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大明颓势的千古贤相张居正,为何却落得悲惨结局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与商鞅、王安石并立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张居正原名张白圭,他两岁就能认字,5岁人学,过目不忘,被称为神童。张居正12岁那年,荆州府举行府试,求才心切的知府李士翱在考试前夕梦见天帝让他把一颗玉印交给一个童子。李士翱醒来之后,很是纳闷,结果第二天考试点名时,发现有个叫张白圭的12岁童子,天资聪颖,机智敏捷。李士翱立即想到,昨夜梦中的童子应该就是这个学童。他当即给张白圭改名为张居正,期望他长大后,能够正道直行,成为国家栋梁。并以第一名录取他为生员,也就是秀才。当时的湖广学政田顼听到这件事后,立即召见张居正,让他当场做一篇《南郡奇童赋》。小张居正沉思片刻,一挥而就。田顼大为赞叹,此后,张居正神童之名很快传扬开来。

万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以顾命大臣兼为帝师。万历皇帝对他非常信任仰赖,把国家大事全权托付给他。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他制定了著名的章奏考成法,对官员执行公务的情况进行稽查考核,由此政府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张居正还奏请朝廷,在全国范围内精简机构,共裁员1300多人。

接着,张居正治理黄河水患,解决了漕运问题。张居正大力支持潘季训放手大干,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两河的治理工程。此后好多年,都没有大的水患。

张居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一条鞭法的推行不仅安定民生,还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扭转了朝廷入不敷出的危机,国库因此渐渐充裕起来。同时,张居正一再减免百姓积欠的钱粮税赋,减少各种杂役,还资助人民开垦荒田。通过富民安民,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但就是这样一位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力挽大明颓势的千古贤相,死后竟然惨遭朝廷的清算,落得个凄凉的下场。海瑞曾用”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八个字来形容张居正,谁能想到这八个字评价竟然一语成谶。张居正积劳成疾,不到60岁便亡殁,死后却被一众朝臣攻击诋毁,遭万历帝清算,家产被抄没,长子自杀。其他儿子被发配充军,一番家破人亡的惨剧。

张居正一心报国,劳苦功高,为何死后却如此悲催呢?第一个原因便是得罪了万历皇帝。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一心想要培养一代明君,因此从小对万历非常严格,动辄呵斥万历,这也是为张居正的下场埋下了祸根。小时候的万历被张居正吓得大气不敢出,但是当万历登基称帝后,依然在一些问题上呵斥万历,丝毫不顾及君臣之道,被万历所记恨。第二个原因,则是张居正在朝堂上树敌太多,导致万历皇帝登基之后,纷纷排挤张居正。万历皇帝本就记恨张居正,久而久之,张居正自然是不受待见,待张居正死后,难逃被抄家的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力挽大明颓势的千古贤相张居正,为何却落得悲惨结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