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还是奸雄?带你认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找到我,又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关注@看门大爷讲故事,每天为您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感谢您的支持!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后世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三国演义》中被定性为“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三国志》又将曹操视为当世之英雄,有悬壶济世之才。

一、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

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三国志》中的曹操,机智聪明,有孝行,是个旷世奇人,有济世之才。曹操机警,有胆识。《三国志》中描写到:“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仿佛孙吴”。他还说:“先帝每称操为能”,说明了刘备对曹操的才能也是给予充分的肯定的。

随后在《三国志武帝纪》中,陈寿大力宣扬了曹操的文治和武德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一直到西晋末年,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都是肯定性的,这既和当时史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和魏晋时期人们的英雄观念有密切联系。

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性格特征的人。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的大臣,西晋承袭曹魏,《三国志》就属于当代史,《三国志》不是这么描写,也不可能这样描写。

《三国志》中的曹操,机警聪明,有孝行,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的机警和魄力表现在他的执政能力和统筹全局的能力等方面,曹操对于全局的统筹能力不仅是在对战争的掌控上,也体现在曹操治理属地的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个很成功的策略和手段。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到洛阳觐见汉献帝,随后就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开始了他诛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始终是“奸雄”的代表,作者对于这些经典的战争,更多的是在表现曹操的残暴,虚伪的一面。《三国演义》突出的不是曹操的军事才能,而是阴险狡诈的心机和谋略。我们对比《三国志》来看,文中描写曹操具有孝行,曹操举孝廉为郎后,曾任一些地方官,为官期间,多有作为,政绩显著,“百姓喜悦”。  

三、曹操形象被歪曲的原因

汉末,社会动荡,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达到一个顶点,人民生活疾苦,天灾,人祸,各种矛盾一触即发。在这历史关头,曹操以一己之力,运用高深的谋略,成就了一代霸业,化解了社会危机和矛盾。于是社会就把“英雄”的桂冠给了曹操。

到了唐朝和北宋以前,曹操在上层统治集团中的声誉都很好,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明确的称曹操为英雄:“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北宋时左丞相穆修在《毫州魏武帝帐庙记》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

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封建正统思想得到确认,这个时期曹操的形象开始走向反面,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从此曹操“奸雄”“汉贼”的形象开始慢慢形成,这也成为《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基本依据之一,罗贯中为宣传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历史观贬斥曹操。这是不公平的。

“正统”观点是史学家评价历史是非的重要根据,三国历史本身就有着“正统”和“非正统”之分。虽然历史上关于曹操和刘备谁为“正统”谁为“非正统”,从西晋开始,不同时期的的史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到了罗贯中这里,《三国演义》指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具有皇族的合法性,名正言顺,于是刘备就是汉室的继承人,而曹操就是乱臣贼子的形象。

  近代的研究者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更为客观公正,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从历史的高度给予了曹操英雄的评价,他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英雄还是奸雄?带你认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