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密与瓦岗军(古代战争故事)

隋炀帝独断专行、自以为是,不喜欢臣下进谏,还诛杀了好些元老重臣,使朝臣们不敢讲真话,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众叛亲离。隋炀帝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人民揭竿而起,全国各地掀起了起义的浪潮。

隋炀帝第二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时,派杨玄感督运粮草。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隋炀帝夺取了皇位,后来却遭到猜忌而闷闷不乐地死去。杨玄感因此而对隋炀帝极为不满,很想利用天下混乱的局势,乘机把隋炀帝推翻。

杨玄感发动运送粮草的八千个民工起义,但苦于没有一个人替自己出谋划策,就把老朋友李密请来当谋士。

李密的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在隋炀帝的宫中当侍卫,因为过分机灵,隋炀帝觉得他不老实,就免了他这份差使。他回家后发愤读书,决心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次他骑着牛出门看朋友,坐在牛背上还在看书,正巧遇到宰相杨素,两人便交谈起来。杨素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抱负,就把李密介绍给儿子杨玄感,并对他说:“将来你碰到重要的事情,可以找李密商量。”

杨玄感起义,就找到李密请教:“我想推翻这个暴君,不知该怎么行动?”

李密道:“从目前形势来看,要推翻暴君,有三条计策可行。上策是:暴君正在攻打高丽,我们举兵北上,断他的退路,他没了粮草,军心波动,自然就败了;中策是:夺取长安,把暴君的老家给砸了,如果他杀回来,我们可以凭险坚守,把关中做根据地;下策是:就近拿下东都洛阳,给暴君一个震撼。”

杨玄感急于求成,认为前两条计策太费事,于是就选择了下策。马上出兵朝洛阳打去,连打了几个胜仗,许多农民要求参加起义军,队伍迅速扩大到十万人。

隋炀帝收到告急文书,立即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头攻击杨玄感,很快就把这支起义队伍给消灭了,杨玄感也被杀。

李密趁着混乱溜跑了,但官军搜捕得很严密,不久他还是被抓住了。在押往隋炀帝行营的路上,李密和其他几个被捕者商量,把随身的财物都送给看押他们的士兵,趁他们忙于喝酒作乐、防备松懈时逃掉了。

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东躲西藏总不是办法,李密便决定去东郡(今河南滑县东)投奔一支比较强大的起义军。

这支起义军以瓦岗寨为根据地,多数成员都是擅长使用长枪的渔民和猎户,还有一些贫苦农民,他们都很勇敢善战。瓦岗军的首领翟(zhái)让,作战骁勇,而且有胆略,有气度,在瓦岗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率领瓦岗军专门打击官府富豪,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起义军队伍扩大到一万多人。

李密参加瓦岗军后,帮助翟让整顿队伍,还积极联络附近各部起义军,说服他们与瓦岗军联合,听从翟让指挥。翟让非常高兴,对李密越来越信任。

李密鼓励翟让干一番大事业,建议首先攻打荥阳,并获得了胜利。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重兵来镇压。李密请翟让正面迎敌,自己则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丛林里设下埋伏,把张须陀率领的官军引进圈套,全部歼灭,张须陀也成了瓦岗军刀下之鬼。

从此,瓦岗军声威大震,李密的威信也提高了。他不但要求部下纪律严明,而且自己能以身作则,生活也过得很朴素,从而赢得了瓦岗军上下的拥戴。

攻打荥阳胜利后,第二年春天,李密又建议翟让趁隋炀帝到江都巡游、东都洛阳空虚的机会,赶紧进攻洛阳。不料被官方察觉,加强了洛阳的防御力量。李密当即改变计划,建议先攻打洛阳附近的兴洛仓(在今河南巩义东北),一战而获全胜。

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一个粮仓,瓦岗军把它攻克后,马上开仓赈(zhèn)饥。常年挨饿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当他们领到粮食时,一个个眼中含着泪花,对瓦岗军充满了感激之情。

贫苦的农民纷纷参加瓦岗军,孟让、郝孝德等部起义军也来归附,瓦岗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占领了河南大部分郡县。这时,翟让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李密取得瓦岗军领导权后,建国号为魏,被推为魏公,兼任行军元帅,政权机构称“行军元帅魏公府”。

李密在整顿了内部机构的同时,发布檄(xi)文,声讨隋炀帝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隋王朝。他还大量起用隋的降官降将,引起原来一些起义军部将的不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密又安排刀斧手,设计杀害了翟让。从此,瓦岗军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开始走了下坡路。

此后,李密一边与隋军大将宇文化及作战,一边派人到洛阳朝见隋越王杨侗,受封官爵。后来与隋将王世充交战失败,入关投降了唐朝,不久又因反唐被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历史故事:李密与瓦岗军(古代战争故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