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何没有征服越南?不是不想,是没有那个能力

历代君王,都喜欢扩充疆域。嬴政在统一中原后,就开始向南延伸,包括今天的越南北部。所以,直到南汉,此地一直为中国直属领土。

然而,自从赵匡胤封其国王为交趾郡王之后,它就成了一个自治的藩属国。当然,此地后来的历史,和中国也是分分合合好几次,但却再没有出现以前那种长期被直属管理的局面。

那么,为何当年的赵匡胤不再将其纳入中国版图呢?

其实,他尝试过。

北宋建立统一王朝时,中国经历了一段大分裂时期。而后人更关注北方一些民族的壮大,南方也不例外。此外,看看北宋的版图,相对唐朝,明显小了很多。因为,边境的很多地方成了他人疆域,如:西夏霸着西北,辽霸着北方燕云十六州。甚至于,南方原属于唐朝的一些领地,也纷纷独立。

最终,北宋只剩下了中间那块地方,中原、江南和巴蜀。赵匡胤灭后蜀后,于公元970年派大将潘美南征。当时,他只带着3万人,而要征服的南汉却有20万军队。其实,这些人马不足为惧,掌兵权的非将才而是宦官。于是,第一场战事,潘美便斩了对方大将伍彦柔,挫败了对方的锐气。

第二场战事,不但对方派出了10万大军,还增加了后援:象兵。不过,潘美巧用火箭阵,打败了对方。第三场战事,更是彻底,一把大火将对方的6万人马都给解决了。而实际上,当时的南汉已经是一个被蛀空的王朝。不仅宗室被最后一任皇帝除得干干净净,连先前旧将都被杀得差不多了。

所以,整个国家,只有宫殿和水塘被爱护有加。

当时,城墙、护城河早已破败不堪,连武器装备都是一堆垃圾。所以,宋军是连下城池,使得南汉很快就灭亡了。

按照这种节奏,南方版图的收复,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北部的边疆问题,却困扰了北宋。与此同时,辽国的6万骑兵开始南下。于是,潘美的作战重心放在了两广地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宋太祖当年的意图:他要先收复更易于控制的地区,至于越南北部并不是第一要务。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赵匡胤为何不乘胜南下。要知道,北部的大片领土都在契丹人手中,这是北宋最大的隐患,等于是门户大开。当年,赵匡胤对党项族的管理很是严格,但到了他弟弟赵光义时期,真正是放虎归山,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劲敌。

当时,如果两广不拿下,东南门户又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在两权相较下,必须先解决了两广问题。于是,潘美灭南汉后,直接移师到了广西、广东。

后来,赵匡胤承认越南是一个独立“王国”,也是考虑整个国家的战略部署。因为,他的重点依旧是北方,而此举更是为了“安抚”,不想北方还没搞定,南方再来分散兵力。此外,加上几十年的战乱,国内需要修身养息。

再来对比元朝和清朝的疆域,很明显,没有优势的武力是守不住这些地方的。都说赵匡胤是一位马上皇帝,但他的王朝来的很是“取巧”。更何况,在北宋建立之后,他还需要不停地消耗兵力去消灭那些分裂的王朝。所以,他已经无力再在短期内扩充疆域了。

可能,收复一块领地不难,但后期的管理却是极其考验朝廷的。当年,嬴政采用的是“移民政策”管理,而后来的朝代,都有设立政府管理机构。然而,那时的越南已不是当初的局面。所以,在取舍之间,宋太祖最有可能丢掉它。只是,后来的形势,也容不得他再分神于此地。

而后人却总是将这一“过错”怪罪于他。

其实,可以反证下,如果,当初潘美一鼓作气杀到越南,会不会轻取呢?

答案是:很难。

当时,广西还不是自家的。在历史上,两广和越南很有渊源,极有可能大伙抱团,没准会弄丢更多的地方。其实,历代君王不会比我们后人想得少。自从嬴政打下广西、广东和福建后,这三处地方在中国统一时期都一直存在。可见,这几处的战略意义更为重要。

所以,后人的评价挺有意思,元朝和清朝被后人骂的很多,但没人说他们开辟了旷古未有的疆域。如果,丢了“领地”,那可就是大罪了。

可不管怎样,赵匡胤都算是一位了不得的皇帝。虽然,上位的经历让人很不屑,但中原的统一,得益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功过是非间,不能硬性比较。只是,当时的大环境,让整个北宋都在全力应付外族的入侵。试想,连年的征战,谁还有精力去考虑南边的一个小国呢?

其实,身为一朝的皇帝,他们考虑的往往是国家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局部的变化。要知道,一旦过于注重局部的发展,轻则影响政策实施,重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所以,不是赵匡胤不想扩大疆域,不想容纳更多的领地,只是时代的局限已经注定了北宋的发展结果。

参考资料:

【《宋史·太祖本纪》、《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续资治通鉴长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何没有征服越南?不是不想,是没有那个能力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