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诸葛亮生前的老对手司马懿的后代创建的政权—-东晋(西晋已经灭亡),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可见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是吹的。可为什么千百年以来,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举世公认,对其军事能力褒贬不一呢?
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治国安邦之道,值得后人大书特书。
虽然从结果看来,诸葛亮算得上一位悲剧英雄,其最终继承先主刘备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遗愿落空,但我个人认为这丝毫不影响诸葛亮的传奇、伟大。其坚贞的宏愿、忠义的品格、执着的信念、非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等等,如潺潺细流,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品格之中,生生不息。
因此,今天我秉承实事求是,以史论史的态度来评价诸葛亮的历史成就。
我在这里,不谈诸葛亮的治国成就,因为在这一点上,古今没有二论,其成就可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如陈亮评价:“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钱穆评价:“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我重点来评价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古今褒贬不一,褒者,捧若神明;贬者,能力平庸。什么是军事能力?无外乎包含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后勤保障、战绩等等等。那到底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呢?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后世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争议甚大呢?我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期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隆中对》 > (陈寿之论+北伐之败) ;
二、盖棺定论受囿于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思想;
三、诸葛亮的个人性格因素拖累其战略抱负。
隆中对 >(陈寿之论 + 北伐之败)
一个27岁的书生,竟然能在偏僻之地,与一代雄主刘备策论天下大势,贡献《隆中对》人物,居然被后人评说,军事能力不及格或平庸,这显然是后人的无知与偏见。
我们都知道,刘备在未得诸葛亮之前,东逃西窜,无一城一地,无几兵几将,兄弟常离惜,妻儿遭失散,惶如丧家之犬。
但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这就是草庐对策,被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愿景。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隆中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如此奇谋宏策,岂不是他具有战略军事能力之一的体现吗? 为什么《三国志》陈寿对诸葛亮的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寿的原文如下: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从陈寿原文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无外乎是因为连年北伐,未至成功,故而下论。这是陈寿用结果论作出的评判,显然武断、有失公允。
后人试图寻找陈寿为什么对诸葛亮的评论有失公允,居然也找到两个原因:
1、陈寿的父亲受到诸葛亮的处罚,陈寿有借机诋毁诸葛亮之嫌。陈寿之父陈式,为蜀汉将领,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追击魏军失败,被诸葛亮追究责任斩首。陈寿与诸葛亮有杀父之仇,难免不挟私报复。
2、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是晋朝的开创者,陈寿为晋朝修《三国志》,褒司马贬诸葛成为必然,这是政治上的需要。
我也相信陈寿概评诸葛亮受以上因素所左右,但我还是从陈寿的字里行间中读到了他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练军能力的敬佩,虽说奇谋为短,这也正是不是军事家的陈寿,所不能理解的地方,值得原谅。总而言之,陈寿之言不足信。
事实上,蜀汉立国之前,诸葛亮虽然只是以军师的身份存在,但哪一次大的战略外交,不是来自他之手,或以他的意见为左右呢?刘备从当时群雄逐鹿之中,以最弱势力脱颖而出,并最终三分天下,难道不是诸葛亮战略战术、军事能力的体现吗?难道作为一军之军师,一定要亲自带兵打仗,取得的胜利才算是自己的军事能力吗?
即使如此,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也不能说没有亮点。史载明确:当诸葛亮兴兵北伐起,曹魏每次应对诸葛亮的出兵都不得不劳师动众,雍凉二地几乎兵不卸甲,再加上补给线长,其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这难道不是曹魏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重视吗?如果诸葛亮很弱,曹魏有很必要如此草木皆兵吗?
举例而言,第五次北伐的五丈原之战,明明司马懿兵强马壮,却不敢与诸葛亮争锋,只能以逸待劳,退守营垒。这显然不是司马懿的用兵之道,要知道司马懿的行军风格十分明显,他向来出手狠辣,兵行如风,擅长声东击西,在诛孟达,定辽东,平王凌时,司马懿这种行军作战的风格尤为突出,因此,纵观司马懿此生的征战,不难看出他的军事能力确实是很强的。为何司马懿这次如此?显然是惧怕诸葛亮。
这难道不是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体现?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的一篇宏策,远胜陈寿一家之言,即使五伐中原没有达成战略目的,但也没有让蜀汉走向衰败,相反,蜀汉自他以来,继任者皆因他指定,四代丞相代代贤名,继任军事姜维,更是秉承诸葛亮的遗志,戮力十余载,成为让敌手敬佩的敌手,不可谓不是诸葛亮的成功。
陈寿用结果论,后人用结果论,今人用结果论,当然很难公允评价诸葛亮。即使诸葛亮的千古宏策、三国定基之作《隆中对》横空耀世,也难以消除后人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质疑,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盖棺定论受囿于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思想
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一个片面的盖棺定论。用这种思想评价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显然有失偏颇。由于大多数人对历史研究并不是真正研究,故评价历史人物自然以偏概全,先入为主,道听途说。
如果我说,诸葛亮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军事统帅,很多人乍听一定惊讶,他在蜀汉立国之前不是常以军师之谋,辅佐刘备吗?蜀汉立国以后,他不是集数年之功倾力北伐,战功乏善可陈吗?
其实不然。诸葛亮不但善于治军,而且在战场上的军事能力,战功赫赫,在中国军史上也属于一流水平,如此水平一流的人物,居然被人质疑为军事能力不行,你说冤不冤?
下面我来罗列一下,诸葛亮的屡屡战功:
. 建安十八年,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率赵云与张飞攻刘璋于巴郡,定巴东、巴郡、江阳、犍为,拔城十七,又攻广汉,拔德阳。
. 明年,亮与先主攻刘璋,定广汉、蜀郡,拔城二十四。
. 建兴三年,以丞相诸葛亮复南中,定五郡,斩高定,擒孟获,取城大小五十七。
. 后三年,诸葛亮攻魏,定南安、天水、安定郡,虏其将姜维,拔城十九。又攻魏陈仓故道,绝之,斩其将王双。
. 其明年,诸葛亮攻魏,定武都、阴平郡,拔七城。
. 建兴九年,诸葛亮攻魏,围祁山,走郭淮,困上邽。与魏将司马懿战于卤城,斩首三万,又绝木门道,斩其名将张郃。
.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攻魏,北至五丈原,四月,魏军屯渭水南岸,筑垒而守之,亮攻其垒,败其阵,亮乃渡渭,登渭水北岸,击魏将郭淮于北原。亮又攻武功水,走司马懿。司马懿遂坚壁以待亮,亮数挑战,魏兵不出,亮乃分兵屯田。魏帝畏懿出战,令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相持百馀日,至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中。
而其中的卤城之战,足可以展现诸葛亮史诗般的战场军事才能。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破解钳形攻势的会战。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仅凭借此战,诸葛亮就足以奠定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流军事家的地位。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于用兵的人,要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 ,然后再等待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但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围点打援”,不惜露出一切破绽,来创造让敌人“先为可胜”的条件,以诱使魏军出战。
诸葛亮首先故意陷入被困来诱敌,不惜让粮道被魏军断绝并陷入南北包夹,最终成功诱使司马懿和张郃对蜀军发动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会战中,诸葛亮往北击破司马懿,往南斩杀名将张郃,重创魏军,粉碎其南北包围圈的结局而告终,而司马懿沿木门道败走60公里回上邽。
诸葛亮在这场会战中,在谋略、心理、战术、治军各方面,无不展现出史诗级别的军事才能,书写中国军事史上的绚烂一幕。诸葛亮如教科书般地演示了,要如何让非常谨慎的敌国第一名将,甚至这位名将所在团队,相信敌对方正陷入断粮,被包夹到“中心开花”的绝境,到最后又以正兵击破敌方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
这一连串的战术运用,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即使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充分展现了诸葛亮震铄古今,史诗般的用兵技巧,完全属于战争的艺术。
这样的战争艺术,这样的指挥才能,怎会是奇谋为短呢?显然不是。虽然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才担当军事第一的重任。但诸葛亮第一次独自领军的结果是半年平定南蛮叛乱,透过攻心为上的战略,七擒孟获,最后使得南中夷民心悦诚服,也成功的经略了南中的资源,加强蜀国的国力,同样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战场自信与卓越的军事能力。
这一点,连毛主席也高度赞赏。他认为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其执行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主席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处,画了很多圆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彝族领袖孟获,以及在平定南中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强为官吏的事迹。他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处。
1953年8月,当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主席汇报贵州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时说: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毛主席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他又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当然,诸葛亮更多的军事指挥才能体现在五次北伐方面。第一次北伐是228年,诸葛亮的兵力大约5-10万,以赵云、邓芝为疑兵出斜谷。而实际上主力是往西北方的祁山,真正目标是为了夺取凉州。这次北伐,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直接望风而降,而且曹真的大军也的确因诸葛亮的疑兵,镇守在郿,由张郃率五万大军迎击诸葛亮主力。结果在街亭一役,因马谡违反军令,导致大败,被张郃收复陇右三郡。此伐胜中有败,皆因人事。第二次北伐,228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包围陈仓,郝昭固守二十多日,仍是攻不下,后来魏国援军已到,于是诸葛亮退军。撤退过程魏军追击,结果魏将王双阵亡。其实这次诸葛亮出兵只是为了响应东吴与魏国在荆州的战争,因此只带了一个月的粮草。此伐是为策应,不是重点,故战绩乏善可陈。
第三次北伐,229年,蜀军取得武都、阴平二郡,隔年,曹真希望反客为主,率魏军进攻汉中,结果被蜀军大败。此伐小胜大败,教训为大。
第四次北伐,231年,此时的曹真挂了,魏国改由司马懿为统帅。本来司马懿坚守不出,但是被魏军上下讥笑胆怯,要求出战,最后司马懿出击,双方于祁山大战,结果魏军大败,三千精锐被斩首,但蜀军因为粮尽,加上收到成都下诏撤军,于是蜀军撤军。司马懿不顾张郃反对要求追击,结果导致张郃中箭重伤致死。诸葛亮回国后发现诏书是李严伪造的,因为李严运粮延迟,怕遭究责,于是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庶人。此伐本是转折之战,大胜魏军,可叹蜀国人祸,导致胜绩有限。
第五次北伐,234年,蜀军休养生息、屯粮练兵三年,再次北伐,驻军于五丈原。东吴也响应,孙权出兵十万攻打合肥,但被魏军所败。魏蜀双方对峙一百多日,蜀军不断挑衅,但司马懿坚守不出。后来,诸葛亮积劳成疾,终于病死在军中。死时密不发丧,悄悄退军,司马懿怕诸葛亮还活着,因此也不敢追击。此伐强魏用拖延之术,才获得胜利,蜀军本可胜战,只因诸葛亮离世而暂停战争。
五伐中原,尽管最终以成败告终,但胜败不足以定英雄,诸葛亮军事能力之卓越、影响,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魏军的主力放在防守蜀国,而不是吴国。从将领的派遣,以及大将军曹真、司马懿、张郃等人的调度可看出。由此可知诸葛亮对魏国的威胁还大于吴国。蜀国的国力明显弱于魏国,但仍然能在北伐期间与魏一争雌雄,这显示即便相对比人才济济的魏国,包括曹真、司马懿,才能都不及诸葛亮。而且吴国的总军力其实还超过蜀国不少,由此可知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至少超过吴国将帅,包括陆逊等人。而曹丕在时,还多次伐吴而不是伐蜀,以国家的军力而言是魏>吴>蜀,但是以战争发起的主动性是蜀>魏=吴,可见诸葛亮的才能让三国所有人都忌惮。
2.诸葛亮出兵北伐,不但是以弱战强,而且是主动出击。相对而言,魏国对汉中的反扑,反而是大败。战争中防守方会增加相当的优势,所以进攻方若想要取胜,实力必须再比防守方高上许多,兵力不及魏国的蜀国能作进攻方,更突显了诸葛亮的用兵能力。最后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也畏惧诸葛亮的军队,选择坚守不出。显示诸葛亮军事能力超过司马懿不少。
3.诸葛亮同时是蜀国的丞相,不但统摄军事,同时还要治理内政。蜀国以区区近百万的人口(史料记载是三国人口中最少的),能支持十万军力,需要相当的治理能力,但史载蜀国民无怨声,可见诸葛亮在内政也下了相当多的功夫。所以相较于敌国的将领,诸葛亮还要分心于国事,没有超人的才能,是办不到的。
4.诸葛亮有猪队友捣乱。因为马谡违反军令,陇右三郡得而复失。如果这三郡没有丢失,蜀军有可能进一步取得凉州,或进逼长安。第四次北伐也颇有机会,但是李严伪造诏令让蜀军撤退。
5.遇到强大的敌人。司马懿是个强大的敌人,孟达于上庸反叛的时候,司马懿前后只用16日就破城斩杀孟达。诸葛亮遇上这样强大的对手,还是逼得司马懿不敢出战,无怪乎后来司马懿看到蜀军撤退后留下的寨营,大叹诸葛亮是: “天下奇才”。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善于军事武器的革新,并大胆用于实践。这都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是一般了得。这一点又让毛主席颇为欣赏。
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
从上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军事能力在三国时期是不遑多让的,即使放在整个中华军史,也是一流的。 所以,单单凭陈寿的“奇谋为短”的武断结果来作定论是有失公允的,更以成败来定英雄,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更是偏颇失当的。
诸葛亮的性格因素拖累其战略抱负
北伐的成败,马谡的街亭之败,陈寿的偏颇,公允也好,客观也好,总之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的质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盖棺定论的影响。
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只是外因,真正影响诸葛亮军事能力光辉形象的,正是诸葛亮本人的性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化身,性格稳健,不偏不倚,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榜样,但正因为如此,他受困于士大夫桎梏,加之自身天然的性格烙印,导致了他自身的一些缺陷,使得他的军事能力屡受质疑,才是真正的原因。
我们知道: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人生,会有迥样的成就。而三军之统帅,更会因为性格的原因,给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通过历史史料分析,认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明显具有:刚毅、执着、勤政、宽怀、稳重、隐忍,格局高瞻,有时过分自信、用人失察,以至在战场的瞬息之间,错失良机。
性格本无好坏之分,但为臣者、为将者、为君者的性格一旦被人掌握、利用,便成了一把利刃,刺向自己。在此,我将诸葛亮的几大性格特征简略进行分析,便可得知,诸葛亮几仅完美的一生,恰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一样,用人失当,留下人生败笔。
◎诸葛亮的典型性格一:刚毅与执着。先主刘备逝世后,诸葛亮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倾举国之力,数年之期,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意在匡扶汉室江山,至死方休。可以说,诸葛亮自公元207年草庐决策以来,直到公元234年病逝渭滨为止,在此27年间一直在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而奋斗不息。
◎诸葛亮的典型性格二:勤政与宽怀。我们从他的治国成效可以佐证,诸葛亮以蜀汉之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诸葛亮的典型性格三:稳重与隐忍。这种性格特征对于为臣、治国都是很好的品格,但如果放在战争或人事任免上,却非是好事。比如在镇守荆州有人选上,诸葛亮内心本不属意关羽,知道关羽的缺点,骄傲自大,但由于刘备的指定,诸葛亮并没有在人选上按自己的心意与刘备坦诚相见,选择了谦让与隐忍的态度。另外,在关羽被杀后,刘备兴兵报仇,诸葛亮作为丞相也没有相劝,当赵云问及时,他说如果法正、庞统在此,主公尚可一听。从这二个例子可以折射出诸葛亮性格上的稳重与谦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弊大于利啊。
◎诸葛亮的典型性格四:过分自信、用人失察。选错将帅,马谡失街亭,就是个人过分自信而造成的害果。正如毛主席所说,诸葛亮不仅在用人上犯了大错。
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都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违背调度,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毛主席对此则有独到的见解,他评论到:“初战亮宜亲自临阵。”在毛主席看来,街亭能否固守,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失误后来也意识到了。毛主席又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说明自街亭之败,诸葛亮已经吸取了教训。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
可见,毛主席对诸葛亮,是灵活地看待,应该表扬时就表扬,应该批评时就批评,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一棍人打死人,没有余地。这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学习到的一种态度。综其诸葛亮的人格特征,足可分析出他的人格缺陷所在,这或许是解开诸葛亮一生传奇的唯一密码。
结论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非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而执政国家,其务农殖谷、立法施度、整理戎旅、教兵讲武,治政练武,张弛有道。《三国志》就强调诸葛亮“治戎为长”,蜀汉灭亡后,晋文帝司马昭派遣陈勰收集诸葛亮“用兵倚伏之法”,以此练兵,到晋武帝司马炎时,身边禁军就“陈列齐肃”(晋书职官志)。
即使到公元5世纪的北魏,重臣高闾曾提议朝廷选用6万士卒,要“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即防范北方的柔然骑兵,可见北魏即使也拥有彪悍的鲜卑骑兵,而诸葛亮八阵也依然是御敌的选择。
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延续至宋朝,诸葛亮依然是武庙十哲之一。
诸葛亮军队建设的主要思想就是“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集)。这句话堪称金句,诸葛亮把军队素质建设,置于军事将领能力之上,这恰恰千百年来,军队能力不断纵向进步的体现。
诸葛亮强调军队的制度建设,与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方针,有共通之处。我军从1927年建军以来,从抗战到解放战争,90多年的历程发展,正是体现了诸葛亮“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而被我军引用概括。
诸葛亮军事著述颇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长于治军和战略谋划,为时人和后人所称羡。自宋以来,兵书多伪托其名行世,成为一时风气。
从晋代开始,历代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明代朱元璋钦定“帝王高”,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清代不但把许多纪念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礼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所以总结而言,诸葛亮毋庸置疑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一位略有瑕疵且不掩瑜的伟大人物。对于其评价,我不赞成将他神话,非常赞成鲁迅先生批《三国演义》时,对诸葛亮的一话中的“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评价。一个锦囊妙计谈笑间会让敌方樯橹灰飞烟灭,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神机军机形象不会让今人更多的信服。
我只希望,对于诸葛亮,我们应该一代一代传承其有血有肉的思想灵魂,精神瑰宝,而不是虚空的假大,或是无端的污蔑与诋毁。
愿诸葛亮这一位中华民族智慧之星永恒不灭。
参考资料:
1、《三国志》;
2 《史记》;
3、毛泽东论诸葛亮的资料;
4、网络资料。
【作者】谷新光:湖南岳阳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经营治理专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