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不立太子,反而让弟弟赵光义登基为帝?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大宋皇宫之中突然传出消息:皇帝赵匡胤驾崩!文武百官闻知此信,震惊不已:刚刚知天命的皇帝怎么突然就驾崩了呢?赵匡胤自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6年皇帝,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而《宋史·太祖本纪》记载的也非常简略模糊:癸丑夕(公元976年),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崩于万岁殿,他是怎么崩的?是砍死的,刺死的,还是突发疾病猝死的,还是谁给害死的呢?后面一系列的故事让赵匡胤之死成为历史谜团。

随即,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弟弟赵光义初登大宋政治舞台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兄弟一共有五人,赵匡胤排行老二,老大和老五没有成人便死去了,只剩下他和三弟赵光义、四弟赵廷美,三兄弟和两个姐妹顺利长大成人。

由于赵家老大早年夭折,赵匡胤成为了实际上的赵家大哥,他们兄弟三人出身于军人家庭,赵匡胤从小跟随父亲习武练功,武功相当的高强而且精通军事,是从基层依靠军功成长起来的;三弟赵光义则是书生出身,四弟赵廷美调皮却平庸。从年龄上算赵匡胤比大弟弟赵光义大12岁,比小弟弟赵廷美大了20岁,赵光义又比弟弟赵廷美大8岁。

在后周时期,赵光义只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只是赵匡胤的弟弟罢了,赵光义能娶到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的女儿,跟周世宗柴荣当连襟,显然也是赵匡胤的影响赵光义能登上宋朝的政治舞台,绝不因为他只是是赵匡胤的兄弟,而是因为他在‘陈桥兵变’的时候立过拥护之功。当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同时领睦州防御使。后来又改领领泰宁军节度使。可以说赵光义在大哥的提携下,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否则在那个时代,一般的读书人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有这么大的出头之日。

宋太祖赵匡胤死因成谜,“斧声烛影”的发生,皇位兄终弟及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一直以来在历史上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悬案,“斧声烛影”的发生,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行伍出身的赵匡胤一向体魄强健,这过去的一年来,他多次频繁出游,最远的甚至到达了西京洛阳。而且,此前也没有他生病求诊的记载。如此突然的驾崩不免让人心生疑虑。另一件事更加引起了人们的疑心。

古代的王朝皇位传承顺序,基本上自夏朝之后就定型了——世袭相传,父死子立,立嫡立长。不过凡事也有例外,皇帝死后传位给弟弟的情况算不上很少见,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王朝,就常常“兄终弟及”。

说起历史上最有名的“兄终弟及”,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匡胤哥俩都是宋朝的皇帝,他们在皇位传承上一起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的疑案,至今让许多史学家争论不休。赵匡胤是否死于弟弟之手,不太好说,但他确实至死没立太子。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在他死后,都没继承皇位,反而被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

当赵匡胤驾崩之际,其子赵德昭已经年满二十六岁,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十八岁了,都已成年。自西周以来,父死子继早已是皇位继承的默认规则,然而在不存在”主少国疑”的潜在风险下,赵匡胤却主动放弃这一儒家所拥戴的礼法原则,转而采用兄终弟及——以弟弟赵光义为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于情于理,这都不由得更让人倍感蹊跷。

于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宋太祖之死与太宗的即位便有了不同的说法,最终形成了著名的“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两大历史谜团。而相比于烛影斧声,金匮之盟有更多让人费解之处。

“金匮之盟”故事的真假,至今让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

公元961年,也就是大宋开国的第二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重临终前,她问赵匡胤:“你知道为什么是你得了天下吗?”侍候在侧的赵匡胤只顾着伤心哭泣,没有回答,太后执意追问。

赵匡胤只好答道:“这都仰仗您和祖上的功德。”“瞎说”,老太后说道,“这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死得早,子幼母寡,如果北周有年长的君王,哪里轮得到你当皇帝呢?所以,你百年以后应当依次传位给你的二个弟弟再传回给赵匡胤皇子。国有年长之君,才是社稷江山之福。

”听老太太这么说,孝顺的赵匡胤只好磕头应承。太后还不放心,随后又让大臣赵普在床前把刚才的约定写下誓言盟书,并将这份文书放到御用金匮中藏好保管。

孝顺仁厚的赵匡胤也遵守了对母亲的承诺,不论当时内心是否真心愿意,后面还是任命二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然后又封之为晋王,在当时拥有这两样头衔就相当于是准皇储的身份了。赵光义所担任的职务,都是朝中最具实权的岗位。

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帝位。可以说立下“兄终弟及”誓言的赵匡胤是十分不自信的。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像柴荣那样英年早逝。五代十国混乱的皇位争夺战,让赵匡胤下定决心,舍弃年幼的长子赵德昭,选择壮年的赵光义,为皇位继承人。因此太祖在自己儿子年纪尚轻之时,便立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储君,为的就是打消争夺君主之位的念头,可是人心难测,后面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金匮事件真假至今让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杜太后病危时,太祖赵匡胤年仅三十五岁,正是壮年时期,那时寿命再短,再活个几年应该没有问题,更何况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已经十一岁。但凡赵匡胤再多活个几年,其皇子便已成年。太后怎么会断定赵匡胤一定会英年早逝,进而催促迫使后者当即立下金匮传位于赵光义?这一点真的不符合家庭常理。

不立太子是赵匡胤的权宜之计,兄弟只是赵家天下的备胎

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建立了大宋。一个巨大的难题正摆在此时的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称帝后面临的是五代十国留下来的战乱局面,直到赵匡胤去世时,还有好多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平定,例如今天的江浙一带的吴越政权、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的陈洪进政权、山西一带的北汉政权、辽朝掌管的长城以内的燕云十六州等,新生的北宋政权也是如同新生婴儿一样,内部还不是很稳定。

自唐未以来,武将造反弑君夺权的事情屡有发生。正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今天他赵匡胤能“黄袍加身”篡柴荣儿子的位,明天就有人敢篡他儿子的位。这是赵匡胤不愿看到的,他不得不有所防备,这一切并非杞人忧天,就在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不久,便接连遭遇了两次反叛。先是昭义节度使李筠串通北汉,以光复后周的名义起兵反宋。最终,赵匡胤不得不御驾亲征,这才一举击败了李筠和后汉联军。就在赵匡胤平定李筠后不久,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又起兵反宋。他再次御驾亲征,消灭了李重进及其势力。虽然这两仗赵匡胤都打赢了,但是接二连三的反叛,让赵匡胤完全没有了安全感。为了应对残酷的现实,赵匡胤决定暂缓立太子之事,转而扶植弟弟赵光义,将赵光义当做儿子赵德昭的备胎来培养。之所以说是暂缓立太子,是因为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呢?

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的动乱时期过来的,彼时短短的53年时间五个朝代更迭,14个皇帝,今天是皇帝,明天就可能被拉下马,所以赵匡胤即便已经做了皇帝,他也必须时刻准备迎接突如其来的变故,为防不测他必须选择一位成年的“赵家人”做备胎,而在他继位之初其子尚幼,最合适的继位者当然就是其二弟赵光义,所以作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当时首先考虑的是让赵氏江山稳定延嗣下去,保住江山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每个开国之君首先想要做的。

在击败李重进后,赵匡胤加封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兼中书令。慢慢的,兄弟赵光义的位置就坐稳了。就算赵匡胤出了状况,赵光义也有能力控制住京师的局势,至少能确保自己皇位或赵家天下稳固。

后来,赵光义逐步地被赵匡胤加封为晋王、开封府尹。这两个职位在当时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和立太子没什么区别,比如:后周太祖郭威,以柴荣为晋王、开封府尹;后汉高祖刘知远,以刘承训为魏王、开封府尹。

首都府尹在那个时代,掌握了首都的兵力防卫,继位的时候也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从唐灭亡到后周,这段时间大约是53年,这段时期,每个王朝基本上没有正规地立过太子。也就是说,梁唐晋汉周的第二任皇上,都不是以太子储君身份当上皇上的,到了后周时期,郭威传位给柴荣也是这样的。郭威没有立柴荣为太子,柴荣是以晋王加开封府尹的身份登上皇位的。为什么晋王加开封府尹是个非常重要的官职。因为当时这两个官职合在一起可以把控整个朝廷。

所以,当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开封府尹的时候,所有宋朝官员的心里突然就闪现出了柴荣的影子,所有人的印象是,赵光义将要接替皇位,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替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出头的原因。当有人以晋王加开封府尹的身份登上过皇位,人们就认为,当上了晋王加开封府尹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了。

开封府尹手里控制着大宋首都的防守兵力,各级官员。仅仅几年时间,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拉拢行动,基本已经控制了整个朝政。每当赵匡胤离开京城的时候,朝中大小事务都由赵光义说了算,前期这显然是赵匡胤安排的。

赵匡胤登基之初,他的儿子都还年幼,长子只有十岁。那时候天下很混乱,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他重用胞弟赵光义,并且封为赵光义为“开封府尹”等重要职位,其实也是想着在战乱中,如有不测,便让三弟继承皇位,以避免“主少无能”的情况下,大宋王朝被别人推翻。当时的好多人们也都觉得赵匡胤将来会把皇位传给三弟。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行中央集权,唯独漏掉了赵光义

但是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时的制度就容易孕育武将夺权。赵匡胤先是通过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历史“杯酒释兵权”,将禁军高级军官禁军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全部收回。这些人都是他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是他军中坚定的支持者,但是想要改革制度,就必须让他们交出兵权退休。好在赵匡胤还算仁厚,不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屠尽开国功臣。这些将领没让他失望,全都主动交出了兵权,享受生活去了。

赵匡胤还取消了殿前都点检一职,京城禁军直接由自己统领。至于下面的将领,则全部换成了可以掌控之人。同时,赵匡胤将禁军分为三部分,称作“三衙”,“三衙”的主帅称作“三帅”。三帅地位相当,之间没有从属关系,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且在赵匡胤的有意安排下,三帅之间互相牵制。这还没完,在三衙之外,赵匡胤又设置了枢密院,由文官掌控。只是将文官与武将的职责区分开来,文武各司其职,相互牵制,互相制约。

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而三衙有统兵权,却无调兵权。此举奠定了宋朝以文抑武的基调。实现“文官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之道。此外,赵匡胤还大力实施“强干弱枝”的策略。将地方上的精兵调入京师,同时从各地选拔精壮编入禁军,使得地方上的节度使难以做大不易造反。

赵匡胤为了防范在京城中的将领,他将当时在京的20万禁军,只留了10万人在京师。剩下的派往各地驻扎,以实现“内外均衡”。这样,地方上如果有叛乱,京师可以直接征讨。而京师有将领造反,自己也可以从地方上召集勤王大军。

此外,他还不断找理由让禁军频繁调防驻地,以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即使将领想反,也没有号召力,士兵也不会听他的。同时赵匡胤还大力削弱节度使得权力。将财权和断案权力都收归朝廷,节度使手里只有可怜巴巴的一点兵权。当然,作为补偿,赵匡胤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待遇,一家人享受荣华富贵是没问题的。

随着朝局逐渐稳固,加上初步实现了中央集权后,消除了王朝颠覆的隐患;内部稳定之后,赵匡胤采纳赵普等人的意见,“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后征讨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势力,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这时赵光义也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随着时间推移,赵匡胤兄弟齐心,扫灭中原敌对势力,平定了江南小政权叛乱,基本统一了黄河和长江流域,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大宋王朝,赵光义也被加封为晋王。

在这种情形下,赵光义的权力愈发凸显,甚至朝中很多官员都基于“开封府尹就是未来皇位继承人”的历史传统,纷纷开始向赵光义靠拢。这样一来赵光义的实力更加强大了。

虽然,迫于“金匮之盟”,要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但是,赵匡胤还是希望能将皇位传给儿子,而“金匮之盟”的内容只有三个人知道,宰相赵普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所以他极力反对赵光义为储君,也因此遭到赵光义的仇恨,后来赵光义利用赵普贪财受贿,将他驱逐出了京城,自此朝堂上赵光义权势更胜!

皇权面前没有亲情,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绞尽脑汁的权力争夺

赵光义从22岁开始,当了16年的开封尹,他的个人势力和亲信已经遍布了整个京城,就连政敌名相赵普也被赵光义借赵匡胤之手罢相,造成赵光义一人权利独大。据说有一年,担任掌管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官员楚昭辅报告赵匡胤,京城出现粮荒,粮仓里的粮食只够吃几个月了,朝廷要立即征调民船运粮,禁军派到全国各地去屯田。赵匡胤听闻大怒,他告诉楚昭辅,南汉还没打下来,要是真的出现饥荒,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楚昭辅很害怕,就去找赵光义求助,希望赵光义能替自己说情。赵光义与楚昭辅私交不错,为了拉拢楚昭辅,便答应帮他。赵光义并没有帮楚昭辅求情,而是直接命令自己下属去各地调拨粮草,短短时间内硬是填满了京城粮仓,避免了饥荒的出现,通过这次,赵光义轻松的将重要的三司使收入自己的麾下

整个朝廷,甚至皇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开封尹赵光义却能轻松地解决,可见他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由此赵匡胤便开始有了想要更换储君的心思,不过此时赵光义的势力也不容小觑,在被立为储君之后,赵光义实际上在北宋统治集团内部,也形成了一支比较大的政治派别,这是赵匡胤本人所没有预料到的。再加上其出身皇族,甚至被立为储君的特殊身份,这使得开封实际上成为赵光义的政治地盘。

此时赵光义已经羽翼丰满,满朝文武差不多都上了他的船,朝政已经被自己的兄弟赵光义所把持,这种被赵光义左右朝政的感觉,赵匡胤觉得很不舒服。赵匡胤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有让他头疼的事情。这就是后来存在争议的‘金匮之盟’。赵匡胤让赵光义当开封府尹,本来开朝不稳定做个备份,但是赵光义却错误地理解成让自己继位的意思。这期间,他正好借机网罗势力,结交朝臣,逐渐让自己的势力遍布朝野,甚至后期已经可以公开和赵匡胤叫板的地步。

赵匡胤后悔了。但是他不能直接立长子赵德昭为太子,倒不是赵匡胤讲信义,不好意思违背“金匮之盟”,那事就没几个人知道。而是他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发展过大,已经尾大不掉。没错,此时弟弟赵光义反而成为了自己皇权最大的威胁。一旦赵匡胤立赵德昭为太子,必然会刺激到赵光义,万一赵光义不顾兄弟情谊,翻脸造反,那可不是赵匡胤能承受得了的。“金匮之盟”给赵匡胤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的儿子却在一天天长大,儿子德昭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已经具备了接替皇位的资格。

儿子终究比兄弟要亲一点,一直以来,各王朝都有例子,所以赵匡胤想立儿子为储君的心思就动了。

赵匡胤也看出了这一点,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就五代十国那期间每隔14年多,皇帝就被干掉而改朝换代的速度来说,赵光义很可能干这事。迁都,是摆脱赵光义最好的方法。只要迁都成功,赵光义所有的势力都会化为泡影。迁都的地点选择在了洛阳。从地理位置上讲,洛阳比开封更有优势,而且洛阳这个地方曾经就是帝都,迁都到那去最好不过了。由于对赵光义势力日渐强大的忌惮,太祖自然想要脱离赵光义的势力范围,首要做的便是远离赵光义的开封地盘,这也就出现了后来的迁都之议。

兄弟权利争斗,赵匡胤决定迁都洛阳,解决内外困局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赵匡胤决定采取行动。他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公元973年,赵匡胤任命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职。而以前赵德昭只担任了一个贵州防御使的官职。而赵匡胤的这一番任命,希望赵德昭到地方上去发展自己的势力,到基层能有所历练,好以后能继承自己的皇位。所以让他做的是兴元尹,而不是开封府尹。毕竟开封府那是兄弟赵光义的老窝,整个开封府上上下下都是赵光义的人。

而让他兼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些虚名,不过等赵德昭在地方上历练得差不多了,可能就会变成实职了。因为另一方面,赵匡胤在着手解除赵光义的权力。赵匡胤任命 赵光义为东都留守,同时加封赵光义为晋王,其地位在宰相之上。

为了分散赵光义的权力,采取了“明升暗降”的策略,还专门给赵光义发明了东都留守一职务,可以理解为皇帝在京师的全权代理人。如果皇帝不在京师了,则由东都留守说了算。看起来比赵光义之前的开封府尹高多了,但是当时赵匡胤已经不需要御驾亲征了,也就不会离开京师,这东都留守自然是虚职。

至于加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宋朝封王只是皇室子弟地位尊崇,比起汉朝以前封王并没有多么大的实际权力。赵匡胤此举,看上去是在封赏赵光义,实际上是在慢慢剥夺其手中的权力。当时朝中一些大臣都觉得赵匡胤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在削弱赵光义的权力,主要是为将来传位给长子赵德昭做准备。赵匡胤的这些做法,也不可避免地会让兄弟二人产生嫌隙。

赵光义已经把整个开封府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着弟弟赵光义的威胁,为了削弱赵光义的实力,给自己儿子赵德芳铺路,赵匡胤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迁都”。其实仔细分析,赵光义反对迁都,也不乏怀有私心。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多年,他的主要势力都集结在开封周围,而要是离开都城开封,他的势力将会被大大削弱。

而太祖长子赵德昭,主要管辖洛阳地区,不论是兵马还是洛阳地区的各级官员,都是赵德昭的嫡系。赵匡胤的这个举动,也似乎是在扶植长子,打压赵光义。

迁都可以借此机会将朝廷班子进行一次换血,继而削弱赵光义在朝廷里盘根错节的势力。

但赵光义也看出了这步棋,所以极力劝阻迁都,为的是保证自己的势力不被肢解。

公元976年,赵匡胤下诏西巡洛阳祭拜自己的父亲赵弘殷,文武百官随行,同时破天荒地把弟弟赵光义也带在身边了,然后这一次却把京师留守的重任交给了另外一个弟弟赵光美和儿子赵德昭。

以往,不管是亲征还是巡游,每次赵匡胤离开京城的时候,都是让赵光义镇守京师的,这次和往常不一样。赵匡胤正是在巡幸洛阳的时候,提出将北宋首都从开封迁到洛阳的,当赵匡胤在殿堂上提出迁都时,没想到就遭到文武百官集体反对!

文武百官见皇帝决心立意迁都,于是搬出晋王赵光义。赵光义出面后,找了各种理由劝说他,赵匡胤听完弟弟的劝告后,赵匡胤说,迁都洛阳只是暂时的,以后甚至要把都城迁到长安才是维护江山长久之计。这下赵光义更急眼了,百般强烈要求不要迁都。赵匡胤看到自己的弟弟似乎没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于是再度解释一番。之所以迁都长安,就是想依靠黄河与山川之险,来解除冗兵的危害,效仿汉周故事以占据天险安定天下。

但赵光义听完,直接说了五个字:在德不在险。意思是,想让天下长治久安在于“德”,也就是修内政,发展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得民心,自然得天下。这时,赵匡胤被这五个字儿怼得一言不发,没话可说干脆就沉默了,以至后面两个月一直呆在洛阳,都不愿意回开封。

迁都计划遭到了反对,群臣的反对可以不用理,赵光义的话,赵匡胤却不得不听。

“在德不在险”,不单单是赵光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更多的是向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种警告,潜台词就是自己已经取得足够多的官员支持和拥戴,不管是民间还是在朝堂,一旦赵匡胤坚决要迁都,那面对的将是一场国家新的动乱。从动乱中走过来的赵匡胤,本想“一石二鸟”,完美解决赵光义,但为了长远,为了国家安定不得已只能放弃迁都的计划了。

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宋朝局势就像赵匡胤预言的那样,由于开封无险可守,所以要驻守重兵以弥补地理上的缺陷。最终开封城尽管在重兵驻守的情况下,无险可守,还是被金兵攻破,导致宋朝靖康之耻大难。

赵匡胤迁都不成,于是开始扶持自己的四弟赵廷美,给他加官进爵,目的就在于分化牵制赵光义的权利,确实这招真的也挺好。而正值壮年的赵匡胤并没有对赵光义的势力拓展进行钳制,总觉得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去一步步地培养自己的儿子,以便时机成熟的时候,把他们推向前台时,可以有足够的实力去抗衡自己的叔叔赵光义。照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赵匡胤就可以将赵光义在朝中的势力给清除干净,到时候自然会立赵德昭为太子,赵匡胤不亏是一代英主,但是,老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比起上任老板柴荣的寿命,只是略长一点。

大宋第一奇案:“斧声烛影”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晚,大宋汴梁城大雪纷飞,赵匡胤命人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兄弟俩也不知聊的啥,守候在殿外的宫女侍卫,深夜竟听到屋内传出了玉斧搓地和“好为之!”的声音。当时大家虽觉得奇怪,但没有召见的命令,谁也不敢进去打扰兄弟俩的雅兴。

直到四更时,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赵光义才离开了宫里返回王府。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宫女侍卫发现,在赵光义和赵匡胤安静下来的这段时间内,赵匡胤竟然离奇驾崩了,这就是宋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斧声烛影”事件

仅仅从洛阳回来才半年时间,赵匡胤就突然驾崩,如果说,让“斧声烛影”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加让人不可思议了,恐怕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吧!

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之死与其弟赵光义当夜在皇宫内院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看到赵匡胤驾崩,皇后立即命令宦官王继恩去找赵德芳来,想让皇位由赵德芳来继承,但让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宦官王继恩却把赵光义给叫过来了。当时皇后大吃一惊,然后跪在了赵光义的面前,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全托付给官家了。”赵光义说:“共富贵”。后续得到消息赶来的大臣们,见事已至此,及时站队,奉赵光义为新君,当下就在赵匡胤的灵柩旁边宣示即位了。这就是赵光义登上皇位的全过程。

史书上简简单单几行字,宫廷内却风云诡谲。赵匡胤正是壮年身体没有任何大病,为什么就突然暴亡了呢,他的死因至今都没有解开。皇后叫宦官王继恩去叫赵德芳,为什么王继恩自作主张把赵光义叫来了。这足以说明赵光义的势力已经不限于文武百官了,他连后宫都已经渗入进去了,整个宫里基本上都是赵光义的人了。此时皇后见到赵光义第一个来了,非常吃惊,知道大势已去,之后她却叫赵光义为‘官家’,官家是啥意思?就是承认对方是皇帝的意思,官家是皇帝的代名词。

这种权利之争在态度上的转变,是否能说明当时的形势有多么的微妙。肯定是身家性命系于一句话,这个皇后也是个明白人,自己再加上两个儿子斗不过赵光义。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她就淡出公众视野幽居后宫,虽然一直保存着“开宝皇后”的名号,但在死后,赵光义却不肯按皇后礼仪发葬,不得群臣临丧吊唁,不让其于赵匡胤合葬,更没有让其进入太庙,当初说好的共富贵呢

最让人郁闷的是,赵匡胤执政十六年来没有立太子。如果他当初立了两个儿子当中的一个,或许就不会有弟弟赵光义什么事了。赵光义再敢强占皇位,那就是也就是谋反了。

宋太宗即位后,还差两个月就连忙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改变了以往皇帝去世一年后才改元的惯例。这样不惜打破旧例,不惜落人口实。赵光义登基5年后, 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主动说出了“金匮之盟”,并将第三证人赵普召回朝中继续做宰相,当初,两人为争权利,成为政敌,现在又成为君臣,还重用为宰相。但是自此以后,赵普恩宠不失,赵光义还将自己的弟弟赵光美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并大肆封赏赵匡胤的儿子以及元老旧臣,用以稳定政局。但是,无论他怎么做,他接班这个事情及后面的所作所为,总是有那么点欠缺。

赵光义继位后,将“金匮之盟”所有弟侄接班人一网打尽。

与赵匡胤一样,赵光义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但是迫于“金匮之盟”,还要暂且忍耐,当朝局渐渐稳定把控后,赵光义终于不需要隐藏自己凶狠的一面了,他先是以骄横跋扈训斥四弟赵光美,雍熙元年(984年),接着又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图谋不轨为由将其贬斥,以至于赵光美忧愤成疾而亡。

赵光美死后,赵光义将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立为储君,出任开封府尹,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便以其失德为由逼其自杀。

赵德昭死后,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最年长,本来该由他继位储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却突然病死了。

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三人死后,最年长的自然成了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但是,赵元佐发疯,因火烧皇宫而被废为庶人,直到宋真宗继位,才得以恢复爵位。

纵观历史,各朝代皇位多传于子嗣,传位于兄弟的极少,赵光义既然想要毁弃“金匮之盟”,直接立自己的儿子做储君就好,为何还要费尽周折,害死自己的兄弟侄子呢?以至自己继承皇位落下很多非正常口实,皇权面前没有亲情,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绞尽脑汁的权力争夺,历史长河中父子相疑、兄弟阋墙之事屡见不鲜,不过赵光义委实没有想到。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自己所传承一脉几乎被灭光。最后皇位居然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手中,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赵昚继位,也就是宋孝宗,后来直到南宋灭亡,皇位都属于赵匡胤这一系。

参考资料:《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九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不立太子,反而让弟弟赵光义登基为帝?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