàn1.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鹿~。御~。2.(学术、文艺)荟萃的地方:文~。艺~。3.姓。恣: zì 1.放纵;没有拘束:~意。2.舒服;自在(zì·zai):~得很。垣:yuán1.墙:城~。颓~断壁。2.城:省~(省城)。3.姓。戎róng:1.兵器;武器:兵~。2.军事;军队:~马。~装。投笔从~。3.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4.姓。翟:(1)zhái 姓(2)dí1.古书上指长尾的野鸡。2.古代用作舞具的野鸡的羽毛。3.姓。蕲qí 1.求。2.指蕲州(旧州名,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3.姓。竭 jié1.尽:~力。力~声嘶。取之不尽,用之不~。2.干涸:枯~。山崩川~。3.姓。佐zuǒ1.辅佐;辅助:~理。~餐。2.辅佐别人的人:僚~。3.姓。弋 yì1.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获。~凫与雁。2.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3.姓。枭 xiāo1.同“鸮”。2.勇猛;强悍:~将。~骑。3.魁首;首领:毒~。4.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私~。5.悬挂(砍下的人头):~首。~示。徇 xùn1.依从;曲从:~情。~私。2.对众宣示。3.同“殉”馀 yú1.在余和馀意义上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年无多。2.姓。馀,yú字从食从余。“余”本意为“剩下的”。“食”和“余”联合起来表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本义:吃剩的食物。“馀”同“余”(简体),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常见于文言文、古诗词中,以代替“馀”字,其它(如现代文)均简化为“余”。“馀”和“余”(不是“馀”字,仅是古“余”字),是两个字。衍yǎn1.开展;发挥:推~。敷~。2.多出来的(指字句):~文。3.姓。4.低而平坦的土地:广~沃野。5.沼泽。

嫪毐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地区,让他居住。宫室、车马、衣服、苑囿、游猎对嫪毐一律不加限制。事无大小都由嫪毐决断。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九年,彗星出现,有时光芒竟天。攻打魏国的垣邑、蒲阳。四月,秦王住宿在雍地。己酉,秦王举行冠礼,佩戴宝剑。长信侯嫪毐作乱阴谋被发觉了,就诈用秦王印信和太后印信调动县邑的军队和警卫士卒、国家骑兵、戎翟首领、舍人,打算进攻蕲年宫,发动叛乱。秦王知道了这个消息,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调遣士卒,进攻嫪毐。在咸阳交战,杀死了几百人,(斩首有功的人,)都得到了爵位,宦者参加战斗的,也得到一级爵位。嫪毐等人战败逃跑了。秦王就在全国下令:有活捉嫪毐的,赏钱一百万;杀死嫪毐的,赏钱五十万。全部抓获了嫪毐等人。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斩首悬挂。又把他们五马分尸、巡行示众,夷灭了他们的宗族。嫪毐的舍人,罪轻的服刑三年。削除爵位迁徙蜀地的有四千多家,居住在房陵。这个月天寒地冻,有被冻死的。杨端和攻打衍氏。彗星出现在西方,又出现在北方,跟随北斗向南移动了八十天。十年,相国吕不韦由于嫪毐的牵连获罪,免去了相国职务。桓齮为将军。齐国、赵国的使者来了,摆酒设筵。齐国人茅焦劝告秦王说:“秦国正在以经营天下为己任,而大王有迁徙母太后的名声,恐怕各国诸侯听到这件事,由此引起背叛秦国。”秦王就去雍地迎接太后,回到咸阳,又重新居住在甘泉。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原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缭 liáo1.缠绕:~绕。2.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斜着缝:~缝儿。~贴边儿。帮我~几针。翕xī1.相合;和顺。2.合拢;收敛:~张(一合一开)。湣(1) mǐn古同“闵”,古代谥号用字。(2)hūn昏乱:~~之浊世。毋wú1.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妄言。宁缺~滥。2.姓。亢(1)kàng1.高,高傲:高~。不~不卑。2.极度,非常:~旱。~奋。3.抗,匹敌:~礼。~衡。4.星名,二十八宿之一。5.姓。(2)gāng。颈项、咽喉(3)háng同“吭”喉咙:引~高歌。挚 zhì 诚恳;恳切: 真~。 恳~。鸷 zhì凶猛: ~鸟(指鹰、雕等猛禽)。膺 yīng1.胸:义愤填~。2.接受;承受:荣~战斗英雄称号。3.伐;打击:~惩。虏 lǔ1.俘获:~获。俘~。(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俘获的人。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秦王大规模地进行搜索,驱逐从诸侯国来的宾客。李斯上书劝阻,秦王就废除了驱逐宾客的命令。他乘机建议秦王。首先攻取韩国,使其他诸侯国感到恐惧。于是秦王派李斯攻打韩国。韩王很优虑,和韩非商量削弱秦国的力量。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告秦王说:“以秦国的强大力量,(与诸侯相比,)诸侯就像一个郡县的君主。但是我担心诸侯联合起来,不露声色,出其不意地攻打秦国,这就是智伯、夫差、湣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贿赂他们有权势的大臣,破坏他们的计划,失去的不过三十万斤黄金,而诸侯则可以全部消灭。”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每次接见尉缭时都以平等的礼节相侍,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细长的眼睛,鸷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处于穷困时容易谦卑下人,得志时也容易吞噬人。我是一个平民百姓,然而接见我时,常常甘居我下。如果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不能和他长期相处。”尉缭就逃走了。秦王发觉了,坚决地挽留他,让他做秦国国尉,终于采用了他的计策。而这时李斯主持朝政。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鄴安阳,桓齮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翦 jiǎn1.姓。2.“剪”的异体字。鄴 yè见“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北部安阳 一带。阏è1.堵塞。2.闸板。yān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橑 liáo是长木条的意思。1.屋椽:“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2.车盖弓:“古之为路车也,盖圆以象天,二十八~以象列星。”3.柴薪。4.古书上说的一种药草。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打邺邑,夺取了九个城邑。王翦攻订阏与、橑杨,把全部士卒合并成一支军队。王翦统率全军,过了十八天、遣返军队中斗食以下的无功人员,十人中推选二人从军。攻下邺邑、橑杨,是桓齮领兵攻克的。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死了,偷偷地埋葬了他的尸体。吕不韦的舍人来哭吊的,如果是晋人就驱逐出境;如果是秦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削除爵位,迁离旧居,五百石以下没有来哭吊的,也迁离旧居,不削除爵位。从此以后,治理国家政事,像嫪毐、吕不韦一样为逆不道的,抄没他的全家,按照这个样子处理。秋天,嫪毐的舍人应该迁徙蜀地的得到了赦免。当时,天下大旱,从六月到八月才下雨。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扈hù该字的主要字义是随从,也有披,带的意思。随从;跟在后面:~从。辄 zhé文言副词。就;总是: 浅尝~止。 动~得咎。十三年,桓齮攻打赵国的平阳,杀死了赵国将领扈辄,斩首十万。赵王逃往河南。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桓攻打赵国。十四年,在平阳进攻赵国军队,夺取了宜安,打垮了赵国军队,杀死了它的将军。桓齮平定了平阳、武城。韩非出使秦国,秦国采纳李斯的计策,把韩非羁留在秦国,韩非死在云阳。韩王请求作为秦国的臣属。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鄴,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於秦。秦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十五年,秦国大举出兵,一支军队到达邺邑,一支军队到达太原,攻下了狼孟。发生地震。十六年九月,派兵接收韩国南阳地区,腾暂时代理郡守。开始下令男子登记年龄。魏国向秦国献纳土地。秦国设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打韩国,抓获了韩王安,兼并了全部韩国领土,把它的领土设置了一个郡,命名为颍川。发生地震。华阳太后死了。发生严重的饥荒。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陉xíng山脉中断的地方;山口:井~(地名,在河北)。羌 qiāng 1.我国古代民族,原住在以今青海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的一带地区,东汉时移居今甘肃一带,东晋时建立后秦政权(公元384—417)。2.指羌族:~笛。~语。3.姓。瘣lěi〔魁(kuí)~〕木根节或枝叶盘结的样子。huì1.内伤致病:“譬彼~木,疾用无枝。”2.结块;肿瘤。3.子宫下垂。4.高峻的样子。阬kēng同“坑”。十八年,大举出兵进攻赵国,王翦统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陉。杨端和统率河内士卒,羌瘣也率军攻打赵国,杨端和围攻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全部攻占和平定了赵国的东阳地区,抓获了赵王。率兵准备进攻燕国,军队驻扎在中山。秦王来到邯郸,凡是他生在赵国时曾与母亲家里有仇怨的,全部坑杀。秦王返回秦国,是从太原、上郡回来的。始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去世。赵国公子嘉带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前往代地,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驻扎在上谷。这一年发生严重饥荒。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王贲攻荆。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贲bēn:1.见〖虎贲〗(1).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2).军中骁楚者,勇士。2.姓bì:装饰得很美的样子。诣yì1.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烈士墓参谒(yè1.进见:拜~。~见2.到陵墓致敬:~中山陵)。2.(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造~。苦心孤~。蓟jì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全草入药。也叫大蓟。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3.蓟县,地名,在天津。4.姓。二十年,燕国太子丹担忧秦国的军队来到燕国,心里慌恐不安,派遣荆轲刺杀秦王。秦王察觉了,肢解了荆柯的尸体巡行示众,派王翦、辛胜进攻燕国。燕国、代国出兵攻击秦国军队,秦国军队在易水西边打败了燕国军队。二十一年,王贲进攻荆地。调遣更多的士卒前往王翦军队,于是打垮了燕太子的军队,攻下了燕国的蓟城,得到了太子丹的脑袋。燕王东去聚集辽东兵力,在那里称王。王翦推托有病,告老还乡,新郑反叛。昌平君迁徙到郢地。下大雪,雪有二尺五寸深。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二十二年,王贲进攻魏国,挖沟引河水淹灌大梁,大梁城墙毁坏,魏王请求投降,秦国占领了全部魏国领土。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舆yú 1.车:~马。舍~登舟。2.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3.指轿:肩~。彩~。4.地:~地。~图。5.众多;众人的:~论。~情。 二十三年,秦王又征召王翦,坚持要起用他,派他率军攻打荆国。攻下陈地以南至平舆一带,俘虏了荆王。秦王巡游到达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在淮水南边起兵反秦。二十四年,王翦、蒙武进攻荆地,打败了荆军,昌平君战死,项燕也就自杀了。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

酺pú聚饮。特指命令所许可的大聚饮。二十五年,大举出兵,派王贲为将,率军进攻燕国辽东地区,抓获了燕王喜。回军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嘉。王翦平定了荆国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五月,天下欢聚宴饮。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二十六年,齐王建和齐相后胜调遣军队防守西部边界,不与秦国来往。秦国派将军王贲从燕国南下进攻齐国,俘虏了齐王建。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籓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玺xǐ1.帝王的印:玉~。掌~大臣。2.姓。籓(1)fān1.大箕。2.古同“藩”,篱笆:“~门竹径,清楚可爱。”(2)pān姓。(3)biān有柄的畚箕一类器具。 畚箕běn jī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畔pàn1.田地的界限;(江湖、道路等)旁边:田~。河~。2.古又通“叛”。眇miǎo1.原指一只眼睛瞎,后来也指两只眼睛瞎。2.渺小;微小。辜 gū1.罪:无~。死有余~。2.背弃;违背:~负。~恩背义。3.姓。後hòu见后。绾 wǎn1.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结。把头发~起来。2.卷(juǎn):~起袖子。昧 mèi 1.糊涂;不明白:蒙~。愚~。素~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良心。3.昏暗:幽~。4.冒犯;冒昧:~死。诏zhào1.告诉。2.诏书,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毋wú 1.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妄言。宁缺~滥。2.姓。谥shì1.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2.称(做);叫(做):~之为保守主义。秦国刚刚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说:“前些时候韩王交出土地,奉献国王的印章,请求成为藩臣。不久背弃了约定,与赵国、魏国联合起来背叛秦国,所以我兴兵讨伐,俘虏了韩国的国王。我以为这是件好事,大概可以偃兵息革了。赵王派他的丞相李牧来签订盟约,所以送回了他的作人质的儿子。不久赵国背叛了盟约,在我国太原起兵反抗,所以我兴兵讨伐,抓获了它的国王。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所以我又发兵消灭了他,魏王最初说定臣服秦国,不久与韩国、赵国阴谋袭击秦国,秦国吏卒前往讨伐,摧毁了魏国。荆王献纳青阳以西的土地,不久违背约定,进攻我国南郡,所以我发兵讨伐,抓到了荆国国王,平定了荆地。燕王头昏脑乱,他的太子丹暗中指使荆轲做贼,秦国吏卒前去讨伐,灭亡了他的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不让秦国使者进入齐国,打算兴兵作乱,我派吏卒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我这微不足道的人,发兵诛暴讨乱,靠着祖先宗庙的威灵,六国国王都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希望议论一下帝王的称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过去五帝管辖千里见方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之外的侯服、夷服,有的诸侯朝贡,有的诸侯不朝贡,天子不能控制。现在陛下调遣义军,诛暴讨贼,平定天下,四海之内,设置郡县,统一法令,这是从上古以来所没有过的,五帝也望尘莫及。我们谨慎地和博士讨论,都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我们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天子之命称为‘制’,天子之令称为‘诏’,天子自称叫‘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叫作‘皇帝’。其他遵照议定的意见。”(对已经决定了的名号,)下达制命说:“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皇帝下达制命说:“我听说远古有称号,没有谥号,中古有称号,死后根据生前行迹确定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很没有意义,我不采取这种做法。从此以后,废除谥法。我是始皇帝。子孙后代用数计算,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袭无穷。”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後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始皇_史记_秦始皇本纪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