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无赖又好运的汉高祖刘邦的一生

#历史开讲#

编辑 关山月

要说这汉高祖刘邦,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说他好的,大多在夸赞他的政绩。

毛主席曾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唐太宗李世民也称赞道:“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曹操更是对他敬佩的五体投地:“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由此可见,刘邦此人在历史上有多么出彩,然而比起称赞他的人,唾骂刘邦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不仁不孝,冷血无情是刘邦几千年来都没有撕下的标签。

当初为躲避项羽的追捕,刘邦逃跑时生生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抛弃在路边,置之不理。

而后,在项羽为让刘邦投降,挟持了他的老爹,并威胁说他爹给炖了时,当事人刘邦也只是风轻云淡地调侃着,让项羽炖好后分他一碗汤羹。

诸如此类在外人看来毫无人道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刘邦身上,奠定了刘邦流氓的形象。

可就是这么一个毫无人性的流氓,却收服了一众能人,打败了项羽,最终建立了汉王朝。

而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公元前256年,在楚国所属的沛县丰邑阳里,刘邦出生了。

他从小聪明伶俐,心里总有许多主意,因而深得父母的疼爱与纵容。

在这样的骄纵下也养成了刘邦游手好闲的性子,浑浑噩噩过了许多年。

刘邦的前半生基本上是好事没干一件,坏事处处有他。

可以说是喝酒耍浑一个不落,找猫逗狗属他在行,就连他家周边的寡妇都没有逃过他的“毒手”,放在现在来说就是个没钱没房没车的三无人士。

然而这么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青年,却有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战国的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那样的人。

可惜信陵君已经故去,年少的刘邦失去了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的食客。

在张耳家蹭吃蹭喝半年后,刘邦发现贵族们都喜欢养许多食客,在给予食客丰厚报酬的同时从食客那里获取各种他们所需的东西。

于是,离开张耳后的刘邦回到了沛县结交了一堆朋友,天天为朋友两肋插刀,带着朋友到处蹭吃蹭喝。

最终父亲被气的只差将他赶出家门,哥嫂们更是不拿他当回事。

可刘邦这人脸皮厚呀,就算家里人气的恨不得将他赶出家门,他都一笑了之,坚持走他的“邦式特色主义道路”交了一大堆朋友。

公元前223年,刘邦通过考核当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并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沛县的一众官吏中混了了脸熟。

公元前221年,刘邦押送农夫,执行任务的时候,恰好碰上了秦始皇出巡的仪仗队伍,全程旁观出巡的刘邦,不由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

或许在这个时候那个名为帝王的梦,在他心里植下了深深的根。

公元前221年,刘邦遇上了与他携手打下大汉江山的女人,吕雉。

这一年,吕太公为躲避仇家的追杀,举家搬迁到了沛县。

因为与沛县县令有些交情并且又是县令的贵客,所以在县令接待吕太公的宴席上增加了这么一条规则,凡是贺礼不满一千的人,都坐到堂下去。

在这样的规则下,那些贺礼不足一千的人,都乖乖地坐到堂下,唯独一人除外,那人就是刘邦。

像刘邦这样穷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人,又怎么会做出掏钱参加宴会的事情呢?

于是刘邦靠着超人的交际能力成功地忽悠到了管事,坐到了堂上,并得到了吕太公的亲自接待。

吕太公一见刘邦生的高鼻龙颜,气宇不凡,认定此人必定前途无量,一来二去间,就将他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只是刘邦这人从小就仗义,自己有了老婆后,见好兄弟樊哙还是单身,就向吕家极力引荐樊哙,解决了兄弟的单身问题。

公元前210年,在刘邦押送犯人去骊山修筑皇陵时,行至大泽乡时,一阵疏忽间,放跑了犯人。

按照当时秦朝严苛的律法,放跑犯人事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的。

于是刘邦在喝醉的情况下干脆放跑了所有的犯人,他自己更是为了逃避秦兵的追捕,在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逃亡。

此时,樊哙与卢绾二人自编自导了一出赤帝斩白蛇的故事,将刘邦神话成了赤帝之子,杀掉了白帝之子,使得刘邦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赢得了大批的追随者。

随后在妻子吕雉的协助下,刘邦的形象在沛县百姓的心中神化了。

这时恰好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的风潮,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其中以陈胜吴广最为著名。

刘邦趁此与萧何曹参一起杀了沛县的县令,在众人的拥护之下,他顺理成章地成了沛县的新县令。

根据楚制,刘邦自称沛公,设立祭坛,将旗帜染成了赤色。

然而,刘邦起兵后的路程却走的不是很顺。

虽然在萧何曹参的帮助下,他的人生大业有了一定的起色,可随后在遭到雍齿背叛,丰邑失守等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实力尚且羸弱,必须要找一个靠山。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找到了项梁这一课参天大树。

项梁的慷慨资助下,刘邦凭靠项梁的五千士兵与十名战将,成功地收复了丰邑。

自此之后,刘邦成了项氏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为了让项氏集团在当地更有号召力,项梁、刘邦等人拥护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国的新王。

在拥护熊心做楚王后,项氏集团愈发壮大,可万事都有利弊,在项梁战死后,项氏集团分裂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刘邦为首的邦氏集团成员,另一部分则是刘邦的宿敌项羽及他的部下。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熊心任命宋义、项羽率兵救赵,同时任刘邦西行讨伐秦军,并且与所有将领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在关中王的诱惑下,刘邦不甘于现有的汉王地位,率先到达咸阳,攻破了关中地区,接受了秦王子英的投降,并与关中父老乡亲约法三章,“与父老约,三法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者罪。”

可项羽不同,他入了关中后,杀了秦王子英,并在城中烧杀抢掠,犯下了一众罪行。

因此在项羽的衬托之下,不杀人,不伤人,不抢盗的刘邦赢得了大众的心。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与他的宿敌项羽正式展开了楚汉争霸的拉锯战。

公元前206年,项羽的谋士范增察觉到刘邦潜在的危害,极力劝说项羽除掉刘邦。

项羽听取了范增的话,在新丰鸿门办下了宴会,请来了刘邦。

此时早已是人精的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顺利地脱了身,而项羽也因为他的妇人之仁注定了在楚汉争霸中溃败不成军。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国之际,率军攻打项羽的都城,不想项羽闻讯率兵回城,击败了刘邦的联盟军队。

公元前204年,刘邦在长期的蓄力之下,终于站稳了脚跟,与项羽的军队形成离开楚汉对峙的状态。

此时的项氏集团因为长期的征战早已经疲惫不堪,无奈之下,只能与刘邦签订盟约,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率领七十万邦氏军团与项羽的项氏军团在垓下展开了决战,击败了项羽,将项羽逼至乌江,无脸面见江东父老的项羽选择自刎,至此楚汉争霸战终于拉下了帷幕。

同年,刘邦统一天下,在山东定陶即位,定国号为汉,建立了西汉。

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率兵攻打太原,原戍守太原的韩王信向匈奴投降,转头于匈奴一起南下攻打汉朝。

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兵攻打匈奴,一时大意下被困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最终在陈平的计策下,才得以逃脱。

同年,韩信密谋发动政变,不想事情败露,被吕后诱杀。

公元前195年,61岁的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士定下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可此时的刘邦年事已高,早年间因平定英布叛乱时受了箭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于公元前195年,6月1日,在长安的长乐宫中驾崩,享年62岁。

回顾汉高祖刘邦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

世人总说,刘邦不过是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街溜子,能打下汉王朝的江山,只不过是他运气好罢了。

可事实真的如世人所说的那样,刘邦仅仅靠着一身的好运就能夺得了天下吗?

答案当然不是。

刘邦虽然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看起来与平常的庸人没什么两样,可是他却是个天生的领导人。

天生的领导能力在刘邦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连刘邦自己也曾说过。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萧何,张良,韩信,这几人中,哪一个不必刘邦有能力,可他们几个能人却甘愿被刘邦驱使,为其出谋划策。

由此可见,刘邦善于用人并且不嫉妒不打压,甚至给手下发光发热的舞台,做好了一个领导该有的姿态。

然而,即便刘邦不拘小节有容人的度量,可一旦有人动摇了他心中的大业时,他总是能够很冷静且理智地处理威胁。

在汉朝建立初期,一些不安于室的藩王,不满足于现状,投靠外敌的投靠外敌,造反的造反,这让刚当上君王的刘邦很是头疼。

为稳固汉王朝,刘邦逐个诛杀了当年的一同出生入死的手下,也因此背上了一个忘恩负义的罪名,这也是后世的人诟病刘邦的原因之一。

而刘邦被后人诟病的另一原因,就是他弃亲爹不顾,冷眼旁观项羽对待刘太公的行为,以及在他逃亡的路上,狠下心肠将亲生骨肉丢在路边。

究其原因,不过是刘邦在权衡利弊的同时忘却了人性与道德,抛开道德的角度不谈,刘邦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出做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可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刘邦的所作所为却错了,他抛弃了血缘上的亲人,只为了心中的宏图大业,的确有些冷血无情了。

可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刘邦如此,世人同样如此,当他们遇上了同样的情况,又有多少人能做出同刘邦做法相反的决定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一口气看完无赖又好运的汉高祖刘邦的一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