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内容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某些传说写成,系统生动地描写了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近一个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书中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的描写,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奸诈而又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曹操;“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有大丈夫气概的英雄人物关羽;精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集智慧和忠贞为一体的诸葛亮;足智多谋、英姿勃发而又气量狭窄的周瑜等等,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个出场不多,并不为人们十分重视的人_鲁肃也是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作为可信的历史名人,据《辞海》“鲁肃”条简介:他是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生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严重威胁孙氏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结刘备共拒曹操。孙权采其建议,任为赞军校尉,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在历史典籍《三国志》和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描述鲁肃是位眼光远大、具有超凡战略意识的政治家,可以说并无二致。关于主张联刘抗曹、劝吴主张孙权拒绝投降等情节,历史人物的鲁肃和艺术形象的鲁肃,其言行举止、思想作为简直没有乖悖之处。比如关于鲁肃向吴主陈述联刘之利,《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是这样写的:“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国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三国志》有关部分则写道:“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寄寓于表,……肃请奉命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关于鲁肃劝孙权拒降情节,两书写的也大同小异。
然而《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毕竟是小说中人,他具有的艺术形象,使他不同于历史真人。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这样论过艺术形象的特质:“它(艺术形象)表现他们(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他们的思想,然而,并不是抽象地,而是籍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的。”(周杨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解放社1950年8月初版第70页)
为了表现鲁肃那顾全大局、宽厚大度的性格,《三国演义》敷陈了以下的故事:
周瑜风流潇洒、足智多谋,却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容不得见识、才能总要胜他一筹的诸葛亮。屡次萌生“此人不可留,吾决意斩之”的念头。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除了诸葛亮智慧超人,临危不乱,实行自救,还因为鲁肃多次劝阻周瑜:“今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不可。今曹贼未破,先杀贤士使自去助也。”使诸葛亮一次次地化险为夷。(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回)
当周瑜乘胜进攻南郡,与守将曹仁相持不下。诸葛亮乘两军疲乏之机,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三处城池。而周瑜“用计谋、损兵马、费钱粮”却落得个劳而无功的下场。周瑜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所以准备攻打刘备,决意要夺回城池。眼看孙、刘联盟将要瓦解,形势十分严峻。这时鲁肃赶紧劝阻,说明这样做是因小失大,预测国家将处于危险之中。“方今与曹操相持,尚未分成败;主公现攻合肥不下。不应相互吞并,倘曹兵趁虚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一席话打消了周瑜出兵的打算。(见《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又如《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做事一丝不苟,从不马虎。这使他有时候看起来有些拘谨、啰嗦。比如,在回柴桑的船上叮嘱诸葛亮:“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到了东吴又再次提醒诸葛亮:“适间所嘱不可有误。”孙权问诸葛亮:“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见孙权气度非凡,决定用话激他,于是答曰:“马步水军,约一百余万。”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言行间透出过分的紧张和不安。从而使我们看见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鲁肃。
《三国演义》在鲁肃身上还施行了“想象”“夸张”的魔法,使这个艺术形象多姿多彩。高尔基在《我的文学修养》中说:“想象,可以说是一种甚至能给予自然的自发现象和事物以人的性质、感情和意图的能力。”他还在《文艺放谈》
一文中指出:“真的艺术有夸张的权利。”《三国演义》广泛地吸收了民间传说,并精心地进行艺术加工塑造的人物形象,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突出地显现出来。《三国志》中的鲁肃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作者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性格作过多的描写。读者看见的只是一个比较生硬的、比较抽象的历史名人。在借荆州这件事上《三国志》这样叙述“后备谐京见权,求都督荆州,唯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借荆州,是鲁肃为了实现联刘抗曹的战略目标所使用的手段。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乘孙、曹交战时,乘机取得荆州,造成刘备占领荆州的既定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处于无奈才借给刘备的。作者这样改编,使文章更为精彩,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更有特色。作者通过借荆州的事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人物形象_鲁肃。鲁肃忠厚、善良但与刘备的厚道、仁慈却有很大的不同。刘备仁厚却透露虚伪,如他与刘表称兄道弟,却取刘表的城池为根据地;与刘璋同为皇族,却赶走刘璋独占西川。相比之下,鲁肃更显得憨厚、可爱、平易近人,让人觉得鲁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谋略也有常人的缺点。过分老实本分,有时让人觉得缺少心计,甚至显得有些愚笨、可笑、书呆子气。诸葛亮正是对他的秉性和为人了如指掌,所以多次利用他的纯厚和轻信人的弱点达到占用荆州的目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六回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鲁肃自荐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归还荆州,他认为东吴费了人力、物力,打败了曹操,荆州这城池理应属于东吴。而诸葛亮却说,城池本来就是刘表的,刘备是刘表的兄弟,况且刘表虽然死了,但他儿子还在,叔叔辅助侄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等鲁肃回答就叫人把刘琦扶出,只见刘琦“病入膏肓,面色赢瘦,气喘呕血”鲁肃“吃了一惊”无话可说,半响才想出一句:“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诸葛亮只是含糊应着。其实,这显而易见,刘备是早有准备,故意将患病的刘琦请出,迷惑鲁肃,而鲁肃却没有看出这个伎俩,反倒深信:“不过半年,其人必死。”因此向周瑜保证此事包在他的身上。第一次荆州之行就这样被刘备轻易打发回来了。不久刘琦果然死了,鲁肃借吊丧之机到荆州,按原先口头协议又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还是不还。诸葛亮同上次见到鲁肃时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理由更为充分,语气更加强硬。诸葛亮说:“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夺?且赤壁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力?”鲁肃来时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却被这番话说得目瞪口呆、理屈词穷,半响才说这件事使他十分为难,“昔日皇叔当阳受难,是肃引孔明渡江,见我主公;后来周公瑾要兴兵取荆州,又是肃挡住;至说公子去世还荆州,又是鲁肃担承;今却不应前言,教鲁肃如何回覆?”于是诸葛亮便为鲁肃出了一个主意,立一纸文书,待取得西川后再将荆州归还东吴。刘备、诸葛亮押了字;鲁肃作为保人,同时也因相信“刘玄德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也押了字。怀揣这纸没有写明归还时间、期限的文书,不敢去见孙权,先到柴桑见周瑜,周瑜一看文书就顿足道:“子敬中诸葛亮之谋也!名为借地,实为混赖。他说取了西川便还,知他几时取西川?……你却与他做保!他若不还时,必须连累足下,主公见罪奈何?”鲁肃哑口无言。这次荆州谈判鲁肃除了得到一张废纸,一无所获,反倒身不由己地钻进了刘备、诸葛亮的圈套,使自己无法脱离与此事的干系。
周瑜晋升南郡太守,更想报仇,便写信给孙权,于是孙权准备攻打荆州,被张昭劝住,鲁肃由于是保人,理所当然地被派往荆州,继续向刘备催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经过商量后,精心导演了一出双簧戏。鲁肃见到刘备,说明来意,谁知刘备突然放声大哭,鲁肃莫名其妙,忙问何故。诸葛亮说,西川刘璋是刘备的兄弟,起兵去夺取他的城池,在情理上不通。不取,还了荆州;又无处安身,不还,亲戚面上又不好看。事出两难,所以伤心。刘备听了,更加捶胸顿足,哭得伤心。鲁肃是个心善的人,看见这种情景,如何不同情和感动。本来是来索讨荆州的,却变成了去安慰刘备来了。结果鲁肃又再次无功而返。
以上场景都写得有声有色。但如果把这些都当作“历史的真实”,那显然不懂得什么叫“小说”、什么叫“艺术”、什么叫“史实”,也不算真正读懂了《三国演义》中的鲁肃。鲁迅先生说过写小说“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见《南腔北调.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结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是该书精心塑造的艺术群雕中的一尊,他不止是老成持重、见识超常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丰釆纷陈、顾盼有神的戏剧角色。他既有处理军国大计的胸怀宽阔,令人钦敬;也不泛具体操作细处的迂拙愚騃,有时让人忍俊不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试评《三国演义》中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