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什么与王羲之齐名?千古“画绝”,中国水墨画的开创者

魏晋之际,出现了不少艺术家。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的故事和作品我在《趣说汉字\书法史》里说了很多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在绘画领域同样牛X的晋代人物——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的生平留下的资料并不多,据《无锡顾氏宗谱》记载,顾恺之与三国东吴丞相顾雍同脉,均属“亭林顾氏”家族。

顾恺之的爹顾悦之与简文帝司马昱关系不错,曾担任扬州别驾,后官至尚书右丞,算是士族豪门。

所以,顾恺之属于世家子弟,交游的是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之类,颇受桓温和谢安的赏识,再加上他本人才华出众,算得上是高富帅,在当时也是偶像级别的人物。

顾恺之有“三绝”,即画绝、才绝和痴绝。

画绝有多绝?

先说几个小故事。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南京修建瓦棺寺,顾恺之认捐了一百万钱。可是眼看着工程要完工了,顾恺之的钱还没到位——这该不会是诈捐吧?寺里的和尚忍不住去找他催款了。

顾恺之还是没拿钱,反而提了一个要求:“你们在寺中给我留下一面白墙,我给你们画幅画,包你们百万善款到手。”

和尚们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照做了。

白墙刷好后,顾恺之就在庙里花一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维摩诘像,期间不许任何人来看。

画到最后,眼睛不画了,顾恺之放出风声:“明天我现场点眸,当天看的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

——这个办法厉害了,现在什么“超前点映”、“收费内测”全是从这学的,这营销手法领先了1600多年还没过时啊!

据说到了点眸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闪瞎了观众的氪金眼。来捐钱的把门都给堵了,当天就超额完成了百万钱的募捐任务。

——这次抗疫中,郭德纲捐了上百万还不如某曲协领导捐一首诗,估计也是出于这种价值衡量吧?

不过,点眸这是顾恺之的绝技,因为他说过:“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所以顾恺之画人像甚至数年都不画眼睛(《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花钱看大师压箱底的活儿,也值!(某曲协领导的绝技是写诗吗?)

有一次,顾恺之将一橱自己的作品封存在桓玄处,恒玄顾不得自己的名声,竟从橱柜后面将作品全部偷走了。

顾恺之吃了亏,还做不得声——谁叫恒玄级别比他高,而且是个敢谋朝篡位的狠人呢?所以顾恺之也只能跟人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

——连皇位都敢抢的人却只能偷画,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顾恺之作品的优秀。

还有个故事就是顾恺之给裴楷像,在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

说来也怪,加了三根胡子后,裴楷像“益觉有神”了。

这说明顾恺之画像已超越了简单的描摹,而是有了艺术的概括和夸张,就像现在的漫画人像一样,通过突出某些特征,反而能抓住人的神韵。

而且顾恺之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顾恺之在给谢鲲画像时,就根据谢鲲说过“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便在谢鲲像后画上嶙峋怪石,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再来说说顾恺之的才绝。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一名句就是出自顾恺之之口。

顾恺之曾自夸:“我的《筝赋》,可以与嵇康的《琴赋》相比。如果不被赏识,必定是因为我的文章比嵇康写得晚。”

南朝钟嵘的《诗品》把顾恺之评为中品,与嵇康、陶潜、鲍照等齐名。

《全晋文》中记载顾恺之曾著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可惜都散佚了。

不过,他也留下了《雷电赋》、《观涛赋》、《冰赋》、《湘中赋》等,让我们可以一窥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当然,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不仅画得好,还提出了不少绘画理论。

他写了《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等画论。

《魏晋胜流画赞》评论了魏晋两代名画家卫协、戴逵等所作的二十一幅作品,提出了“凡画人最难”、画家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迁移”融合进绘画对象之中的“迁想妙得”等观点。

《论画》是描摹绘画的经验总结,里面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即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其实这就是照相和绘画的区别)。

——要注意的是,不少人把《魏晋胜流画赞》与《论画》混为一谈。这得怪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顾恺之传》一时疏忽把两篇文章的题目给弄反了。

而《画云台山记》则记录了顾恺之作画的完整构思及创作过程,是一篇可贵的资料。

顾恺之的“痴绝”那就更有意思了。

《世说新语》记载:顾恺之吃甘蔗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先吃底下的甜的部分,而顾恺之则从不那么甜的末梢吃起。当人问起顾恺之就回答说:“这样越吃越甜,渐入佳境。”

——这种“痴”,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还有一次恒玄随便拿一片树叶说是可以隐身。等顾恺之拿着叶子的时候,还故意装作看不见,当着顾恺之的面嘘嘘。

——这不就是“一叶障目”的原始版本吗?一个懂得搞“超前点映”的人会看不穿这些小把戏?

可恒玄这个狠人能得罪吗?顾恺之又一次装傻了,很好的配合了恒玄的演出,还珍重的把叶子带回家收藏起来。

其实,顾恺之真正的“痴”是小时候就体现出来的“情痴”。

他出世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他懂事后便经常问父亲:“我的母亲长得什么模样?”

他根据父亲的描述,一遍又一遍地给母亲画像。画完了便拿去问父亲像不像,不像就再改。

如此反反复复,改了不知多少遍,直到父亲两眼放光,说“像,像极了”,他才满意地放下画笔。

——顾恺之能成为一代著名画家,擅画人像,就是来自于这一份”痴“,来自对母亲的思念吧!

顾恺之虽然画作挺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阮咸像》、《荡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夏禹治水图》等,但没有一件真迹流传至今。

不过好在还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摹本存世。这些咱们下回再说。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他凭什么与王羲之齐名?千古“画绝”,中国水墨画的开创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