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于畅春园病逝,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然而雍正皇帝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始终没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一、正常继位说
支持雍正合理继位的证据有三:
其一,对胤禛即位合理性的怀疑,主要是因为康熙病逝前并没有留下明确的遗诏而是以大臣隆科多传达康熙口谕的形式确立了皇位继承人。雍正即位之后才颁布了分别用汉、满、蒙三种语言所写的传位诏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写有“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遗诏。之所以提到用三种文字所写,是为了佐证民间所流传的十字改于字的说法是不对的。这种说法认为康熙原意将皇位传给十四子而并不是四子,是胤禛私自改了遗诏,夺取了原本属于他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的皇位,现在来看,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即便康熙皇帝留下了遗诏,一式三份的遗诏其他的两份怎么做到“十”改“于”?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对雍正继位心怀不满的八爷党在民间散布的谣言。
其二,退一步讲,当时的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正在西北主持军务,且在康熙病逝不久前还进京述职过一次,如果康熙皇帝真的选中胤禵作为继承人,又怎么可能将他派往千里之外的西北而不是留在身边安稳继承皇位?况且胤禵进京述职前西北战事基本平定,康熙皇帝如果真的有意传位于他,也不会再次将他派往西北。
其三,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雍正的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时就很喜欢这个皇孙,把他带到宫中亲自抚养,在康熙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年,弘历是一直跟着康熙生活的,要知道康熙有近百位皇孙,能够得到这份殊荣的皇孙少之又少,这或许是康熙有意将皇位传给胤禛的佐证。
二、篡位说
这种说法认为康熙皇帝原意是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禵,而胤禛勾结了大臣隆科多,篡夺了皇位。其证据也有三:
其一,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声势极为浩大,此时胤禵仅是贝子的爵位,远低于胤禛的亲王爵位,却能有如此高的待遇,可见康熙皇帝对他的器重,这种说法认为康熙选中胤禵为继位人,有意将他派往军中历练,树立威望,为以后的继位奠定基础,再加之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很好,可以放心将他派去千里之外的西北。
其二,大臣隆科多还有雍正的几个兄弟在雍正朝初年即被清算,也可以作为怀疑雍正继位合法性的证据。
其三,关于皇十四子胤禵改名之谜,有史料证明胤禵在某些时间是叫做胤祯的,这和胤禛的名字同音不同字,康熙口谕中的胤“zhen”到底是谁?围绕胤禵改名经过的种种争议,更增加了康熙立储、雍正继位谜团复杂性······
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的夺嫡形势已经很明朗,大阿哥被废黜为庶人,废太子压根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三阿哥才能平庸,八阿哥党此前被康熙严厉打压,康熙皇帝直言其不可立为太子,十三阿哥由于某种原因失宠也失去了夺嫡的希望(有关记载极有可能在雍正继位之后被删去),其他阿哥或是年龄太小或是没有参与夺嫡,而一直兢兢业业为朝廷办事、孝敬父皇的胤禛和在西北立下战功声名赫赫的大将军王胤禵似乎成为了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康熙晚年怠于政事,被诸皇子争夺储位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无心挑选储君,但他是想在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二人中间挑选继位人的。无论胤禛的继位是否合法,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革除康熙晚年弊政,整顿吏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乾隆时期国家的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励精图治的十三年,能否出现乾隆时期的鼎盛局面还很难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雍正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