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的杜甫

712年,玄宗即位,杜甫出生。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诗人,杜甫从小好读书,志向远大,“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落第,像很多人一样,失意就出游散心,他本来就喜欢旅游,曾漫游过南方的吴越,这次他来到了齐鲁大地,写下了豪气干云的《望岳》。

24岁的青年杜甫望见泰山的雄伟,想象自己登上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才华,落第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是进士失去了杜甫的荣耀,而杜甫的荣耀没有因落第稍有减少。《孟子·尽心上》“登泰山小天下”,这是杜甫的理想。天宝三载(744)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齐鲁。与李白一起求仙问道,寻山访士,杜甫虽舍不得与李白分开,但那终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还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因而他再次来到长安。玄宗号召天下贤士应试,杜甫也来参加,可由于李林甫上奏“野无遗贤”,应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无门,杜甫只能攀附权贵,投赠干谒,但都无结果,过着困苦的生活。

那时的文人都希望以自己的才华“平交王侯”,但是毕竟有求于人,平等只是奢求,文人的自尊心常会受到伤害。“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虽然杜甫自己过的很苦,却从未忘记国家兴亡,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天宝九年(750)六月,哥舒翰攻克吐蕃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湟源县),但唐军死伤数万。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又与吐蕃交战。杜甫看到国家连续发动对外战争,导致民不聊生,以所见作《兵车行》。

车马喧嚣,尘土飞扬,征夫们腰挎弓箭,低头向西走去,有一家爷娘妻子来送行,哭声震天,杜甫问为何?原是国家强制征兵,青壮年都去戍边和屯田,甚至小孩老人都不能避免。杜甫听说,开始对玄宗朝廷的穷兵黩武不满,也为自己不能为民进谏感到无奈,只有用诗来委婉劝诫。诗中,杜甫怀着悲悯的心情想象千村万落田地荒芜、荆棘从生的景象,纵使女子力可犁田,又能收获多少,县官还要来催租,这可如何拿的出来?秦人耐苦,能打硬仗,却被驱赶的如同犬和鸡,谁能为他们做主呢?杜甫对此实在无可奈何,他不会想做那种索租的县官,不会想做谗佞的朝臣,他甚至怀疑自己该不该进入官场。民间流传,生男不如生女,女子还能嫁人,男子却埋没在野草。青海战场上的无名白骨不会有人收,新鬼旧鬼的冤恨苦楚,使老天都在啾啾哭泣。杜甫并没有放弃,天宝十载(751),进《三大礼赋》,为唐玄宗称赞,命待制集贤院,等候分配。可主试者仍为李林甫因而没得到官职。

为了实现抱负,更为了生存,杜甫交结权贵,看惯了他们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看出了隐藏在这上流社会底下的腐朽糜烂,隐约感到人民的苦难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天宝十二载(753)作《丽人行》。

春游时节,曲江边来了一群丽人。她们端庄娴静,姿态优雅。亮丽的华裳为春景更添光彩,戴着青翠色的花叶头饰,裙后缀着珠子,十分合体。任何人见了都会不由赞美。原是杨氏姐妹,难怪,贵重的食具盛放着珍馐美馔,可再美味,吃多了也让人生腻,御厨们花费再多功夫不过是空忙,当然这点浪费又算什么,菜肴还在源源送上呢。杨氏门人宾客遍及朝野,都蜂拥上前讨好杨氏姐妹。最后是谁骑着马缓缓而来呢?杨丞相国忠,只见他走上锦绣地毯,同妹妹传情达意,千万别靠的太近,当心丞相发火生气。

杜甫挣扎过、矛盾过、也言不由衷过,在那样的污浊世俗里,他始终维护着诗的尊严,用诗的语言发出时代之声。

天宝十五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因诗成圣的路才刚刚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安史之乱前的杜甫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