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卖肉
文/兰字尧(四川都江堰)
张飞修成都,需要大量的木料,于是带领健卒到都安县采伐树木。
采伐树木需要上山选材、砍伐、截材,然后拖运到白沙河边、下水、漂运、在白沙河口起漂、做羊圈储存,再漂运到成都。
每道工序都是重体力活,所以隔三差五要“打牙祭”(吃肉)来补充体力。
有一天,是打牙祭的日子,张飞一早就到都安县城(都江堰)的东口李刀耳匠的肉摊去订肉。
这时,李刀耳匠正在“开片子”(从猪的背脊把剖开的猪砍开成两半),见张飞来了,忙打招呼:“张爷这么早!”
“都早。”
“张爷,我晓得今天是你们打牙祭的日子,所以选了一头膘肥肉实的猪来杀。今天要多少?待会儿我就给你送过去。”
“一片,外加一笼大肠。”
“今天要这么多!”
“今天漂师从成都回来了,添人添碗筷。你要快一点送过去,不然赶到晌午吃。”
“我马上送。”
李刀耳匠手脚麻利,刮完皮垢后,把一片拦腰花成两半,用环子(挂肉的铁钩)挂在架杆上,把另一片称了一下,报了个数,甩在肩膀上,说:“张爷,我给你送肉去了,劳烦你帮我守一下摊子。 ”
李刀耳匠走后不久,来割肉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了。
张飞见有买主来,忙打招呼:“你们是来割肉的?”
听了匹腔的外地口音,又没有看到随和和李刀耳匠,只见肉摊后面站了一个黑脸大汉,来割肉的人不晓得是不是肉摊换了主人,不好问,也没有开腔。
又等了一会儿,李刀耳匠还是没有转来,有个买主等得不耐烦了,说:“今天老丈人生,要割一个篼篼礼(用竹篼装的切面宽的坐墩肉),还要赶那么远的路,唉!”
张飞听了,指着坐墩肉说:“今天这根猪大,保证篼篼礼又大又好看。”
“那就割呀。”
“没到刀口。”
另一个来割肉的人也很着急,说:“今天晌午我家有客,我要割两斤宝肋,不晓得要等到啥子时候?”
张飞听了,指着宝肋说:“今天这根猪,又大又肥,保证吃起来又香又嫩。”
“那就割呀!”
“没到刀口。”
“又是没到刀口!”
有人吊二话了,说:“光说不割,是不是割不来肉啊!”
此后,“张飞卖肉,只说不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指责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
人们正在哄笑张飞的时候,又一个买主来了,要割软千子。
张飞叫买主掌秤,自己按照买主要买的斤两,一刀下去,割下来的软千子挂在秤上不软不望,引得看热闹的人不住地称赞张飞的好刀法。
篼篼礼的刀口到了,割下的篼篼礼挂在秤上也是不软不望。
恰巧这时,李刀耳匠回来了,见到张飞这么好的手艺,要拜张飞为师。
他把张飞请到肉摊后面的自己的家,给张飞泡上茶,然后取出一块牦牛后腿肉,要和张飞喝一台,因为他晓得张飞喜欢牛肉下酒。
正在用温水洗牦牛肉的时候,买主来了,李刀耳匠出去了,他叫张飞稍等。
张飞虽然来到都安县不久,但自认识李刀耳匠后,觉得这人随和、义气,于是成了朋友,来往不拘束。
他见灶头上有都安海椒、茂汶花椒和大香、八角、山奈,还有姜、葱、蒜,于是炒制成卤液,把牛肉放进卤液里去卤,不一会儿就五香飘满整条街,引得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品尝,随后家家仿制,使五香牛肉成为都安县的名菜。
因为五香牛肉是张飞创制的,所以人们把他叫做“张爷牛肉”,又叫“张飞牛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都江堰民间故事丨三国系列:张飞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