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了解点宋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赵匡胤得位不正,他此前在后周国内当将军,很受世宗柴荣的信任和征用,随柴荣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结果在此荣死后,他却欺年幼的后主和年仅20多岁的皇太后,悍然发动“陈桥兵变”,并借此取得政权的,建立了大宋。这段历史无论怎样编写,都是无法洗刷的黑历史,这也是宋太祖赵匡胤挥之不去的梦魇。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深受他哥哥的影响,在上位的路上投机取巧,利用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我们通过大量史实记载,通过专家学者的分析和研究,从文献中挖掘出可靠的信息,证明这两兄弟的明争暗斗,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话说赵匡胤取得天下后,有一次他和赵光义一起去看望生病的母亲杜太后,杜太后问了赵匡胤一句话,“你觉得你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赵匡胤说“因为母亲教导的好”,结果杜太后说“不对,那么是因为当时新帝太年幼,才被你得逞”。言下之意就是说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上的位。接着杜太后又说,“你要牢记教训,如果你不在了,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不能传给孩子,这样才能保江山永固啊”。赵匡胤是个孝子,当即回答“敢不听母亲教诲”。从此埋下了一颗大宋继承乱序的种子。

按照五代时期的惯例,如果国君要立储君,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赐封京尹,也就是首都城市的市长职位;二是赐封亲王,王分不同等级,必须是亲王身份。两个条件都具备了,那么这个人基本上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这在当时是人人都知道的惯例。

因此,为了安慰母亲,也为了先稳住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先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但是一直没有给他亲王的身份。因为毕竟赵匡胤不会真心想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弟弟的,我们可以想像,自古有哪个皇帝愿意把江山传给兄弟的?哪个皇帝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赵匡胤也一样,否则他不会只封赵光义开封府尹,而不封亲王,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愿意。

除此之外,赵匡胤没有对赵光义采取任何措施,我们通过各种文献分析,认为赵匡胤当时的真实想法就是一个字:拖。反正赵匡胤当时才30多岁,正值年轻力壮,他认为此事拖一拖不着急,今后一旦有变再作打算。

当时朝中还有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他就是宰相赵普,此人与赵匡胤一同参与了陈桥兵变,是开国功臣,也是赵光义唯一惧怕的人。他坚决反对由赵光义继位,他坚决支持父位子继的原则,可以说当时赵普就是赵匡胤最可靠的队友和支持者。因此赵普在朝中时常打压赵光义的势力,如果赵普一直在宰相位子上,赵光义根本没有机会,两人在朝中明争暗斗了很多年。

可惜的是,赵普后来因被人多次举报贪污腐败,且证据确凿,最后太祖赵匡胤只得无奈将其贬至地方当节度使了,我们通过一些文献来分析,有理由相信,赵普罢官的背后有赵光义的影子。后来在太宗赵光义的回忆中,他自己曾说过,当初如果赵普还在,他就当不了皇帝。

失去了赵普的太祖皇帝,如断一臂。这时的赵光义受封为晋王,他已具备成为继位者的全部条件,也不再受人掣肘,他开始大量拉拢人才,据记载,后来赵光义手下的各类人才多达上千人,这里面包括文学、军事、娱乐、厨艺、武艺等等,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他都收揽,甚至包括一些死士。

到了开宝年间的后期,赵光义已经位高权重,其势力之大,连太祖赵匡胤都无法撼动,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已年近50岁,看着日益壮大的弟弟,他已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如果就这样传位给弟弟,他又心有不甘,于是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提出要迁都,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表面上是说洛阳是历代古都,风水更好,其实真实的目的是要远离赵光义的势力范围,因为当时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已经到了无处不及的地步,只有远离他的老本营,才能慢慢削弱他的力量。

但是这个事在赵光义和当时的宰相一致反对下,最终不了了之,迁都没迁成。毕竟宰相的权力很大,可以掣肘皇帝,而宰相又是赵光义的人。

第二件事是赵匡胤给他的弟弟赵光义的府邸外修建小运河,说是弟弟家原本取水比较难,修建运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更奇怪了,建国后这么多年,他没有为弟弟家解决取水问题,现在过了十多年了,突然想起给弟弟家修运河,必有蹊跷,而且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赵光义的反应十分平淡,毫无感激之情,似乎明白哥哥的用意,另一方面赵匡胤又特别热情,三天两头跑去查看修建情况。这就奇了怪了。

后来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才最终解开了这个迷团,原来修建运河是为了破坏晋王府的风水,以诅咒弟弟赵光义,这在以前历代屡有先例。由此可见,当时的赵光义已经让太祖无可奈何,只能采取这种迷信的手段了。

这两件事自然是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却让事态升级了。

赵光义已经感觉到他的哥哥要对他下手了,通过上面两件事,已经很明显地看到赵匡胤满满的恶意。现在摆在赵光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顺其自然,等着兄终弟继;另一条就是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提前上位。

赵光义选择了后者。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至今是个迷,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也只是说“离奇死亡”,没有任何证据明显是他杀。但是我想说的是,综合分析和研究当时的背景、关系、条件和人物心理,不难发现,赵匡胤之死90%的可能性与赵光义有关。理由如下:

第一,这两兄弟最大的矛盾点在于继承问题,一方面赵匡胤是有儿子的,且不止一个,很多都到了青年阶段,继承皇位没有问题,唯一的障碍是他们的叔叔赵光义。另一方面赵光义一直以储君自居,且身兼开封府尹和晋王身份,按惯例已是既定储君,最大的障碍是他的哥哥赵匡胤。这个矛盾是最大的作案动机。

第二,赵光义绝对有作案的实力。他的势力在京城盘根错节,上至高官亲王、下至黎民乞丐他都有人可用,如果他想要对皇帝做点什么,是完全可以筹划并实施的。

第三,通过考证,太祖赵匡胤暴毙的那个时期,他手下最信任的几名将军正好都在外面打仗,战事正酣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撤回,并且,由于抽调军队外出作战,京城内守军是不多的,这有利于动手,即使出现意外,没有杀死皇帝,自己也还有回旋余地。

第四,通过考证,太祖赵匡胤暴毙的前后两天,正值朝廷放假,所有大臣都去休”沐假“去了,也就是回家洗澡洗头的休息日,宫里没有大臣,即使皇帝死了,大臣也不能第一时间知道情况,有足够的时间作其它准备,把生米做成熟饭。

第五,据记载,太祖赵匡胤暴毙前一天晚上,他受晋王之邀到晋王府喝酒,而且喝得很醉才回宫,第二天就突然暴毙了。有这么巧的事吗?

根据以上五点,是个正常人都能察觉到真相,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利益即得人赵光义。这人够狠的,这么多年他哥都没舍得向他下手,他动起手来倒是果断坚决。

虽然赵光义继位了,但是事情没完,宫里的人怎么交待?这一帮皇族和大臣不稳住,自己的皇位能坐稳吗?于是,赵光义做了一系列事情,这里我们要佩服一下赵光义的政治手腕,确实高明。

首先,他上位后,要先安抚太祖的儿子,尤其是长子赵德昭,因为他本来是第一继承人的。赵光义的办法是封王,给赵德昭封王,稳住他,反正自己手里没传位诏书,他手里也没有,然后就是拉拢,其实赵德昭真正恨的不是这个叔叔,而是他的母亲宋皇后,因为宋皇后在赵匡胤死后第一时间召回的是他的弟弟赵德芳,不是自己,如果是弟弟继位,那自己永远没希望了,现在叔叔继位,按他的说法是兄终弟及,最后弟也没了,就传位给兄的长子,他还有希望。所以赵德昭就这样被稳住了,宋皇后一介女流加上一帮小皇子,见皇长子都接受事实了,自然也翻不起什么波浪。

除了太祖的儿子外,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光美,因为当初杜太后要求赵匡胤兄终弟及时,他们三兄弟都在场,现在自己除掉了赵匡胤登上了皇位,这个小弟如果跳出来反对也很麻烦,所以赵光义上位后马上封赵光美为开封府尹和亲王,也就是自己当初的职位,也就是暗示赵光美就是下一任皇位继承者,这样赵光美就没有异议了。

赵光美现在心里挺美,太祖皇子们又不作为,最大的麻烦就这样被解决了。

接下来是大臣,这帮大臣回家洗完澡、放完假回来,发现变天了,肯定有很多人有意见,这里面三拨人,一拨是赵光义的人,自然是支持他登基的;第二拨是有意见不敢说的人;第三拨就是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

赵光义对付他们的办法就一个字:封!全都封,已经做到顶的官,就再加官进爵,比如丞相,能升官的一律往上升。这个说起来简单,其实最实用,大臣们都得到了好处,自然不愿意让好处溜了,很多人也就接受或者默认了事实,即使还有个别几个特别犟的,被会其它官员给压下去了,大家共同帮助赵光义把不同的声音消灭了。大臣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再接下来是军队,之前说过太祖驾崩时,他手下的几个大将都在外打仗,手里有军队,那么这些军队是危险的,万一处理不好容易兵变,况且这些将领还都是太祖信任的人。赵光义也想到了办法。

先不理军队,也不下令撤军,就晾着他们,按规定军队没有得令不得回京,否则就要被处罚,这下就尴尬了,这些将军听闻太祖驾崩,晋王继位,心里着急也使不上劲,前面是敌人的大军,后方又没人管他们了,撤军也撤不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赵光义把宫里的事都安顿好了,这才下令回来吧,军队终于回到了京城,几个将军看到赵光义稳坐龙椅、百官顺服,加上这段时间被晾在外面没人管,像一帮流浪汉一样身心疲惫,最后也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军队就这样被搞定了。

最后就是舆论了,正所谓悠悠众口,赵光义不想被舆论推上浪尖,背上弑兄夺位的骂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封住这帮学子的嘴。于是赵光义下令,凡是已经参加过15次考试的考生,一律直接录用授职,这可从没听说过呀,不论你学得怎么样,只要已经考过15次就能当官了,因此所有读书人都感谢赵光义,既然感谢他,自然也不会骂他了,有的甚至还颂扬他,说他的时代是“文人的春天”。

通过这些办法,赵光义坐稳了江山。但是他不愿当太祖的影子,他迫切希望能干出超过他哥哥的事业,但是在太祖时期,周边不归服的国家已经全都被剿灭了,现在已经是个太平时代,继位后的赵光义更加地膨胀,他想实现他的“去太祖化”,让人们彻底忘记赵匡胤这个人,仿佛他才是大宋的开国皇帝,为此他也做了一些事情。

第一,改名。赵光义的原名叫赵匡义,后来他哥赵匡胤当了皇帝,为避讳,给他改名为赵光义。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天下所有人都不能用光,也不能用义,这是人名要改;不但人名要改,地名也要改,北宋有12个带义字的州、郡县,全部要改;官名也要改,官名同音都不行;自己的名字是太祖赐的,也要改,自己改名叫赵炅;为了去太祖化,军队也要改名,最后连寺庙也改了名。

第二,改年号。赵光义登基后立马将“开宝”年号改为“太平兴国”,这是极不正常的举措。我们说按基本常识,先皇驾崩后新皇继位,要等到第二年才能改年号,赵光义是个文人,在宫庭中这么多年,他不可能不懂这个规矩,况且宫中那么多大臣,每个人都明白,赵光义就是迫不急待地想把他哥的痕迹全部抹掉。

第三,大赦天下。赦免太祖朝准备治罪的官员,还有一些被太祖罢免的官员,也重新官复原职,就连那些被太祖诛灭了国家,一直被软禁在京城的亡国之君,都享受到了新皇继位的胜利成果了,纷纷给封了公侯。总之一句话,就是太祖打击的对象,就是赵光义要帮扶的对象,太祖的敌人那就是我的朋友。凡是太祖时期的断案一律不认,所有罪犯全部赦免。

第四,篡改历史。据考证,赵光义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修改历史最面目全非的皇帝了。首先,我们知道自古皇权都有“君权神授”的说法,也就是要证明自己是上天指定的人,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每个开国皇帝出生时基本上都是一片红光,以示祥瑞。赵光义把自己的出生改成和他哥太祖赵匡胤一样,出生时都是红光满天,等于说杜太后每次生儿子都一片红光,个个都是上天指定的人选。然后又说自己从小就是个领袖,和一堆小孩玩的时候,他都是里面带头的人。多无聊啊,连这些都要写进去,看来赵光义少年时期确实没啥可写的了。

其次,他大幅修改“陈桥兵变”的这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对于大宋建国十分重要,而我们根据当时的除正史外(正史已经被赵光义修改N次了)的其它记载资料,发现赵光义根本没有参与这次事件,没他啥事。这肯定不行啊,赵光义必须把自己的光辉形象加进去,于是召集宫所有的史官,明确提出要求,让他们修改记载,大家集思广益,越改越兴奋,越改想法越多,最后就变成面目全非了。

比如有一个桥段,是关于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众将黄袍加身,在率军回京前,赵匡胤曾说过回城后不可抢掠百姓这种话,因为五代时期,改朝换代很频繁,每次都会抢掠百姓,毕竟要犒劳军士,这已成惯例,所以太祖定下这个规矩,这也是他后来能顺利登位的原因之一。

赵光义把它改了,改成这句话是他说的,而且是他冲出来拉住太祖的马缰,一脸恳切、严肃地当着众人,向太祖提出的要求,当然,太祖同意了,这才没有生灵涂炭。言下之意,他在这次陈桥兵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他还义正言辞给太祖上了一课,救了全城百姓。

我们看当时其它可靠资料的记载,其中有一段真实记录。赵匡胤陈桥兵变成功后,遣人回家通知他的家人,杜太后听说此事后,只是平静地回到房间躺在了床上,而赵光义及其弟则听闻后一惊……。这段话说明两点,第一,赵光义在家呆着呢,不在兵变现场;第二他听后的反应是吃惊,说明他此前根本不知道兵变的计划,不是兵变事件的核心人物,完全是个路人甲。

所以说,陈桥兵变这一段,现在看到的正史,完全是被赵光义篡改后的结果。

最后,关于自己继位这个问题,也是浓墨重彩地描述。比如当年杜太后如何要求他们三兄弟做到兄终弟及,大哥传二弟,二弟传三弟,以此类推,以及后来他又如何取得了开封府尹和亲王的身份,之后如何和哥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等等。最后由于太祖暴毙,没有传位诏书,这个事一直是最大的谜团,新皇继位一般都会有传位诏书这种正式文件,但是赵光义不可能有诏书,他宣布登基时都没有拿出过诏书,也没有提及过诏书,结果却在之后补了一份传位诏书出来,而且还被写进了史书里,这就是典型的假传圣旨了。

我们只说一个细节大家都明白了,当得知宋太祖驾崩后,宋皇后的第一反应是派身边宦官王继恩出宫,去召太祖的小儿子赵德芳入宫,而这个王继恩出去后拐了个弯,直接去了晋王府,叫了赵光义入宫,这才有了赵光义抢先继位。通过这个事我们发现,如果赵光义没有抢夺皇位的心思和举动,那么宋皇后怎么会第一时间让人去接皇子入宫呢?完全可以按正规流程办理丧事,然后皇子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这说明赵光义之心,当时已经路人皆知了,连宦官都知道他的心思,明白帮他成事会有好处。

总之,赵光义拼命地修改史书,树立自己的形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得位不正的事实,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正所谓欲盖弥彰,他做的越多,反而漏洞越多,越证实了大家对他皇位合法性的怀疑。

可惜啊,历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事实,既然赵光义变态般地篡改历史,但是历代史学家都从各个渠道掌握了真相,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兄弟的爱恨情仇最终浮出了水面。

值得讽刺的是,赵匡胤死后的庙号是“太祖”,赵光义死后的庙号是“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的一生都在为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以及彻底抹除赵匡胤痕迹而不懈努力,但人算不如天算,后人最终还是认了赵匡胤为“祖”,赵光义只被认了“宗”,此后人们所说的“祖宗家法”,其实就是指这两位先驱者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