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谋臣助李世民得天下,却因早死默默无闻,他不死必为宰相

李世民的功臣中,最著名的当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是李世民集团中最优秀的人才,房玄龄和杜如晦之名更是家喻户晓。可其实李世民还有一位谋臣,他为李世民打天下立下大功,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却因为英年早逝而籍籍无名,李世民曾对房玄龄说,他要是活着中书令一定让他当。

这个让李世民心心念念的谋臣,名为薛收。

薛收出身于河东望族薛氏,他的生父薛道衡为隋朝名臣,但因为他的从父薛孺没有子嗣,所以薛收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薛孺为子。薛道衡和薛孺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名士,薛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二岁时就能作文,时人将他与族兄并称为“河东三凤”。当时的文士王无功称薛收的赋是“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薛收一开始也怀着一腔热忱,想像两位父亲一样步入仕途,为大隋效力,但现实却接连给他重大的打击。先是薛收的养父薛孺因病去世,不久后他的生父薛道衡又因为称赞隋文帝和旧日支持废太子杨勇的高熲而被隋炀帝赐死。

薛收没有任何罪行,弹劾他的御史所论罪名竟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源其情意,深为悻逆”,但杨广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薛道衡处死。

薛孺的死让年轻的薛收深受打击,生父薛道衡的死,则击碎了他报效隋朝的梦想,他的一腔热血,转化成满腔仇恨。薛收毅然决然地远离隋朝仕途,有人可惜薛收的才气,劝他参加考试,但薛收置之不理。

薛收发誓不仕隋朝,但他并没有无所事事,自从父亲死后,他就一直冷眼旁观着隋朝的迅速衰落和社会的动荡。隋朝末年,杨广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将重担都施加到百姓身上,民不聊生致使怨声载道,最终演化为席卷全国的起义和兵变。

薛收眼光敏锐,他认为李渊李世民父子才是良主,所以前往投奔。可惜的是,蒲州通守尧君素知道薛收的谋略,想要强行把他留下,拘禁了他的母亲。薛收已经行至首阳山,但得知母亲被困后,身为孝子的他还是暂时放弃了大业,回到蒲州城。

可是,尧君素以其母亲相逼,怎能得到贤臣的真心辅佐,薛收的心一直追随着李渊和李世民,他留在蒲州城,只是为了照顾母亲,内心中则完全瞧不上尧君素。不久后,天下群雄并起,尧君素想要投靠王世充,薛收趁乱带着家人逃离蒲州城,投奔了李渊的义军。

对于王世充来说,他不知道自己错失了一位良臣,更不知自己将要败给这个名叫薛收的年轻人。薛收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李渊,李渊素知薛收名气,又被他的忠孝所感动,当即让他入秦王府,协助李世民。

李世民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帐下来了一位谋臣,还是房玄龄见薛收不简单,将他举荐给李世民。李世民召见薛收,问他问题,薛收对答如流,让李世民大为欣赏。李世民拉着薛收的手感叹相见恨晚,他任命薛收为秦王府主簿,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当时,李世民主要担负征伐敌对势力的重任,而要在天下大乱时讨伐对方,就要写檄文,在道德上占领制高点。檄文尽管只是一篇文章,但写得好胜过千军万马,曹操就曾被陈琳所写檄文吓出一身冷汗。而自薛收到李世民麾下,大部分檄文便都由他撰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军事行动雷霆之势,往往没有时间给人构思,而薛收才思敏捷,当即下笔就能写出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写完不需要任何改动。其文采飞扬,可见一斑。

当然,如果薛收只是李世民的笔杆子,那李世民也就不会那样看重他了,事实上,他还是李世民的军事参谋。

薛收为李世民献出许多良策,让李世民受益良多。讨伐王世充一战时,战事陷入焦灼,这个时候窦建德率军杀来,援助王世充。诸位将领都认为应当先撤军,但薛收力排众议坚持继续作战。薛收认为,王世充粮食有限,无法久战,窦建德的军队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只要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就能取胜,但若撤军让窦建德和王世充汇合,相互补给,则唐军危矣。

李世民采纳了薛收的建议,最终一举战胜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为夺得天下扫除了一大障碍。

薛收除了为李世民打仗出谋划策,还在治国上为李世民提出了许多建议。李世民平定东都进入隋朝皇宫后,渐生奢靡之意,薛收见状,直言进谏,将秦汉和隋灭亡的原因讲给李世民听,让李世民引以为戒。李世民大受触动,虚心接受了薛收的建议。李世民在平定诸多叛乱后,喜欢狩猎,薛收又进谏李世民勤于政务,注重民生,李世民虚心纳谏,并告知群臣说薛收是我知己。

可以说,薛收是一位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优良品质的贤臣,他出身河东世家,言行举止有君子之风,时时刻刻以社稷为念,其身上又无世家子弟迂腐之滞,有安邦定国之才。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如此欣赏、在意薛收。

只可惜天妒英才,武德七年(624年),薛收突然患病,身体每况愈下,李世民得知命人用轿子将薛收抬来,并亲自为他披衣,和他亲切交谈。李世民泪流不止,因为他知道,这位知己良臣,可能就要离他而去了。

不久,薛收病逝,年仅三十三岁。李世民听闻薛收死讯后,失声痛哭,他即位后,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这并非虚言,而是皇帝对这位已故的知己深深的怀念。

参考资料:

《隋书》

《旧唐书》

《昭陵碑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这个谋臣助李世民得天下,却因早死默默无闻,他不死必为宰相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