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舞霓裳,马嵬葬香魂——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看中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唐玄宗召见儿子,说:“朕想要娶你的妻子,再给你重新找一个,你可愿意?”寿王李瑁张了张嘴,想拒绝,又没有那个胆量,只好看着父亲抢走了自己的妻子。

一、天生丽质难自弃

杨玉环出生于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成都(时称蜀州)。蜀中风土,有异于中原,培育了她那轻快活泼的性格。杨玉环十岁左右,双亲相继病逝,幼年的她被叔父杨玄璬 领到河南洛阳抚养。杨玄璬当时任河南府士曹,他身边无儿无女,便把玉环当作“长女”,对她自然是百般宠爱。就这样,杨玉环在河南洛阳度过了她美好的少女时光。

杨玉环17岁那年,有一日,杨玄璬的老友黄门侍郎陈希烈来到杨家,告诉了他一件他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及的事:唐明皇和武惠妃有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这一消息引起了杨氏家族的骚动,也使玉环激动不已。

从河南士曹的“长女”,一跃而成为大唐天子的儿媳妇,玉环简直不敢相信。直到“册妃”典礼这一日,杨玉环终于相信自己是寿王妃了!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明皇派遣副宰相兼户部尚书李林甫担任正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担任副使,持节去册立她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武惠妃亲子)李瑁的妃子。

“册妃”典礼是在杨家进行的。这一天,杨家大小所有人成集于此,李林甫和陈希烈在仪仗队的拥呼下来到杨家。使者,持节者、典谒者、持册案者以及主人、诸宗人各就各位之后,女相者从侧室将杨玉环引出。

玉环身着红色锦丝袍、墨黑的头发梳成了牡丹髻,翠玉金银的头饰闪着特有的光泽,她微微颔首,带着几分少女的羞涩。按特有典礼制度,“三拜”之后,玉环接受了皇帝的册书,真正成为寿王妃。

继“册妃”之后,完成了“纳妃”的全部礼仪。年芳17的杨玉环,跟随寿王李瑁住在东都王宅中,与从前杨家的生活相比较,大大不同了。对于杨玉环来说,长安是陌生的,又是令人神往的。生活在寿王宅邸里,一切都是新奇的。

从洛阳刚到长安,迎面袭来的便是废立太子的惊涛骇浪。在太子瑛死后,武惠妃想方设法使玄宗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瑁为太子,但是未能如愿,反而因此病逝。面对这场政治斗争,寿王妃玉环自然明白:如果寿王当了太子,她也就是太子妃;如果将来太子即位,她也就是皇后。

但是这一切,杨玉环似乎考虑的不多,而腼腆有礼、谦让宽容的寿王李瑁也不热衷于争当太子。寿王夫妇对宫闱斗争都保持着冷漠的态度,即使在武惠妃病逝,寿王失父宠后,他们依旧终日歌舞宴乐,嬉戏喧闹,过着既平淡又快乐的恩爱夫妻生活。

就在唐玄宗召玉环入温泉宫这年,她已陪伴寿王渡过了五个春秋。

在临行前,玉环端坐在镜前梳妆,心想:“这次父皇有幸召我入宫,我定要着实装饰一番,尽心为皇上歌舞几曲,博得他的欢心,为我寿王重得父宠,也不枉我嫁寿王为妻。”但她却万万没有想到此行将给寿王带来极大的耻辱和痛苦,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玉环随高力士的带引,踱着轻盈的步伐,来到唐玄宗面前。玄宗定睛望去,只见这位芳龄22岁的王妃,黑发如云、皮肤雪白、滑腻、身体窈窕,个头、身材都恰到好处,行动举止又是那样风度翩翩!

他完全为“姿色冠代”的杨玉环打动了心扉。她太美了! 她的美不仅在于桃花般的容色,珍珠贝似的牙齿,端正秀丽的鼻子,珊瑚那样红润的嘴唇和丰腴不肿的身材,也不仅在于那双令人惊奇的眼睛——如同清澈的冰下游动着两粒纯黑的蝌蚪,晶莹明净,灵动活泼,更在于她那开朗从容的气度和她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聪颖,才华和真挚。玄宗的心“扑通扑通”乱跳,猛烈地撞击着胸腔,面颊像火烧着一样的通红。好半天,他无法使自己平静,昼夜飘飘摇摇,仿佛飞上了九霄。

玉环就像一把华美的玉匙,她的到来,便轻轻松松地打开了玄宗紧锁的眉头。他毕竟不是一个槁木死灰型的人,而是一个多情多欲、多才多艺、充满了生活情趣的风流天子。

杨玉环慌忙下跪:“儿臣杨玉环拜见父皇,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的声音如此柔婉动听,唐明皇已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亲自将她搀扶起身。杨玉环微抬眼,就遇上了玄宗那双火辣辣的眼睛,她心一慌,连忙垂下眼帘,不敢出声。就这么一瞥,玉环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年近花甲的父皇不凡的气宇与练达的敏慧,心中不免更加敬畏当代的皇上。

杨玉环的出现,使56岁的唐玄宗追求声色极欲之心如同脱缰野马,再也难以控制了,当即赐玉环浴于温泉。沐浴之后的杨玉环,就像刚刚出水的荷花,温文尔雅,蕴藉脱俗,更加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怀抱琵琶的杨玉环欠身道:“玉环愿为皇上进奏《霓裳羽衣曲》。”皇上大喜。欢快的乐典声象一道清纯甘美而又湍急的溪流,腾着浪花,从他心上流过,从他全身流过……他觉得自己的精神仿佛进入一个从未经过的仙境,胸际顿觉豁然开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殿堂高了,宝座更辉煌了,茶酒菜肴也如此的香美。这一切激起了他的灵感。随即起笔作了一支典子,取名《得宝子》。

杨玉环暗暗为皇上的才华感叹,并减少了几分畏惧,增添了几分爱慕。接着,她又为皇上献舞几曲,她的舞姿是那样的翩翩而又婆娑多姿,恐怕彩蝶飞舞也不能与之相媲美。这美妙舞姿,又让皇帝感觉到她的楚楚动人。

玄宗龙颜大悦,当天晚上即向她赠送了金钗和首饰,还到梳妆间亲自为她带上了金步摇、垂金铛等金银首饰。杨玉环面对当今皇上,自己丈夫的父亲的恩宠,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敢不接受,不接受会惹来杀身之祸! 但这样又实在对不住恩爱五年的寿王。对于唐玄宗,她又敬畏,又有几分爱恋,这位年近花甲的一代天子的不凡气宇也吸引着自己。怎么办? 也许这一切该由天定!

对于22岁的寿王妃来说,与皇上的骊山相会,是欢乐,还是惊忧?难以揣测;而对56岁的李隆基来说,无疑是心灵的解脱、青春的再现。骊山相会后,杨玉环回到了寿王府邸,耳边总响起唐玄宗的承诺:“朕定会接你入宫!”

命运虽然安排了杨玉环做唐玄宗的儿媳,但唐玄宗李隆基不是能被命运左右的人。不

几日,他便暗中派人去寿王府,送她金钗为定情物,又令玉环称:为武太后追福,向皇上申请去做女道士。于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也就是明皇和杨玉环定情的同时,明皇批准她去做女道士,还特意颁下敕书,说寿王妃杨氏“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此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弘道之风,特遂由衷之情,宜度为女道士。”

敕文声称为太后追福是她本人“由衷之情”,寿王虽知内情,也只好忍痛割爱,不便出面阻拦。

杨玉环“出家”以后,玄宗赐号“太真”并正式和寿王离异。寿王深深怀念玉环,爱妃被皇帝又兼生父所夺的委屈,真是有苦说不出。

女道士杨太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难以预测:“皇上真能来接我入宫吗? 我还能离开这里吗?”她每日都望穿秋水地等待皇上的到来,偶尔也思念寿王李瑁。有一日,几个装扮成小吏的人来到观中,称是皇上命他们来接她入宫的。杨玉环喜出望外。

看来,她的命运比武则天好,不必真在道观中受苦受累。杨玉环被接入宫中,高力士引她至皇上寝宫。“玉环。”唐玄宗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杨玉环浑身一颤,慢慢跪下,凄切切的,含泪叫道:“皇上! ……”李隆基猛地冲到她近前,一把搀起杨玉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着,玄宗强制的、燃烧的目光,火一般燎人。杨玉环含泪凝视着他,迎接着他。这不只是一位皇帝,一位天潢贵胄,也是怀着不可遏止的热烈情爱的男子。

玉环终于抑制不住心中无限委屈,扑倒在玄宗怀里,悲切啼哭。唐玄宗轻抚着心爱的玉环:“真苦了你了!”两个紧紧地拥抱着,一动也不敢动,相握的手感到彼此的血脉在手指间卜卜流通,紧贴的胸膛,感到彼此的心在胸膛里怦怦剧跳,仿佛发生了强烈的共振。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玄宗猛然抱起娇媚的玉环,大步走进屋中。此后,她便住在宫中,玄宗特意为她设立了太真宫。

唐玄宗得到了杨玉环后,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杨玉环也事事迎合玄宗心意,说话行事都看玄宗脸色,使玄宗称心如意。很快,徒有虚名的太真女道士就受到了明皇的专宠,而且明皇对她的宠爱超过了过去的武惠妃,现在的梅妃。她是一个女道士,大家表面上只好把她叫做“娘子”,但却用对待皇后的礼节来对待她。

光阴似箭,明皇和杨玉环如膝似胶地做了将近5年的地下夫妻。一个堂堂的大唐天子,如果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为了名正言顺,明皇先在天宝四载(公元745年)七月二十六日,派左相兼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光禄大夫李适之担任正使,门下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陈希烈担任副使,持节去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的次女做李瑁的妃子。寿王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李瑁第二次订婚以后,仅过了10天,即八月初六,千秋节刚过,明皇就迫不及待地在凤凰园立杨太真做贵妃,位在妃嫔之首,仅次于皇后。从此,无论玄宗“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杨贵妃总是“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

二、三千宠爱集一身

自杨玉环入宫、立为贵妃后,不只唐玄宗把其他妃嫔丢在一边,天天与她厮守,形影不离,连玄宗的亲信高力士也紧着巴结她。高力士不愧为有眼光之人,他看好杨贵妃会把皇上服侍得服服贴贴,于是一手包办了二人的奇异姻缘。贵妃每次乘马,她都是由高力士亲自给她执辔授鞭。

这个女人不寻常的地位已是尽人皆知的了。唐玄宗自得到杨贵妃这一宠物,宠爱自不必说,单是宫苑内专为她织造锦绣的工匠就有700多人,而且在骊山华清宫造了端正楼作为贵妃梳洗之所,又设置莲花汤,专为贵妃沐浴之室。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也答应她不远万里为她送来。正如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一心扑在杨贵妃身上,可谓,“只知新人笑,不知旧人哭。”一次岭南特使送荔枝来,梅妃问宫女:“是不是送梅花的特使来了?”宫女欲言又止,梅妃似乎察觉到什么蹊跷,又追问了一次,宫女结结巴巴地说:“娘娘,这是给贵妃娘娘送荔枝的特使。”

梅妃自幼通文理,喜爱做诗,才华横溢,尤其酷爱梅花,当初皇上宠爱她时,就由此给她梅妃这么个雅号,而且年年有特使为她送梅花来。如今,皇上新宠,特使们也见风使舵,不再送梅花,而改为杨贵妃送荔枝。梅妃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

如果说梅妃是一种婷婷玉立的清丽女子,那么杨贵妃就是一位雍容华丽的丰腴贵妇了——她鬓发腻理,纤容中度,冰肌玉骨,举止闲冶。

正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且杨贵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绝色女人,她深知只凭自己的姿色取悦龙颜,待容颜逝去,姿色褪去,皇上对她的爱也不复存在。后宫佳丽三千,她要出人头地,使玄宗永远对她迷恋,也决不能靠情欲来支配。她要在志趣上、感情上与皇上相投合,才能永远拴住他的心。这是每一位后宫女子想要做到的,亦非每一位女子都能做到的。

杨贵妃“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正所谓“佳人易求,知音难觅”,玄宗寻到杨贵妃这位在歌舞和音乐上修养皆属上乘的红颜知己,更加珍爱不已。

玄宗常常自己编一些曲子,让宫中的乐官演奏。一天他改编了《霓裳羽衣曲》,让人演奏,杨贵妃和玄宗都深深为这首曲子所打动。贵妃本就善于表演,对这首曲子似乎更是心有灵犀。只见她轻移莲步,走到唐玄宗面前,微微颔首道:“臣妾可否借此曲为陛下歌舞一番?”

皇上听后大喜,说:“我正有此意,知我者爱妃也。好! 让朕大饱眼福!”于是玄宗让人重新奏起《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当即起舞,舞来如飘逸仙女,似月宫嫦娥,长袖翻飞,裙裾飘飘,环佩叮咚,恰似落英缤纷,直舞得唐玄宗也兴致勃勃地亲自为她操鼓击节,立在一旁伴奏。两人一舞一奏,一唱一和,沉缅于歌舞声乐之中。

杨贵妃不但善歌舞,而且善奏琵琶。她自小苦练琵琶,那时琵琶在她的心中是一个宠物,是发泄她的情感、告白她的心灵的东西。这的确是个神秘的物件,每当玉环纤长的手指触到那六根琴弦时,她觉得她的身体似乎和琵琶联系在一起,血脉相通;每当奏出高亢的曲子,她的血液似乎随之沸腾;每当弹出低沉的音符,她的情绪也有些不振,不知是琴给了她灵感,还是她赋予了琴生命。如今,这神秘的东西再次施展魅力,不但陶醉了她自己,陶醉了各郡主、诸王爷,更陶醉了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唐玄宗。

那日,新丰进献女伶谢阿蛮,善舞,唐玄宗即召之于清元小殿,由宁王吹玉笛,贵妃奏琵琶,玄宗自己击羯鼓,为其伴奏。当时贵妃琵琶技压群雄,诸王、郡王及贵妃的姊妹都拜她为师。玄宗赐给贵妃一个制作十分考究的琵琶:材料用的檀木,乃寺人向季贞从蜀中带来,其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上有金缕红纹,绘成双凤;其所用琴弦,乃末诃弥罗国所献,用绿水蚕丝制作,“光莹如贯珠瑟瑟”。

杨贵妃智慧过人,富于缠绵之情,善于察颜观色,她服侍玄宗,无不迎合其心意。

然而,皇上毕竟是皇上,虽然他十分迷恋杨贵妃,对他的旧宫人也不能忘情。一日,玄宗想起了他未得杨玉环之前的宠妃梅妃,想起她瘦弱如梅花,飞舞如惊鸿,于是趁贵妃省亲时特诏梅妃来伴驾。此时,梅妃已在上阳宫独守空房一年多,她天天以泪洗面。她曾想,只要我天天想着皇上,总有一天,皇上会知道的,会感动的,会来找她的。

这一天终于来了,一年未见,两人都觉得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缠绵数日,玄宗带着欠疚的心情补偿梅妃,梅妃充满意外的惊喜服侍皇上。皇上命令不准对贵妃提及此事,不料想,贵妃还是知道了,怒气冲冲地来找到皇帝。玄宗本已命人把梅妃藏了起来,哪知有一疏漏,贵妃来到屋中,见有女人的一双鞋,更加有恃无恐,大声问道:“陛下忘了当年我们所发的誓言了吗? 既然陛下说过只爱我一人,为什么还要到梅妃那里去? 今天,又把她召到这里来了?”

玄宗私自与梅妃相见的事被贵妃知道,面子上就有些下不来,现在又见贵妃大兴问罪之师,羞愧也转为恼怒了:“朕是皇上,朕应该有三妃六嫔……”转而又觉得自己言辞过于严厉,于是又安慰说:“贵妃不要再提这事了。”

然而玉环心中的愤怒与委屈又如何能平? 她含着泪说:“陛下当年对我宠爱有加,说过只爱我一个人,然而陛下却违背誓愿,陛下分明是骗我!”玄宗一听更加气愤了,环顾左右说:“贵妃语出不逊,送贵妃回杨府!”贵妃一听愣住了,跺了跺脚,转身奔了出去,一会儿,远远地传来她的哭声。

杨贵妃一走,玄宗忽然感到人走楼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与寂寞包围着他,有时忽又觉得自己失去一件今世不可复得的无价之宝,感到无限的懊恼,因而心情由大怒转而不安,又变为焦躁。

到了正午,玄宗也不进食,这可急坏了左右侍候的宦官。这一切,只有高力士看得明白,这是由于玄宗心里想着杨贵妃的缘故。于是他试探着,先将贵妃宫中平日起居的有关用具如供帐、器玩等拿出,请求送至杨府,玄宗果然同意,装载下来有百余车之多。玄宗又将自己还没吃的御膳,分了一半赐给贵妃。

于是,天一黑,高力士就劝迎贵妃归院,这正中玄宗下怀,于是下令开禁门接回贵妃。高力士前往杨府,此时的杨贵妃正思绪万千,食不知味,她既气愤于玄宗招幸梅妃,又悔恨自己的任性。“难道自己与皇上的情份就此了结了吗?”

她正在胡思乱想,女侍回禀“高公公到”。她心中一动,却故意装作不理不睬。高力士走到杨玉环跟前,见玉环面前所摆的饭食只略动了几样,心中先自明白了几分,于是详述了自贵妃离去后,玄宗不胜离别之苦,不思饮食,睡不安枕,“老奴特请贵妃圣驾回宫。”

贵妃本想继续赌气,无奈兄姐在一旁苦劝不已,她哀叹了一声,想想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呢,跨上了回宫的马车。经过这场闹剧,杨贵妃从此反而更得玄宗宠爱,在玄宗心目中,她的份量更加重了。

三、在地愿为连理枝

时间在深宫中的游走是那样的无声无息,唯一能提醒贵妃时间流过的就是花园中那丛丛牡丹的花开花谢,和她在不断揽镜自赏时偶然间惊奇地发现原本细腻的皮肤中偷偷生出的皱纹。尽管它们是那么细小,也足以使一位女人,更何况是依靠脸蛋的女人大惊失色了。

她拈起一块脂粉,填进那细小的皱纹里,开始是轻轻地抹,然而粉一动就掉了下来,那皱纹在胭脂的衬托下更加明显,更加醒目;后来,她使劲地揉,仿佛要把那些脂粉嵌进去不可,或者是把皮肤上的小皱揉平。徒劳一会,她觉得累了,看着镜中的自己,仿佛看到了那个皇上初赐浴后的女人,那挂满水滴的肌肤,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切都那么充满诱惑力,一切都洋溢着青春气息。难道说我的青春这么快就在这深宫里流净了吗?

玉环身边的一位宫女自入宫来一直侍服其左右,对主子的心思把握得如游丝般细腻,一见主子对着镜子独自神伤,就轻轻地说:“贵妃娘娘,好久没去华清池了,骊山现在的风景一定很美。”

贵妃听着,想想最近的曲曲折折,风风雨雨,她的心已被折磨得起了皱纹。不! 我还要年轻! 还要恢复我年轻的心! 我要逃出这个阴抑的氛围! 玉环心里想着,就顺水推舟的说:“给我备车,我要去华清池沐浴。”“是!”宫女应声出去了,玉环起身,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沐浴过后的贵妃再次揽镜自赏,丰腴的身材,雪白的肌肤,圆润的下巴,如出水芙蓉,含娇带媚,她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出了华清池,贵妃对宫女说:“我想走走,好久没在骊山散步了。”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玉环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与伙伴们放风筝的年代,她觉得自己的心都要飞了起来,脚步也随之轻快了很多。低头看着路旁点缀着的碎小花朵,虽比不得宫中牡丹的艳丽富贵,却也别有一番雅致和清爽。

突然远处出现了一位衣着华丽、却不俗艳的美丽女子,身材高挑,步履轻盈,令贵妃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又一个天上有地下无的人间宠物! 她转身问宫女:“她是谁呀?”“回娘娘她就是当年皇上十分宠爱的梅妃呀!”

“噢! 原来是她。”贵妃一听到梅妃两字早已气不打一处来,女人的本性告诉她对于情敌,尽管她显然已是个失败者,也决不能心慈手软。她不动声色地走过去说:“是梅妃姐姐吗?”梅妃似乎早有防备,脸上毫无惊慌之色,微微一弓身,“参见贵妃娘娘! 贵妃娘娘是在欣赏骊山风光吗?”

梅妃的不卑不亢显然更加激怒了玉环,然而她也并非喜怒皆显于形色之人,亦不动声色,不正视梅妃。梅妃虽看出贵妃的愠怒,对于她的不回答似乎毫不在意,更加显示自己从容大度风范的地接着说:“那贵妃娘娘一定知道这骊山的典故吧?”贵妃摇了摇头。梅妃又说:“当年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在骊山点起烽火,戏弄诸侯,褒姒果然笑了;哪知战争真的发动起来,幽王再点烽火已无人响应,于是周国就灭亡了……”

她用一种近似幽默的语调讲了这段话,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贵妃。贵妃顿时怒火中烧,恨自己当初怎么没把这个祸害除掉,如今反招致她的侮辱,恨自己不能立刻想出个什么故事,反唇相讥,于是她狠狠瞪了梅妃一眼,拂袖便走。骊山的花花草草,亭台楼阁在她眼是立刻变得灰暗起来。

皇上今晚又理朝政,听说边关战事实在很危急,玉环这边无人过问,更显得冷冷清清。往日,这酒壶陪伴她和皇上共同弹词作曲,如今,她茕茕孑立,独饮闷酒,不知不觉已喝了几大杯酒。她觉得有觉头晕,仿佛站在棉花堆里,站也站不稳,索性坐在床上。她感觉脸上有些发烧,就让宫女给她拿块脸巾敷敷,刚一递过脸巾,她就觉得手抓了个空,脸巾掉到地上,就说:“你们这些贱婢,看我一个女人家,也寻机欺侮我。”

“奴婢不敢,奴婢再给你拿块新的来。”那小宫女吓得慌慌忙忙跪到地下,头也不敢抬,话也不会说了,只是一个劲地说:“奴婢该死……该死……”“罢了! 罢了! ”她现在需要耳根清静,赶紧打发那个倒霉的小宫女退下了。“谁在这深宫里都不是好过的,包括白天那个自以为得胜的梅妃,包括我,当然也包括刚才那个小小的宫女。

小宫女一天只要讨好主子,察颜观色,手脚麻利就足够了,而我这个贵妃一边要迎合皇上,献尽媚态,一边又要和那些乌七八糟的女人争宠,还要顶着数不清的黑锅,挨着无数的骂名。别看贵妃貌似高人一等,同宫内其他的女人一样,不过都是皇上手中的一枚棋子。我用一颗真心深深爱着皇上,为了他离开了爱我弥笃的前夫,而皇上对这份情却毫不珍惜,为什么我付出的爱不能换回同样的回报呢? 他宠我时,我高高在上,若真有一天,他对我看倦了,看厌了,我被废被黜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宫廷这个黑暗的旋涡,你一旦踏进来就永远走不出去,每个人都围着权和利团团转,每个人为了权和利拼命撕打与挣扎。今天你赢了,明天说不定他又会踩到你头上,没准输了的人还要向你放暗箭。像今天的梅妃,一想起梅妃她就越发头疼。唉! 宫廷险恶,人心险恶……想着想着,她再也不胜酒力,睡了过去。

过了几天,正赶上七月七日乞巧节,夜深了,宫中空无一人。贵和玄宗在长生殿凭栏依偎,窃窃私语,月朗星稀,他俩久久望着夜空中璀璨的银河,看两岸渐渐靠近的牛郎、织女星座。贵妃呆呆地望着星空,想着宫中纷繁复杂的斗争,想起梅妃的遭遇,她虽然对梅妃给她的侮辱耿耿于怀,却也禁不住同情起她来。

梅妃的做法无非是一个绝望的战士面对敌人的最后挣扎,她不敢想象,自己将来是否也会走梅妃这条路,是否也会有那么一天,她要面对皇上的新宠,像梅妃那样也为她讲一段骊山的故事? 她做不出来,她承受不了失宠的打击,更承受不了失望的打击。望着牛郎织女星,她不禁心驰神往,“要是皇上对我也如此坚贞不渝该有多好!”想着想着,一滴晶莹的泪珠滚落下来。

皇上似乎看透了贵妃的心思,扳过她的下巴,接住她落下的泪,捧在手心里,看着她漆黑的眼睛,泛着点点泪光,轻轻地对她说:“爱妃,我们既然相爱,我就会珍惜你的一切,你的一颦一笑,你的一颗真心,你的每一寸肌肤,包括你的每一滴眼泪……”

说着,就去吮吸那还未干的泪滴。贵妃看了,感动不已,说:“臣妾蒙皇上如此厚爱,既便死了也不枉此生了。”“不要说这样的丧气话,”

皇上一边扶着贵妃盈盈弱弱的玉体,一边说:“我们趁今晚这个大好时机,面对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指天发誓吧!”玉环默默地点点头,心里荡漾着幸福的涟漪。皇上命人备好香炉,于是两人面对天空双双跪下,对天立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经过了这一次,贵妃稍稍安了下心,原来已岌岌可危的杨氏家族的地位由于贵妃为皇上的恩爱,又稳定了下来。

当初,唐玄宗为了表现对贵妃的宠爱,同时也为了抬高贵妃的身世,让贵妃那寒微的家族更有光彩,就下令给杨家父母、兄弟姐妹大加封赏:封其生母为凉国夫人,亡父杨玄琰累赠太尉,三个姐姐又被册封为韩国、虢国和秦国夫人,各兄弟亦升官加爵,杨家势力随着贵妃与皇上的恩爱而蒸蒸日上,每次皇上出游,也必邀杨氏兄弟姐妹同游,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声势夺人。

然而,既然这一大家族的声威是由这个小小女人托起的,也会由这个女人而摔下去。这个外强中干的杨氏家族的命运事实上紧紧维系在贵妃这个女人的命运之上。

天宝六年,安禄山入京朝见玄宗时,就深知如今杨贵妃已是宠冠六宫的娘娘,对玄宗的影响力极大,讨好她比直接讨好玄宗会更有效果。而单凭向贵妃娘娘进献宝物什么的已不足以打动这位见多识广的贵妃了。他安禄山决非庸俗小辈,他要想夺得某项东西必然能够抓到手。

入朝那天,他一进入殿门,见玄宗和贵妃共同坐在殿上,龙颜凤貌威严异常,就先拜贵妃,再拜玄宗。玄宗正感到奇怪,刚要说他对圣上太无礼,想想大堂之上,堂堂大唐天子不宜表现得过于小气,便问道:“安卿为何如此无礼数? 要先拜娘娘,后拜皇上?”安禄山毫无惊异之色,似乎早料到皇上会有这样的问话,从容对答:“我们蕃人总是要先拜母而后拜父。”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中,残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习惯,故有先母后父之说。可安禄山是懂得唐朝封建礼仪的,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无非事出有因:出于政治目的,他以此讨好杨贵妃。

杨玉环见他对自己如此尊重,心里非常高兴:她身为一个妃子,竟然得到了其他女人从未想过甚至无法企及的殊荣,她女人小小的虚荣心就此得到了满足;她觉得这个蛮人还真有其可爱之处,起码他对母亲的尊重就说明他的心是善良的。殊不知,这个蛮人既不蛮也不笨更不善良,他精明得骗过了天骗过了地骗过了我们这位单纯的贵妃和那位好客的大唐天子。

此时只有一个人是明白的,他就是高力士,他曾向皇上进言,安禄山这个人足智多谋,而且在边疆囤粮扎寨,看似有谋反之心。然而此后的安禄山已和杨贵妃关系密切,他每次入内晋见,玄宗总是让贵妃陪坐,还让杨 、杨 和韩国、虢国、秦国夫人都与安禄山结为兄弟。

从此,他一个小小的计谋,竟使他一个吐蕃王同唐朝天子在君臣关系上,又结成了微妙的亲属关系。所以皇上对高力士的进言由于有贵妃这层关系总也听不进去,他反而说:“我的臣子强兵秣马,驻守边关,不是好事吗?”况且我们大唐疆土辽阔,势力强大,他们拜我们还来不及,哪里敢有造反之心?如今,他与我的爱妃一家结成亲属,我正在笼络人心,想必他不会不领我堂堂大唐天子的这个情的。”

高力士见皇上意志如此坚决,多说于他自己也无好处,也就不再坚持已见。但玄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如此宠爱、如此笼络的“贤臣”——安禄山在政治军事地位方面迅速上升,势力日益扩大,随之政治野心便在他胸中滋长并迅速膨胀起来,恰似一个可以随时引爆的炸弹。泱泱大国,危机四伏。

四、马嵬惊变红颜逝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紧接着洛阳失守!潼关失守!潼关距长安只有三百里路,长安城中的唐玄宗与杨贵妃该怎么办呢?

杨贵妃倚在太液池的栏杆前,她在薄暮中寻找记忆中熟悉的一柱狼烟,那是烽火台点燃的平安火。然而深暗的天空是沉寂的,她的心悸动了,为什么不见狼烟呢? 她仿佛从平静的天空里看见了战火和厮杀。她开始感到战况没有她哥哥说得那么好了。

宫女奔进来,神色慌张地禀告:“贵妃娘娘,潼关失守了! 皇上请娘娘准备一起出宫。”杨贵妃的身子一振,但她没有动,她依旧眼望着前方,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流亡的艰辛。

第二天黎明,唐玄宗领着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嫔、皇孙、杨国忠、韦见素以及亲近宦官和宫女,在禁卫军的保护下,出了延秋门,离开了长安。因急于逃亡,连住在宫外的妃嫔、公主、皇孙都来不及带走。到了这般田地,玄宗又哪里能顾得了这么多人呢?

经过左藏时,杨国忠建议一把火把左藏烧掉,不给判军留下,唐玄宗伤心地叹息着说:“叛贼若抢不到东西,会更加搜刮老百姓,不如留给他们,不要再给我的赤子加重苦难了。”杨玉环在一旁听了,既为玄宗的仁义所感动,又为玄宗此时此地的处境而感到伤心。玄宗之如此老迈,是否能受得了流亡之苦呢?

唐玄宗一行过了便桥后,杨国忠派人烧桥,唐玄宗气愤地说:“官吏、百姓都要避贼求生,为什么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他命令高力士留下,监督灭火,然后再赶来。

杨贵妃虽然坐在车马上,仍不胜劳累之苦,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她,自入宫后就倍受恩宠,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路途艰辛自不必说,由于走时仓促,没有带很充足的粮食,而沿途的郡县也无法供上她喜欢吃的饭食。那些粗糙的饭食叫她如何下咽呢? 每次对着饭菜,她总皱着眉头。玄宗看着贵妃日趋盈瘦,总劝她多吃一点,又说兵士们连这样的饭菜都吃不到呢!

一天中午到达咸阳望贤宫时,车马劳顿,唐玄宗命令部下休息,宦官来报说王洛卿与县令已逃走了,大家找不到吃的。玄宗看着因路途劳累、饮食不足而显得憔悴的杨贵妃,忍不住伤心泪下:“连累贵妃跟我受苦了。”杨贵妃缓步走至玄宗跟前,轻声劝慰说:“皇上为奸人所害,日后必能除奸复国。妾身受皇上多年恩宠,荣华富贵皆为圣恩所赐,此时纵能代皇上一死,也绝无怨言,何况这一点劳累呢?”唐玄宗强忍悲愤对内侍说:“把我的马杀了,拆掉行宫的木头煮一煮,让大家吃了罢。”

望着将士们疲惫而不满的目光,玄宗与贵妃相拥落泪了。这流亡的生活何时才能到头呢?

夜晚住宿在农人家的茅舍,由于屋少人多,很多人也不避嫌疑,挤在一起睡,只有玄宗、贵妃等人尚能有一间单独安寝的屋子。

杨贵妃一天鞍马劳累,然而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始终不明白那个称她为母、善表忠心的“禄儿”,为什么会在受到她的无数封赏后,会起兵反对她和皇上。茅舍不隔音,她听到屋外唐玄宗与百姓的谈话。

有一位名叫郭从谨的热情的老人,对唐玄宗说:“安禄山包藏祸心,已不止一天了,也有人进宫报告他的阴谋,陛下把他们都杀了,使得安禄山的奸计能够得逞,招致陛下流亡。朝臣们不敢进谏,都靠阿谀奉承来保自己的乌纱帽,所以宫门外的事情,陛下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做百姓的,早就预料到了会有今天。但是宫廷警卫森严,我们的忠心无法表达,如果事情不达到这种地步,我哪能见到陛下的面,和陛下谈心呢!”

一席话说得唐玄宗羞愧无比,感动地叹息着说:“都是我不明白,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杨贵妃也感到一阵酸楚,她想到安禄山在宫里时,她百般戏弄于他并向皇上称赞他的忠诚。这次安禄山叛乱,她也有一份罪责啊!

大家继续赶路,由杨国忠建议,目的地是在四川。每逢饭菜到时,唐玄宗总叫跟随的宦员以及将士先吃,然后他再吃,以安抚人心。饭食尽管粗劣,但由于饥饿,反觉得如美味一般。此时,跟随的人虽已经跑了大半,连大宦官、内侍监袁思艺也逃走了。

这一天人马来到马嵬驿,由于天气炎热,将士们又累又饿,拒绝前行,只好暂时驻营歇息。多日的劳累与饥渴,已使将士们愤怒到了极点。此时杨国忠偏又随意辱骂、鞭笞将士,将士们都不安地躁动起来,想起这次出逃正是杨国忠的主意,加之正是由于杨国忠平日的专权,才导致今天这种局面,将士中诛杀杨国忠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太子李亨、宦员李辅国和陈玄礼一致认为除去杨国忠的时机到了,于是带领愤怒的将士杀了杨国忠以及他的大儿子杨暄,韩国夫人也被杀。既而,将士们又把驿站周围包围起来。

杨贵妃本来就体胖怯热,加之连日赶路,更觉得有些不能支持。正在她昏昏欲睡之时,忽听外面人声噪杂,非常混乱,她差遣宫女去打问,不一会儿宫女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看着贵妃,萎萎缩缩却不敢回话。杨贵妃忙追问,宫女才结结巴巴地答道:“将士们说由于杨相国盘剥百姓,陷害忠良,造成朝野怨愤,所以把相国给杀……杀了。”杨贵妃一听,大吃一惊,独自怔了片刻,忽然流下眼泪,喃喃地说:“哥哥,这也是你自己造成的恶果啊!”

杨国忠的被杀,使杨贵妃感到不幸就要降临到她自己的头上了。听着外面混乱的人声,她知道将士们既然已经杀了杨国忠,就不会再放过她了。她寄希望于皇上,希望皇上能够救她,然而她自己也明白这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

这时,玄宗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哗声,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左右告知说是杨国忠谋反,已被将士们杀了。唐玄宗闻听一怔,便穿着便鞋出了驿站门,慰劳了将士们一番,然后命他们回去。然而将士们却没有动,陈玄礼代表将士们回答说:“杨国忠谋反,将士们把他除掉了。贵妃是杨国忠的妹妹,仍随侍陛下左右,贼根仍在,将士们能不担心吗? 请陛下明断。”

唐玄宗愤愤地说:“朕自会处理的。”说罢,转身回至驿站门内,却不敢进贵妃的房间,只在一个小巷内停住了。高力士和韦见素的儿子、京光府司录参军韦谔也都跟了进来,见玄宗头倚在拐杖上,默默站立。

韦谔劝说玄宗:“众怒难犯,皆在此一瞬间,请陛下早下决心。”玄宗伤心地说:“杨国忠谋反已被诛杀,但是贵妃无罪啊!”高力士劝说:“贵妃确实无罪,但是将士们已杀了杨国忠,而贵妃仍然在陛下身边,他们哪里会不担忧呢?将士安,陛下也就安了。”玄宗浑身哆嗦了起来,他既舍不得心爱的贵妃,又担心自己的安危,终于对自己安危的担心超过了对爱妃的喜爱,他缓缓地点了点他那已生满白发的头。

此时,屋内的杨贵妃也听到了将士们的请愿,她呆呆地坐着,等待着那不可预知的命运。宫女们劝解她说:“陛下深爱贵妃,必定不会下如此狠心的。”贵妃摇了摇头,她的脸色由于事情的骤变而没有一丝血色,苦笑着说:“你们不了解皇上,我与皇上相随十七年,深知皇上的心思。到了这种时候,皇上虽然爱我至深,但一定会舍弃我而保全他自己的。”是啊,哪个君王又会为一个女人而失其天下呢?

正在这时,高力士走了进来,贵妃的心一下子就冷了。高力士看了贵妃一眼,拖长声音说:“贵妃接旨。”杨贵妃带领众宫女跪拜了下去。

高力士念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杨氏协谋杨国忠谋反为逆,念在侍奉皇上多年,特赐杨氏自缢。”宫女们一听,全都失声痛哭起来。然而得到了自己死讯的杨玉环此时却平静了,她再次拜下说:“臣妾领旨。”抬起头时,她问高力士:“高公公,当年举荐玉环的是你,现在赐玉环一死的也是你吗?”高力士木然。

杨贵妃在宫女的服侍下,盛装打扮之后,才由玄宗搀着,来到了马道北墙口。唐明皇望着明艳动人的心爱的妃子,眼里忍不住流下泪来,悲伤得不忍看她。可怜堂堂一个至高无上的大唐天子,此时竟连自己宠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又有何面目再见世人呢?

杨贵妃此时也泪流满泪,她朝玄宗跪拜下去,哽咽着说:“请皇上保重! 臣妾辜负圣恩,死而无怨! 只求陛下让妾死在佛的面前。”听到这段话,唐明皇更觉得心痛欲碎,他低声说道:“愿爱妃善地投生!”说罢,只觉得悲愤攻心,站立不住,身旁的高力士急忙扶住了他。

杨贵妃看着高力士说道:“请高公公代我好生侍奉陛下。”高力急忙跪拜说:“老奴不敢。”杨贵妃对玄宗拜了三拜,然后站起身,又望了望玄宗,转身而去。

唐玄宗一直未敢转头看贵妃,他只有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贵妃不要怪罪他。

在佛堂面前的梨树下,杨贵妃仰望苍天。在这短暂的一刹那,她想到了她的一生。她想起为寿王妃时,与寿王李瑁的五年恩爱;想起成为贵妃时,玄宗皇帝对她的宠爱;她也想起七夕节那天,与皇上的山盟海誓,她已觉得心灰意冷了。她一生是功是过,谁又能说得清楚?难道她身为一个女人,只能有如此下场? 难道她的美丽也是一个错误? 这么多的问题她已没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了。她站立在梨树下面,仰着头,风掀起她的衣襟,使她更象翩翩而降的仙女,她微微颔首,身旁两名小太监将白绫系在了她的脖子上……

风颜绝世的杨贵妃死了。凑巧的是当她的尸体刚被解下时,南方进献的荔枝即飞马送到。可怜贵妃却已无法吃到她最喜爱的荔枝了。悲痛欲绝的唐玄宗命高力士用鲜荔枝祭祀贵妃,并将贵妃用柴褥裹尸葬在驿馆西边一里多远的道北山坡上,随葬品只有她的锦香袋。可怜一代贵妃,只落得被赐死于道旁,连一副棺木也没有。

在兵士哗变中,杨国忠的妻子与幼子以及虢国夫人及其子均被杀。曾经权倾一时的杨家从此土崩瓦解了。

马嵬驿之变后,玄宗继续他的流亡生活。至德二年,唐明皇回长安,此时他已被迫传位给肃宗李亨,自己当太上皇了。唐明皇想改葬杨玉环,虽遭肃宗及大臣们的反对,仍暗令心腹宦官去马嵬驿,把杨贵妃的坟墓秘密地移至向阳的山坡上。

埋葬贵妃时由于没有棺木,虽用紫褥裹尸。但是挖开坟墓时,尸体却不翼而飞了,只剩下杨贵妃常随身携带、最后陪葬的那个锦囊。宦官们大为诧异,只好命着锦囊回去复命了。

杨贵妃的尸体到哪儿去了呢? 只怕是一个千古之谜。善良的人们不忍看着这样的绝代佳人香消玉殒,于是人们传说她飘流于海外了。也许在大海的那一边,在那个被称为大和民族的国家,一个丽人正站在海边,望着大唐由极盛走入极衰,风卷起丽人的长发在飘扬、飘扬……

杨贵妃的可悲之处在于命运多舛,先寿王,后公爹,何去何从全不由自己做主。先嫁寿王,年龄彼此相当,感情甚笃,琴瑟和谐。被公爹强占,既有含羞忍耻之初心,也有遇到知音的喜悦,更不用说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尽的奇异珍馐。也许物极必反,最后杨贵妃在奢华之后,被哗变士兵威逼,用白绫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这种命运的跌宕变化,非一个弱女子能够改变。

后人题咏马嵬驿的诗词很多,我以为清朝翰林缪东麟的子弟书《忆真妃》极具代表性,现选录如下,与读者共同分享:

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入祠无客不伤情。

万里西巡君前去,

何劳雨夜叹闻铃。

最后以一首小词做结,送给大家:

秽事讹传愈千年。

诗曲精妙当世赞,

胡璇绝伦仙女美。

七夕私许鸟枝愿,

三镇战火二都漫。

马见白统香魂散,

孤坟青冢任评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深宫舞霓裳,马嵬葬香魂——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