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161—220)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由于后世的不断追封和神话,他最终走上神坛,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关帝”,被尊为“武圣”。
其实今天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关羽,都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罗贯中(约1330—1400)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简称《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关公”,以及各种神话故事和地方戏曲中不断加工过的“关老爷”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相去甚远。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样从一名叱咤风云的战将逐步演变为降妖伏魔的“关圣帝君”呢?
01 关羽的身世
西晋史学家陈寿(233—297)著《三国志》中有关羽的传记,篇幅很短。“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就是说他是河东郡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一带)人,犯罪后逃亡到涿郡(在今河北保定)。
解州紧靠着著名的运城盐池,从春秋时期开始这里就以盛产食盐著名,直到今天。食盐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历朝历代都是由官方专卖垄断,民间不许私自开采售卖,贩卖私盐是重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解州很多百姓也铤而走险,以贩盐为生。
关羽之所以“亡命”,很可能就是因为贩卖私盐。他逃到涿州,遇到刘备正在为镇压红巾军起义招兵买马,于是和张飞一起投靠了“刘皇叔”,开始了戎马一生的战斗生涯。
02 关羽的相貌
《三国志·关羽传》对于关羽的相貌描写只有三个字“美须髯”,就是胡须又浓又长;而到了《三国演义》里就演绎成了三十个字:“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三国志》是真实的历史著作,其作者陈寿与关羽基本上是同时代人;而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比关羽晚生了一千年,他这三十个字的描写,无疑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
03 关羽的事迹
说到“关公”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下面我们拣一些主要事迹略作分析:
(1)桃园三结义
《三国志》中并没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载,而且关羽生活的东汉末年,也并没有结拜的风俗,异姓结拜兄弟的社会风俗是元明时期才流行的。
(2)温酒斩华雄
《三国志》记载,华雄死于孙坚之手,跟关羽没有关系。
(3)斩颜良诛文丑
《三国志》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可见颜良确实是被关羽所杀。而文丑是被曹操部下所杀。
(4)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志》记载,关羽离开许昌曹营之后,直接南下去往汝南投奔刘备去了,并没有过关斩将之事。而且《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东岭、洛阳、沂水、荥阳、黄河渡口等五关实际地理位置相距甚远,南辕北辙,根本走不到一条路上。
这里捎带说一下关羽的坐骑和兵器,《三国演义》中说“关公”胯下骑日行千里的赤兔追风马,手中持八十二斤重青龙偃月刀。关于赤兔马,《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至于吕布死后赤兔马归谁所有并未提及。关于偃月刀,东汉末三国时代,无论普通士兵还是高级将领,在战场上常用的兵器都是矛戈一类;偃月刀是北宋时期出现的,因过于沉重,一般用于仪仗演示或臂力练习。
(5)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志》记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因为晚到一步被曹操逃走,并非故意放走,更不是关羽放的。
(6)刮骨疗毒
《三国志》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一般人别说刮骨,就是割一小块皮肉也能疼晕,而关羽连眉头也不皱一下,谈笑自若。不过有记载说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已经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关羽这次动手术有没有可能用到?不得而知。
04 关羽的品格
后世将“关公”的品格主要归纳为“忠义仁勇”,小说《三国演义》更是通过种种情节在关羽身上把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在正史《三国志》里,关羽的“忠”“义”“勇”都有所表现,“仁”的一面却未曾提及。
05 关羽的后代
到今天关羽去世已经一千八百年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有很多人自称关氏后人,有的还拿出所谓的“家谱”,一本正经地宣布自己是关羽的多少多少代子孙。
据《三国志》所记,关羽曾在樊城之战中擒于禁、杀庞德,四十几年后,即公元263年,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大军灭蜀,出于报复,屠杀了关羽家族。之后历朝历代再没有见到关羽后人的正式记载。
07 关羽的封神史
关羽生前,建安五年(200)曹操曾奏请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亭侯是侯爵的一种。
关羽身后,蜀汉景耀三年(260),后主刘禅追谥他为“壮缪侯”。
南朝陈天嘉三年(562),陈文帝在湖北当阳玉泉山为关羽兴建显烈祠,宣扬关羽“显灵成神”。
隋开皇九年(589),关羽家乡解州为他兴建祠庙;开皇十二年(592),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顗大师尊奉关羽为“护教伽蓝”。
唐末五代,民间逐渐建庙祭祀关羽。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关羽为“忠惠公”,此后屡有封赠,至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又晋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泰定帝天历八年(1335),改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3),晋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北京正阳门忠武庙改为关帝庙,以关羽为主神,从此,关公与孔子并称“文武二圣”,并且关羽的妻、子及部将周仓都得到封号,配祀于关帝庙;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再封其为“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
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后清朝历代皇帝不断加封,至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最终成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结语:
关羽作为一代名将,其武艺、谋略都有过人之处,因而能够把握大时代的风云际会,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傲慢和刚愎自用,导致其最终兵败身死,令人叹息。
至于后来历代封建帝王对他不断地加码追封,是看中了他的“忠”;而民间百姓对他的崇拜和祭祀,则更多地是赞赏他的“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武圣”关羽的真实历史及其封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