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科圣——张衡

他的名字世人皆知,他的贡献国际推崇。他就是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张衡。被称为南阳的四圣人之一,他已经逝世了1882年,但是他的事迹被写入现代的教科书中,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学习的楷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为”张衡星”。陪伴着他的还有一颗”南阳星”,这样一来,在茫茫的太空中,南阳张衡在俯视着我们美丽的地球,俯看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他向往的故乡南阳以及他那温馨的家园……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城县人(今南阳市北郊宛城区石桥镇夏村),他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早在公元117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浑天仪”分内外两圈可以转动。上面刻了南北极赤道黄道二十四节气,以及日月星辰等,并且能靠河水的力量自己转动。”浑天仪”上的日月星辰位置出没和宇宙间日月星辰的转移情形完全一致。

在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源方向的”地动仪”。”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以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公元134年12月13日甘肃西南部发生地震,在洛阳用这个仪器测定很准确。”地动仪”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侯风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独飞木雕”等等。他对历法和祘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著有历法”灵宪”” 灵宪图”和《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张衡不光在科学上有众多的发现和发明,他还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公元107年在南阳发表了他的《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名篇。在公元110年张衡又发表了《南都赋》,来描写故乡南阳的山川壮丽和物产丰富等情况,他还发表有《归田赋》、《思玄赋》。他的诗作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四愁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张衡于公元139年官职升为京师尚书未及一年就在洛阳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二岁。

张衡去世后归葬于南阳老家,历朝历代均有名人凭吊拜祭。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款重修了张衡的墓园,新建了张衡博物馆。走进张衡博物馆大门,就是张衡的神道,神道两边均有石人石兽分立两旁,一座皇明嘉靖四十三年立的碑刻为:”汉尚书令张公神道”的石碑立在首位。张衡的铜像竖立在”享堂”大殿前,全身塑像栩栩如生,高大气派。

张衡墓在陵园后部,墓园大门前面有碑楼两座,里面是明嘉靖年间和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墓园环砌青砖八棱形花墙,圆形的大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守护,墓前有石碑,镌刻着”汉尚书张公墓碑” 该墓碑是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立。墓高8米,周长79米,整个墓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墓冢四周辟有环形甬道,供游人瞻仰游览。

墓的东侧是碑林,一座座石碑都在松柏的映照下,有古代和现代众多名人题诗、题字的碑刻。其中还有我国现代的大文豪、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题字碑文”张衡(78——139),……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一九五六年十月郭沫若题”还有中科院副院长物理学家严济慈题词:”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还有很多很多……

墓园的北侧约有百米便是一座砖砌的四方高台,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汉张平子读书台故址”,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张衡在这里挑灯苦读、发奋学习,从此走出南阳、走向京城、名出中国、誉满世界。

张衡的科学研究精神影响了古代人,也激励了现代人;以科学家张衡命名的”张衡一号”电磁检测试验卫星已经于2018年2月2日发射升空。它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天基观测平台的首颗卫星。它通过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观测数据,对中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预兆跟踪,开展全球七级、中国六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研究预报,开辟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张衡在地震观测方面的杰出贡献传承了下来,新一代地震观测预报人正在接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努力使我们中国在地震研究预报方面,永远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张衡对人类的贡献是永存的,他的功绩将与世长存。张衡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伟大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更是南阳人的骄傲和自豪。南阳的人们会永远永远记住科圣张衡,中国和世界会同样记住这个科圣,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南阳人——张衡。

特此说明:所发文章、图片,都是本人所写和拍照,如有错误和不对之处,恳请与本人联系。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永远的科圣——张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