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为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战斗了一生。
郑成功,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出于日本平户。其父郑芝龙为著名海盗,纵横东南沿海,后受明朝招抚,升至福建总兵。1630年郑成功7岁时,郑芝龙把他从日本接回,住在安平(今晋江县安海镇)。郑芝龙以重金聘请名师教他习文练武。郑成功读过《春秋左传》等许多史书,非常崇拜历史上闻鸡起舞、北伐复国的祖逖。他以祖逖为榜样,勤奋练武。他天天一大早就起床到村里的卧牛山练武术,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由于郑成功既能刻苦读书,又能勤奋练武,当时附近的老百姓都称赞他是“命世雄才”、“奇男子”。15岁时,郑成功去泉州府考试,考上了秀才。
崇祯十七年(1644年),21岁的郑成功被“举优”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就在这一年,明朝灭亡,郑成功被迫回到安平。在国子监读书的一年里,郑成功听到了许多忠义之士如史可法那样为国捐躯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极大地激发了他刻苦练功报效国家的热情。回到安平后,为了增加力量,他先练举重,后来竟练起了举石狮。石狮重三百斤,他天天早晨练举石狮三次,每次举十下。终于练成丁一个闻名的大力士。1645年,由于郑成功赤胆忠心,武艺才华出众,被任命为“招讨大将军”,镇守仙霞关等军事重地。
1646年,清兵抓获隆武帝。郑成功的母亲也受辱自杀、郑成功闻讯,怒火中烧,毅然烧掉儒衣,换上戎装,佩上宝剑,带领部下,高举“报国”大旗,在南澳岛招募义兵,很快组成一支队伍,接着,他率领队伍到鼓浪屿岛屯营扎寨,操练军队。他非常重视水师的训练,对训练要求很严格。《台海使槎录》载:“成功重操练,舳舻陈列,进退以法。将士在惊涛骇浪中,无异平地,跳踯上下,矫捷如飞。”当时参加水师的多数是沿海渔民,他们本来习惯于海上生活,加上郑成功的严格训练,成为一支出色的水上部队。不但多次打败清朝水师,而且一再击溃荷兰的舰队。
为训练陆军,郑成功还在厦门港南普陀寺前的广场上建立了演武场,总面积达五万平方米以上,即今厦门大学校址。演武亭建成后,郑成功集合各镇士兵,练习五梅花操阵法、各阵合操法等战术,郑成功每日亲自督操,逐队指示,要求十分严格。郑成功从自己练武中体会到,练习武术首要“练胆”。他任永历十二年(1658年)五月曾先后两次,强调选拔训练兵将以“胆勇”为首要的标准(《延年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只有在平时的武术训练中培养出勇猛精神和高超武艺,上阵打仗才能无往而不胜。
除了陆军训练外,郑成功还在演武亭训练一支精锐的“虎卫亲军”。参加“虎卫亲军”的兵上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挑选的办法是把一个重三百斤的石狮放在演武亭前,力能举起石狮的,即被选中、这种劲卒,头戴铁帽,身穿铁臂铁裙,手执斩马大刀,并带弓箭,当时号称“铁人”以后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铁人”曾发挥出很大的威力。荷兰殖民长官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书中,承认这些手持大刀的铁甲人给了荷兰军队以极大的杀伤。甘伯尔根据当时荷兰人所见,对“虎卫亲军”有一段描述:“有些士兵执弓负矢;有些左臂负盾,右手执刀;有许多两手执住一张长柄(半个人长)大刀,锋利可怕……他们弯弓射箭,非常纯熟,且能致远命中,来福枪手和他们比较几乎失色。”(《荷兰占领下的台湾》)倚兰军望“虎卫亲军”而抱头逃窜,台湾人民个个夸赞郑成功的武艺高,人人称颂“铁人”的训练精神。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莫朝迈
责任编辑:出河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真实的郑成功,力举三百斤,虎卫打趴荷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