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慈禧借钱:拿乔家二十万,赏四个字,借曹家十万,赐金车头

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实际掌权者,也被称为清朝的掘墓人。在封建王朝时代,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而慈禧太后更是如此。庚子治乱时,慈禧吓得仓皇出逃,裹挟光绪帝离京避难,美其名曰”西狩”。可是,过惯了奢华生活的慈禧,很快就觉得银两不够挥霍,除了搜刮民脂民膏外,还打起了向富商借款的主意。

作为大清的太后,慈禧的懿旨便是命令,一旦她开尊口,谁也不敢回绝。因此,慈禧的借款,可真算得上实打实的”巧取豪夺”。众所周知,资金就是生意人的命根子,将银子借给朝廷,不仅面临着巨大风险,而且很可能导致自己的资金链断融。所以,在慈禧借款的过程中,也并不是那么顺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慈禧向晋商借款的故事。

庚子治乱与慈禧西逃

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民间出现了排外情绪严重的义和拳组织。面对义和拳,清政府最初予以镇压,镇压不成又想收为己用,始终摇摆不定。后来,列强借口镇压义和拳,再次发动了对清朝的侵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庚子之乱。

起初,慈禧太后也表现得颇有”气魄”,真与列强开战。只可惜,此时清朝的军队早已是不堪一击,根本无力阻挡八国联军。尽管在这场抵御外辱的战争中,曾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爱国将领,还是未能扭转败局。最终,慈禧太后很快转变态度,一面仓皇出逃,一面命人正压义和团。

可笑的是,在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时,慈禧便已如坐针毡。作为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她丝毫没有竭尽全力,拼死一搏的勇气,而是刚刚听闻郊外的枪炮声,便收拾行囊准备连夜出逃。当然,在离京前夕,慈禧还做了一件令人骇然的事——命人将珍妃投入井中。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珍妃及其堂哥是光绪的支持者,曾主张对外采取强硬措施。显然,慈禧除掉珍妃,着实具有为日后求和做铺垫的意味。

自慈禧入宫后,便没有怎么外出,但又两次出逃的经历:一次是曾跟随咸丰帝逃往避暑山庄,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另一次便是裹挟光绪帝西逃,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的第二次出逃,又被美化为”庚子西狩”,但事实上,所谓的”西狩”,不过是逃命罢了。

由于事前未经筹划,慈禧和光绪的西逃,显得十分慌乱。这一点,倒也颇与历史上的唐玄宗出逃相似。但慈禧是比较幸运的,在她离京后,虽然起初吃了不少苦,却没有遭受”马嵬驿之变”。于是,经过一番喘息后,慈禧拿出了西巡的姿态,开始挥霍和享受。

慈禧西逃的路线,是由京城奔直隶,再由直隶入山西,而她真正的享受,便是从入晋开始的。毕竟,此时洋人的枪炮声越来越远,留守在京的大臣们也开始与洋人斡旋了。这时,慈禧的逃亡之旅,正式变成了巡幸。只是,她再怎么装腔作势,也再由不复康、乾二帝的风采。

慈禧在山西的奢靡生活与借款

到山西之前,慈禧身边的随从开始日益增多,粮食和银两的消耗日益增多,等到了山西后,所需消耗便更大了。更为令人气愤的是,慈禧开始在行宫摆谱,不惜将行宫当作朝堂来显摆。在太原期间,除了一班人等的吃喝拉撒外,慈禧还经常大手笔的奖赏随从和接驾人员。这一切,都需要花银子。

为了花钱方便,慈禧还不断催促,命人从地方调集粮草和银两。在众多记录了慈禧大肆挥霍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条记录,它用光绪的名义发了谕旨:

“朕(按:光绪帝)恭奉慈舆,暂行巡行太原,一切度支,均关紧要,所有部拨各省京饷及内务府经费,并年例应行解部各款,著全数改解行在,以应急需而子分拨,勿得玩忽。将此由五百里各喻令知之。”

这份档案仅仅是一个缩影,它以光绪的名义直接让相关部门将粮饷和经费转运至行宫所在。然而,远水毕竟难解近渴。虽然京城和周边省份都火急火燎地加紧筹办,可终究无法满足慈禧的开销。于是,身在山西的慈禧,想到了向晋商伸手借钱。

山西商人头脑精明,善于经验,而且十分节俭,因而积攒了大量财富,有许多富甲一方的商户。在慈禧借款时,最为著名的就是山西乔家和贾家,共向他们借了三十万两,其中先期从乔家借了二十万两,后来又从贾家拿了十万两,以供慈禧一行消耗。

做生意的都清楚,资金就是商人的命脉,断融无疑是一场灾难。可是,当慈禧授意后,晋商们虽然心中狐疑,却不敢拒绝。于是,当时富有头脑的商户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筹款时,乔家大德恒商号选派了一个代表,那就是贾继英。此人十分精明,当官员问及谁能先拿出二十万两来时,曹继英当场表示愿为朝廷分忧,并随后与东家乔致庸等人沟通,凑出来这笔钱。

这一情节,在《乔家大院》中也有过表现,但已经过了艺术加工,并且在银两数额上有所不同。在剧中,乔致庸是出借十万两,而这一情节也被许多人所熟知。​

面对乔家的”康概”,慈禧太后也颇为高兴,她提笔写下了”福种琅嬛”四个字。由于这是”老佛爷”的御笔,所以乔家并将其挂在了最为显眼的地方。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皇恩浩荡了。关于这段故事,后来被广为传颂,有人说这块匾是乔家人要的,有人说是慈禧主动赏的,但无论如何,它却成为了乔家大院历经沧桑的历史见证。

然而,由于慈禧大肆挥霍,再借了乔家二十万两白银后,还是有十万两的缺口。当时,除了乔家,山西还有一富商,那就是号称山西首富的曹家。而这十万两白银的缺口,就落在了曹家身上。曹家虽然不愿出借,可自古以来都是民不与官斗,最终也只好拿出了这笔银子。

慈禧此前从乔家借得二十万两白银,后来又从曹家拿了十万两,自然十分欢悦。结果,她又做出了一次赏赐——将法兰西国送给她的金火车头转手赐给了曹家。当然,所谓的金火车头,其实并非纯金,而是合金。可即便如此,外国人送给慈禧的礼物,再转送给曹家,自然也是无价之宝了。

慈禧一行虽是逃难,可一路上挥霍无度,捉襟见肘时便利用皇权向晋商借钱。此事虽是出于无奈,倒也折射出了晚清的腐败和无能。如今,乔家高悬的”福种琅嬛”匾额与曹家珍藏的”金火车头”,早已成为了文物。但每当我们再见到它们时,却总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侯龙、解洪文、薛军著:《晋商发展史话》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真实的慈禧借钱:拿乔家二十万,赏四个字,借曹家十万,赐金车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