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才是大唐最棒的男人?李隆基却只能望而兴叹。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大唐的开创之君,一生文韬武略,奠定了大唐的近三百年基业,实现了贞观之治;而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励精图治,把大唐带到了封建社会顶峰,实现了开元盛世。后世经常有人争议他们两个谁伟大,那到底谁才是大唐最伟大的的男人呢?谁最适合当大唐帝国的代言人?我们就从两位的人生历程来进行解读:

一、上位难度

(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当时是隋文帝开皇17年,他的父亲叫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公元617年,为了推翻隋炀帝荒淫无道的统治,李世民推动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拉开了大唐建国的序幕。同年,李世民被李渊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进了长安,其后又任右元帅,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击败隋将段达,隋朝统治灭亡。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建立大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唐朝建立后,国家仍然四分五裂,大唐的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李世民骁勇善战,亲自组织和领导了四次大的战役,拓展了疆土,巩固了唐朝统治。一是破薛举,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二是击败宋金刚和刘武周,收复并州、汾州,巩固唐朝的北方;三是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四是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公元621年,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在政治集团形成以后,与太子李建成集团的矛盾日益突出,太子李建成借突厥侵犯边境事宜,密谋夺取李世民的领军权并加害与他。公元626年,李世民无奈之下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并逼迫李渊禅位,自己登基当了皇帝。

优势:

1、拥有军权。设立了天策府,控制了唐初最能战的军队。

2、军功卓著。最先定计,拥护李渊反隋,随后又平定四方诸侯,消灭隋朝,帮助李渊顺利建立大唐。

3、人才众多。麾下拥有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

劣势:

1、不占大义。李世民在兄弟中排第二,上有大哥太子李建成,在名分上处于劣势。

2、杀兄弑弟,迫使父亲李渊禅位,正统门阀不支持,历史声名不好。

(二)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出生时他的父亲李旦是皇帝,母亲窦氏是德妃。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立有大志,李隆基两岁时被封为楚王,李旦退位后李隆基被改封为临淄王。

公元710年,李隆基回到京师长安,为了立身,他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武则天去世后,李显懦弱无能,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韦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就在韦皇后准备动手之时,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先发制人,在禁苑总监钟绍京、万骑军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军官的帮助下,发动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宗楚客、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史称“唐隆政变”。

随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禅让,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旦登基后,立李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恃着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并觉得太子李隆基太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想另立太子。睿宗李旦不愿矛盾日深,便于公元712年7月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得到太平公主联合朝中大臣谋反的消息后,率先采取行动,杀了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史称先天政变。自此以后,唐玄宗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优势:

1、名分正统。李隆基能力出众,在兄弟6人中排行老三,其它五人在才能上与李隆基无法比拟,唐隆政变后被封为太子;

2、盟友实力雄厚。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党羽从多,李隆基得到了太平公主集团的大力支持。

劣势:

不掌军权。唐隆政变前,长安城内有左、右羽林军和万骑军,李隆基只得到了万骑军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的拥护。

二、施政贡献

(一)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得到皇位后,他因亲身经历了大隋的兴亡,也看到了战争消灭隋朝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农老百姓对国家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他吸取隋朝灭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他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开创了贞观之治。

1、奠定国基

李世民在位期间,促使官吏廉能,施行了各项善政,实现了社会安定,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丰衣足食,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

经李世民的苦心经营,延续和发展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重修了《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4、营造政风

李世民施政有方,克己纳谏,选贤问廉能,在当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政治氛围。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唐太宗李世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存在问题:贞观时期的初唐处于帝国的上升阶段,贞观之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唐太宗本人施政的问题上。唐太宗在玄武门事变后急于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和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儒家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这种结合,从开始就有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

(二)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登基以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人,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在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在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在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在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在外交上,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商业十分发达,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开创了开元盛世。

存在问题: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一片盛世景象,但在繁荣强盛的背面,深刻的社会及政治危机也在发展。土地兼并激烈,大量农民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都濒于崩溃,特别是节度使统辖的军事力量加强而内地军备废驰,导致内轻外重,成为后来安史之乱的伏因,最后唐玄宗李隆基落了个仓皇外逃、郁郁而死的悲惨下场。

总结:

论上位难度: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经历大小百余战,推翻隋朝,帮助李渊建立唐朝,后又以秦王身份,杀兄弑弟,逼迫父亲退位,自己登上皇位,难度系数8颗星。唐玄宗李隆基在韦后乱政之际,团结太平公主和部分军队将领,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及其党羽,后又以帝王之身,诛杀乱政的太平公主,掌握了生杀予取的大权,难度系数7颗星。

论施政贡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开创之君,奠定了国基,拓展了疆域,确立了制度,营造了良好的政风和用人导向,推动了工商和农桑发展,开创了贞观之治,贡献指数8颗星。

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守成之君,能够励精图治,扩张疆域,任用贤能,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兵制,推进工商业和农业,发展文化、艺术、科技,实现万国来朝,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开创了开元盛世,贡献指数九颗星。

综述:论上位难度,唐太宗李世民略胜一筹;论施政贡献,唐玄宗李隆基青出于蓝,评定不相上下。

但是:李世民施政后期虽然存在问题,政治上并没有太大动荡,病死在了任上;李隆基施政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他仓皇出逃,丢失帝位,最后郁郁而死,唐朝由盛转衰。

因此,就伟大而言,笔者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略高一筹。

参考文献:新唐书 旧唐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为什么李世民才是大唐最棒的男人?李隆基却只能望而兴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