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传之李密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隋文帝杨坚为了安抚老一辈的革命家,依然让老八柱国的后人袭爵。其中最著名的三个人就是宇文化及、李渊和李密。其中宇文化及和李渊属于八柱国后第三代人物,李密属于第四代人物,是二者的晚辈。

北周八柱国就是军户士族之巅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为了逐鹿中原,他们的后人也陷入了无尽的纷争。

隋朝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蒲山郡公府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小男孩含着金钥匙出生了,他的父亲,蒲山郡公、上柱国李宽给他起名叫李密。

如果唐国公李昺还活着,李宽一定会给他发个短信,告诉他自己喜得贵子,可惜李昺几年前就病死了,只留下一个孩子叫李渊,目下只有16岁,虽说和自己是同辈,但年纪相差太多,没有共同语言,两家来往的便少了些。

与此同时,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也渐渐成为隋文帝和隋炀帝最宠信的大臣,为左翊卫大将军。

在北朝时期世家子弟都会被推荐入宫做护卫,即千牛备身,三人都是从这个职位上起步的,只不过李渊年长宇文化及几岁,宇文化及又年长李密数岁,李渊是隋文帝的亲表兄弟,和皇帝关系最近,宇文化及从小和隋炀帝一起玩,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有句老话说得好,怎么知道一个人跟领导关系好,那还得是帮着领导干坏事,这才是心腹。

所以,当隋炀帝即位时,李密还是小兵,李渊已经做到了卫尉少卿,宇文化及做到太仆少卿。而二十出头的李密还是千牛备身,不过袭了父亲的爵位,吃着俸禄而已。

有一次,隋炀帝上厕所,看到李密长得额锐角方,眼睛黑白分明,显得十分精神,他感到很别扭,便问身边的宇文述父子:这特喵的黑脸小孩是谁?看着很奇怪的感觉。

宇文述父子向隋炀帝说了李密的身份。隋炀帝很不爽地说:让他滚,我不想看到他。

原来隋炀帝深知自己和父亲的皇位得来不义,便对八柱国的后代都很提防。

宇文化及跟他关系最好,但因为和突厥人互市牟利,被隋炀帝废为奴才,不过隋炀帝还是比较照顾他,让他做了他爹宇文述的奴才,实际上是将他雪藏了。

李密也知道在皇宫里留不住,只好辞职专心读书。他读书非常痴迷,经常把书挂在牛角上。牛走到哪,他就读到哪。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有一次,因为太入迷,没看道儿,把当朝太尉杨素撞了。杨素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介绍给他认识。

李密当时空有爵位,没有官位,当然乐得和杨玄感结交。

公元613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李渊、杨玄感等都奉命运粮。

杨玄感和李密趁机造反,但很快失败李密开始了逃亡生涯,连公爵的俸禄都没了。

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他在淮阳隐姓埋名逃避通缉的时候,曾写下《淮阳感秋》一诗,大家感受一下他的野心——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当时,隋炀帝二征高句丽以失败告终,他心中惭愧,在涿郡让天下诸侯朝见,李渊没有去。隋炀帝起了疑心,正好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做才人。隋炀帝问她:你舅舅怎么不来!

王氏答道:我舅舅病了。

隋炀帝居然说:病得很重吗?他特喵的怎么没病死!

一边说一边大骂,吓得王氏不敢多说一句,归宁的时候就把皇帝这些话告诉了李渊。李渊此时已经接近知天命之年,深知伴君如伴虎,便无节制地饮酒,贪污受贿,自污以自保。

616年,翟让在滑县起义,号为瓦岗寨。李密知道机会来了,便通过王伯当投奔瓦岗军,因为博学多才,很快成为翟让最倚重的军师。

瓦岗军从此势不可挡,击败张须陀,打下荥阳,进而攻取洛阳第一大粮仓——兴洛仓。

因为李密实在太过于出色,翟让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

当年七月,隋炀帝乘龙舟游幸江都,但李密已经占据了洛口,截断了隋炀帝西归之路。

于是隋炀帝滞留江都,无意回京,打算另以丹阳为都城,偏安江东,做一番东晋的事业。这时候的隋炀帝已非当年雄才大略,已经心灰意冷了。

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久居江南,思归心切。他们见隋炀帝不想西归,人心益加不安,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等禁卫军首领便想谋划叛乱。

乱世就是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本来李密拿到的剧本是最好的,偏偏此时出了变故。因为宇文恺把洛阳修得太坚固了,李密打了两年都没彻底打进去。

原来,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命杨素、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此东京,每月役丁200万人,迁徙洛州居民和各州富商大贾数万户充实新建的洛阳城。在营建洛阳时,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不同凡响。

李密攻打洛阳,虽然赢了很多次,但折损了很多将领,连最亲信的柴孝和都被乱箭射死。

因为洛阳并非死城,隋炀帝虽在江都,依然有残存的威信,他调全国各地精兵救援洛阳,以幽蓟留守薛世雄为总指挥。

在在各路援军中就有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二万人。

可惜的是,大家认为最强悍的薛世雄在河间七里井意外地被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歼灭,隋炀帝只好任命王世充继任援洛大军的总指挥。

九月,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兵力达到十余万。

王世充和李密在洛口对阵交战一百多次,不分胜负。

因为李密已经名震天下,坐拥两个粮仓,又以金墉城为根据地,所以王世充也奈何不了他。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李密为了提高号召力,对外宣称拥兵三十万,为天下第一。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自以为同姓同宗,派温大雅招抚李密。

李密自恃兵强马壮,想当盟主,便在让祖君彦回信,大谈同姓之谊,约定“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意思很明显,就是学习刘邦项羽,共同北伐,先捉隋炀帝者为王。

李渊心想,我特喵傻啊?你离杨广那么近,当然是你先捉到了,但是你连续两年围攻洛阳,狼子野心我还不知道吗?好嘛,你打你的洛阳,我打我的长安,咱们走着瞧!李渊便让温大雅回信“卑辞推奖”,一面表达自己不忍弑杀杨广,一面盛赞“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表达心意愿推李密为天下之主。

李密览书大喜,说:“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从此与李渊信使往来不绝。

我想这就是李密传奇的地方。他的谋略固然非凡,但心性如小孩一般。可能是因为千牛备身都没做到底,缺乏耐心,意志力不够坚强。比如之后杀翟让,就是缺乏耐心的表现。天下还没定,就杀长者,制造内讧,实在不吉。

他要是能打下洛阳,绝对可以和李世民分庭抗礼,统一天下都有可能,到时候这家伙绝对是历史上传奇第一人。你想啊,出身顶级,还要造反,混到了落草那么惨,又开始崛起,统一天下,这剧本该是多么热血?

可惜李密错信了李渊,以为李渊甘心做他的飞鹰走狗,就像刘邦调教韩信英布彭越一样,以至于洛阳以西完全塌方。

而事实上如何呢,李密连项羽的能量都没有。最起码项羽还能控制长安以东大部,号西楚霸王。李密却被王世充消耗致死。

在这种情况下,李密不得不投靠洛阳的皇帝分帝——杨侗,受封魏国公,和王世充暂时“和解”。

归根结底,树敌太多了啊!

公元618年春,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失去主子的骁果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宇文化及等头领无法节制,只能带着队伍往长安赶,结果就遇到了生命中的宿敌——李密。二人在童山大战一场,两败俱伤。

其实,早在头一年冬天李渊就已经攻陷了长安,距离其起兵还不到一年。

事实上,这时候看天下的局势,已经完全变了。在关中以西,李渊势力是最强的存在,又有两个那么强悍的儿子,什么李轨、薛举父子、刘武周都不够唐国公塞牙缝的,简直就是李家公子的刷级经验包。

相比之下,东部的局势要复杂得多。其实,像宇文化及和李密,一个是骑虎难下的弑君者,一个是没有回头路的反贼,本来应该惺惺相惜,偏偏成了宿敌。

李密呢,虽然勉强打败了宇文化及和他的骁果军,但精锐部队死伤殆尽,很快被王世充打败。

然后他投降李渊,却又跳反,最终身首异处。

总结李密的一生,他的问题很明显,多谋少决,自乱战略部署。

第一,他明明摆出样子来让翟让做吉祥物,本该好好供着,却又杀之,导致部下离心离德。

第二,他明明花了大钱建金墉城,却又对洛阳垂涎三尺,左右摇摆,目标不坚定,没有战略定力。导致误了时机,援兵越来越多,坚城更加坚不可摧。

第三,他说自己两面受敌,所以向杨侗投降,被封魏国公,一下子回到了人生起点。那你当初还造个毛的反?你在隋朝好好混这世袭的公爵不是手到擒来?结果呢?底下不想被诏安的将领又跑了一堆。

第四,投降明明是为了保存实力,却又跟宇文化的骁果军决战童山。骁果军可不是闹着玩的啊,这是隋朝精锐中的精锐,若非对方没粮食了,瓦岗军可能就全军覆没了啊。

第五,这时候的李密已经崩了,我觉得最起码精神上崩了,瓦岗军彻底打废,已经失去了逐鹿天下的本钱,所以他孤注一掷带着残兵又和王世充决战。王世充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不是送死吗?

我想李密人生中最大的错招就是跟宇文化及拼命。他其实完全可以和宇文化及联合灭了王世充,再灭宇文化及这种宵小如探囊取物耳。或者他应该让王世充跟宇文化及打,坐观成败,保存实力。可惜,可惜。

最终李密毫无疑问地输了,一败涂地,兵败入关降唐,封邢国公。如果此时他有自知之明,冲着这个封号和元老身份,一辈子吃香喝辣是没问题的。

可是他偏偏选择反唐。

老天爷再也不会给他年轻时那样的机会了。

我想李密之所以这样干,可能是因为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和西边的李渊共伐洛阳,书信往来,一直是以天下之主自诩的,李渊也谦虚卑让。

如果老天爷再给李密一次机会的话,我想他会说:我,还要造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隋唐英雄传之李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