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虎踞江东,临终时为何把基业传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小霸王”孙策就是其中之一。说起孙策,这也是个“狼人”,比狠人还狠一点。他父亲孙坚去世以后,孙策带着自己的弟弟孙权,硬是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杀出了一条血路,为自己打下了一份基业。就冲孙策的这份能力来说,他也绝对对得起“小霸王”这个称呼。可惜的是,英雄早逝,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就撒手人寰了。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孙策去世以前,并没有把基业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实孙策也真的不容易,他爹孙坚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就遭人埋伏,然后在战争中丢失了性命,年仅十七岁的孙策就挑起了重担。这个在现代社会还是个高中生的孩子,不但没有在父亲去世后就颓废慌乱,反而是打起了精神,扛起了自己肩上的重担。不过,孙策最后也走上了和他爹孙坚类似的道路。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刺杀,随后病重去世。和他爹不一样的是,当时的孙策作为长子,成了东吴的当家人,而现在接孙策担子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孙权。其实,孙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孙策之子孙绍难当大任。其实,历史上关于孙绍的记载非常少,就连孙绍具体的生卒年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从这里足以看出,在孙绍的有生之年,他并没有做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从孙策的去世年龄来推断,孙策去世时只有二十六岁,孙绍当时的年龄很可能只是个个位数。这样的年纪,实在是难以在战争年代,担当得起一方大将的责任。而孙策也没有时间,再看着自己的儿子慢慢成长。

其次,自己的弟弟孙权,确实比自己的儿子强太多。当年孙策平定江东一带,年仅十五岁的孙权就因为能力出众,而被任命为阳羡的地方官。孙权在任期间,不但展示出了自己的理政天分,还积累了许多理政经验。就连当时的汉朝使者在出使东吴的时候,都对孙权夸赞有加: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恆,有大贵之表。面对这样的弟弟,孙策哪里还有不放心的地方呢?

况且,从阴谋论来说,孙策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如果,当初孙策执意要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么就会出现君弱而臣强,而这臣子还是有继承权的臣子。那么,自己儿子这位置还能坐得稳吗?与其等到后面弟弟因为不耐烦而反掉自己的儿子,还不如就此把位置给了自己的弟弟。这样的话,说不定弟弟还会看在自己的慧眼识人上,放自己的儿子一马。不过,从后来孙绍的一些生平轨迹来看,孙策的决定是对的。孙权称帝后,孙绍被封为吴侯,后来改封为上虞侯,爵位世袭。

所以,于公于私,传位给孙权,都是孙策的上上之选。从大局考虑,传位给孙权,明显对东吴的发展更有利。因为孙权不仅能力比孙绍出色,而且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比孙绍大的多。年幼无助的儿子和年长有基础的弟弟,孙策当然知道该选谁。从私人角度来说,明显比孙绍更有能力的孙权,难道会一直甘愿屈居于自己的侄子之下吗?要知道,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也就是说,从孙绍的个人安危来看,孙策也舍不得让自己的儿子处在危险之中。毕竟,哪怕是做个富家翁,也比坐在刀尖儿上幸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孙策虎踞江东,临终时为何把基业传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