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13岁登基,是如何仅用了十年时间就独揽秦国大权的?

秦始皇嬴政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伟大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人送外号“祖龙”,同时也是大家公认的千古一帝。

关于秦始皇嬴政的功绩,令后世绝大多数皇帝都望尘莫及,如统一六国、开创帝制、修筑长城、统一文字……

但是可曾想过,嬴政13岁就开始登基,虽贵为当时七国之中实力最强的秦国君王,但国政却皆由吕不韦和太后把持。

然而嬴政却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平定了秦国的两次内乱,也就是说嬴政在23岁时,他的权力就已经达到了巅峰,嬴政一挥剑,天下莫敢不从。可以说得上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想想我们23岁还在干嘛……那么嬴政是如何仅仅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就独揽秦国大权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一、必须要懂得隐忍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因为当时年少,所以秦国政权由当时的丞相吕不韦把持,并且嬴政还得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为什么吕不韦权力这么大呢?其实嬴政之所以能当上秦王,一切都源于吕不韦的“奇货可居”。

更何况嬴政的生母赵姬,也就是如今的太后,还曾是吕不韦的小妾,后献给了异人子楚,也就是秦庄襄王—嬴政的父亲。

当然一部分人说吕不韦献赵姬给异人之前,就已经怀孕了,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众说纷纭,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当13岁的嬴政登基后,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权,建立自己的势力,门客多达三千人,甚至吕不韦家中奴仆都有上万人。

最令嬴政气愤的是吕不韦竟然时常去后宫与太后赵姬偷情,全然不将他这个秦王放在眼里。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史记》

嬴政虽然年少,却喜怒不显于色,因为他知道此时自己羽翼未丰,权力都在吕不韦和太后身上,即使再如何生气,也不能表现出来。

如果当时嬴政就跟吕不韦闹翻或者想找机会除掉吕不韦的话,估计早就被吕不韦给废掉了。

所以成大事者,在没有充足的底牌之前,必须懂得隐忍,才能厚积薄发。

二、要懂得借刀杀人

当时除了吕不韦之外,以成蟜为代表的王子集团,势力也不容小觑。

成蟜是嬴政同父异母的弟弟,曾在秦庄襄王时期获封长安君,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赢得百里土地,所以成蟜在王族中的地位比嬴政还要高。

公元前239年,嬴政明知道当时的赵国易守难攻,还有廉颇、李牧等名将在,却命嬴成蟜率军攻打赵国。

果然不出嬴政所料,成蟜手下的将军樊於期败给了赵国李牧,而樊於期担心受到秦律的惩罚,便挑拨成蟜造反。

这就让嬴政直接找到了借口,同时派兵平叛长安君成蟜,樊於期逃跑到了燕国,跟随成蟜的数十万军民,也被发配边疆。

嬴政本来想借赵国的刀来对付自己的王弟,没想到成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不仅消除了自己王位的潜在威胁,而且平定了掌权之前的第一次内乱,提高了自己的王族地位。

三、暗中培养势力才是关键

嬴政虽然铲除了成蟜集团的势力,但当时国内还有两股强大的势力阻挡了嬴政的专权之路,他们分别是以吕不韦为代表的吕氏集团和以太后和嫪毐为首的势力。

嫪毐是如何上位的,并且发展起来的呢?

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太后,俗话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太后赵姬淫欲越来越强,赵姬固然美丽,但年迈的吕丞相感觉自己的身体快吃不消了。

为了逃出赵姬的魔爪吕不韦无意之间,发现自己有个门客叫嫪毐的“能力特别强、家伙特别大”,于是将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献与太后,供其淫乐。

嫪毐床上功夫果然不一般,不仅深得太后喜爱,而且不久还跟太后偷偷生下了两个私生子。

嫪毐也凭借着太后平步青云,被封为了长信侯,成为了仅次于秦国内吕氏集团外最为强大的势力。

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史记》

公元前238年,嬴政21岁,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也是嬴政正式掌权的日子,但日益膨胀的嫪毐和太后却发动了政变。

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直接带私兵攻向蕲年宫。

他们眼中视如木偶的嬴政,早就暗中安插了眼线,知道今日嫪毐必定造反,冠礼前就已经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嫪毐始料未及,很快就被捉住了。

嬴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同时又把母亲赵姬关了起来,亲自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

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史记》

嬴政刚开始掌权就平定了秦国的第二次内乱。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7年,嬴政23岁,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道他与秦王政的关系已无法挽回,便饮毒酒自杀了。

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史记》

就这样,嬴政仅用了十年时间铲除了吕不韦、嫪毐、成蟜等集团,也为之后自己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隐忍固然重要,但暗中培养自己的实力才是反败为胜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始皇嬴政13岁登基,是如何仅用了十年时间就独揽秦国大权的?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