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忆百年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仅有他留有书信和照片……

“自儿离家已经年余,记得曾在本年四月间,于泗县郑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报,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封出自战火纷飞岁月的家书,刚刚读到开头,就让人泪目。寄信人叫李云鹏,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唯一留有书信和照片的人。

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有这样一支英雄连队,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全连82名官兵,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著名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正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火热展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中,也收录了这封催泪家书。

为什么他要在信中使用隐语

记者看到,这封信里面的字迹书写工整。展览大纲起草组成员、省委党史工办征研一处处长田艳丽告诉记者,李云鹏是江苏沛县人,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爱国的小学教员,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李云鹏接受了高小教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字写得很漂亮。”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李云鹏的父亲常常在家中忧叹国难,因为老母多病,他不能撇下老母亲自上阵杀敌,常常为此遗憾。受父亲的影响,李云鹏自幼就树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志向。

1939年初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在沛县扩军,李云鹏报名参加了八路军,从此正式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这一年他19岁。

一路征战,1941年李云鹏来到淮阴一带。这一年7月,他给家里写了这封信,一是向家人报平安,让家里放心,二是表达对家中亲人的牵挂。包括父母、叔叔、婶婶、祖母、外祖母等,他是一个很孝顺很重感情的人。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部队作战频繁,转移频繁,没有固定的地址,家里的回信还没有收到,他就转移到其他地方战斗了。”田艳丽说,由于处在复杂的对敌斗争环境中,他对自己的情况用了隐语和省略。

“比如,他说‘工作非常忙碌’,意思其实是说作战频繁;里面的‘但是为了’,后面就省略了,内容应该是为了民族解放,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田艳丽解释说,但为了保护家人,李云鹏的信里把这些都省略了。同时家书也反映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说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精神也非常兴奋。”

李云鹏 资料图

牺牲20年后,家人才知道英雄葬在哪里

一年多之后,李云鹏在指挥刘老庄中战斗中壮烈牺牲。当时,他担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指导员。1943年春季,侵华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残酷“扫荡”。

整个春季“大扫荡”,日伪军投入了1,7万多人,这场战争,日伪军兵力达3000余人。面对日军的重兵“扫荡”,新四军3师7旅19团以连排为单位,分头活动,穿插在敌占区,寻机歼敌。1943年3月17日晚,李云鹏所在的4连转移到刘老庄(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不料与日军遭遇。

“火力方面,日伪军拥有机枪大炮等重型火器,装备精良,而我们只有步枪、手榴弹等。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4连都处于劣势。”田艳丽说,面对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为掩护群众转移,李云鹏和连长白思才指挥战士们依托刘老庄北侧的交通沟,顽强阻击敌人。战斗从18日凌晨一直打到黄昏,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百余人。4连82名勇士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八十二烈士以身殉国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敌后的抗日军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李云鹏牺牲一年多之后,他的一位在部队上的亲戚写信向李云鹏的父亲报告了李云鹏牺牲的消息。但战争年代,家人一直不知道李云鹏具体牺牲在哪里、葬在哪里,直到20年后,1963年,家人才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收听到纪念刘老庄战斗20周年的文章,才知道李云鹏牺牲的准确地点和时间。

“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先烈甘愿付出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田艳丽说,这真正体现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一展忆百年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仅有他留有书信和照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