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郭子兴:明朝的第一个异姓王

在众多的反元起义军中,郭子兴的势力并不强大,且仅仅存在了三年时间,而就是这么一个昙花一现的小人物却为日后驱逐鞑虏、光复汉人河山以及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关键所在。

郭子兴,是活跃于元末江淮地区的一个义军领袖,也是一手提拔明太祖朱元璋的伯乐。

郭子兴其人侠义心肠、广结人缘,适逢元末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郭子兴洞察时局认为自己在乱局中定能有所作为,遂散家财,阴结宾客,最终于1532年联合孙德崖等四人攻占濠州,并封“亳州节制元帅”。

攻占濠州后,大量青壮前来投奔,在他们之中郭子兴邂逅了一个对他命运影响重大的年轻人,而他也改变了这位年轻人的前途命运。

帝王伯乐,再造之恩

朱元璋初来投奔之时,门卫怀疑其身份便将其捆束起来,执而欲斩之,郭子兴听闻后见朱元璋样貌有异于常人,便将其救下,并纳入自己麾下。

事实证明郭子兴的看人眼光的确独到,朱元璋在之后的征伐中的表现并没有让郭子兴失望,不仅屡立奇功,且为人智勇双全,郭子兴便将其收作子弟,视如己出,甚至将养女马小姐嫁给老朱当媳妇儿,自己则成了朱元璋的老丈人。

在当上郭家的上门女婿后,朱元璋在仕途上便开始混得风生水起,从最早的马前卒一路升迁到之后的镇抚、总管总守的职位,其中,郭子兴对其的栽培和提拔是不可忽视的第一大因素。

此外,“朱元璋”这个名儿也是郭子兴替他改的,古代的穷苦人家目不识丁,取名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其中最常见的取名方式就是论排辈取名,朱元璋在家中排行老四,本名重八,他家兄长则分别是重四、重六和重七,其家父名字则更为质朴——朱四五。

元,喻义元朝;璋,则是一种带斜尖儿的玉器,朱元璋连起来就谐音成“诛元璋”,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授名是对其的再造之恩,他对朱元璋所寄予的厚望和器重可见一斑。

郭子兴虽然只是朱元璋的岳父,却扮演着一个更接近亲爹的角色,郭子兴对朱元璋所造成的影响却是远超于其生父的,据《明太祖文集》中所载,“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

虽仅有寥寥数字,但朱元璋对郭子兴的涕零是厚重的,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不会有之后的大明王朝!

未能跳脱阶级局限的枭雄

郭子兴给予了朱元璋良好的资源,甚至把自己的养女下嫁给朱元璋这个下九流出身的野小子,在旁人眼里,他无疑是是个宅心仁厚、慷慨待人的好上司、好丈人,但郭子兴对朱元璋表现出的种种不信任,又让人起了郭子兴的善举有拉拢利诱之嫌的疑心,是出于私利的讨好。

郭子兴每有问题便找来朱元璋并与其商讨对策,但事成之又屡屡听信谗言对他疏远,两者之间虽表面上仍维持着和睦的翁婿关系,但台面下的火药味已经要窜进鼻子里了。

在打下和阳城后,郭子兴也在不忘和朱元璋暗地较劲,虽然命朱元璋总守和阳,但也派自己的旧部心腹汤祖、张天祐、赵继祖前往和阳城,表面上是让自己的部下照顾好姑爷,实则是为了监视朱元璋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通过建立的一系列功勋坐稳了他在和阳城的地位,并将郭子兴派往监视自己的汤和拉拢成为自己的亲信。这些举动都在向郭子兴释放一个信号,一个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可以独立门户的信号。

郭子兴的刚愎自用也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隐患。当初共举反元大旗的孙德崖等人都是农民出身的白丁之徒,没有丝毫调兵遣将的才能,全凭一身蛮勇打仗。

地主出身的郭子兴,读过点书,肚子里也多少有点墨水,出于彼此之间在认知程度上和出身背景的差距,郭子兴成为了被孤立的那个人,这导致了他与孙德崖等人的不和对立。

因长期的孤立,郭子兴彻底摆烂,成了甩手元帅,不问军政,全然不知孙德崖等人正密谋推翻自己。朱元璋曾跟郭子兴建议,“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但这番良言劝谏却被郭子兴当作耳旁风,从而错失了除掉孙德崖的机会。

没有完全脸谱化的人,郭子兴一面是为人豁达、仗义疏财、识人善用,这些良好的品格支撑着他实现了发动起义夺取濠州城,也助力他拉拢了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大量的青年才俊。

他也是心胸狭隘、易信谗言、对于个人恩怨锱铢必较的农民领袖,其眼界不允许让他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时度势、远谋规划,对局势的把握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参考意见,自己则飘忽不定、易怒多疑。

这就为什么他积极同朱元璋共计大事,也会迷信谗言佞语,走出一步又一步臭棋。

仁者乎?孙德崖和州就食一事激起了郭子兴对于朱元璋的不满和愤怒,郭孙二人不和已久,郭更是对孙恨的牙痒痒,巴不得将其抽筋剥皮、挫骨扬灰,如今自己女婿倒是收留起来,怕不是有二心?

在他人的唆使下,郭子兴连夜赶至和阳城想要问个所以然,此事为孙德崖得知后便决定出兵斗个鱼死网破,两家军队冲突后,虽然孙德崖为郭子兴所俘,但朱元璋也落入敌军手中。

郭子兴惊忧致疾,随即派出徐达换回朱元璋,后又以释放孙德崖为筹码换回了徐达。

尽管郭子兴是一个善妒好疑之人,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显露出郭子兴在人性上的闪光点,那就是“仁”。

孙德崖是郭子兴的死对头,是做梦都想掐死的敌人;朱元璋虽然是郭子兴的姑爷,但也是其处处提防、重点监视的对象。

以他当时的境地和实力,完全有能力把这两个尖刺儿拔掉,之后自己大可以高枕无忧,但他却成全了孙德崖,成全了朱元璋,唯独没有成全他自己,错失诛杀孙德崖良机的经历也致使郭子兴郁郁寡欢,独自憋着一肚子的不甘含恨辞世了。

有人会怀疑郭子兴是否配的上“仁者”这个称谓,因为他身上存在着太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与人们印象中的“仁者”形象相去甚远,或许都将先贤圣人视作了“仁者”的标准模板的缘故吧,难免人们对郭子兴的资格表示猜疑。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不同于小说所描绘的那般,是绝对的奸忠、是两极的智愚、是无条件的善恶的存在,而是兼顾善恶智愚的矛盾统一体。郭子兴确实有待人不厚道的地方,但对他的评价用“仁者”二字并不为过。

为什么大明的第一个异姓王会是他

郭子兴不过是元末群雄中昙花一现的人物,而且他的活动范围也很有限,比起其他同朱元璋南征北伐的战友们,他和朱元璋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那为什么大明朝异姓王的头把交椅非他不可呢?

正如《滁阳王庙碑》所讲:“王之恩德,注在朕心。”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是朱元璋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朱元璋早年生活困苦潦倒,做过和尚乞丐,怎么看都是和成就霸业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小人物。

郭子兴慧眼识珠,知人善用,接纳了前来投奔的朱元璋,不仅为其提供了历练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让其从此有了施展拳脚的天地和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

此外,郭子兴除了是朱元璋老丈人的身份外,也是朱元璋的人生导师,虽然二者仅仅相处了三年时间,尽管其中还带有着些许摩擦不和,但郭子兴对朱元璋产生的影响却是贯彻了他的一生。

郭子兴将朱元璋带上了仕途并经由其一手提拔,让朱元璋成功咸鱼翻身,从默默无闻的小卒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地方豪强、军事首领。朱元璋自身的才能和努力自然是功不可没,但郭子兴对他的帮助和青睐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奋布衣提一剑而起,外无天土一民之助,而王能脱危难识潜微,纳于二室,授以兵柄,慨然不少吝惜,逐肇大业,可谓有知人之鉴矣!及今大统既定,四海一家,推本寻源,实由于王。爰建显号,俾永永血食,盖非王无以开万世之业。”

这是一段摘自《敕赐滁阳王庙碑》的文字,郭子兴留给朱元璋的遗产是建立大明江山的初期资本。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逐鹿中原,成为力克陈友谅、大败张士诚一统天下的雄主,岳父留下的军势是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关键。

郭子兴能够被追封为异姓王除了他对朱元璋的各种帮持外,还有朱元璋对于郭子兴品性的认可,尽管相处之时,朱元璋已经看出来郭子兴身上存在一些毛病,但瑕不掩瑜。

郭子兴仍是照进朱元璋无望人生的一束光,朱元璋也在其影响下砥砺自身,终成一代开国之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聊郭子兴:明朝的第一个异姓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