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我对他没有多么的喜欢和敬仰,但我对他最感兴趣,我是真的想坐上时光机穿越到600多年前去一探究竟,在那样一个乱世,那么多名将名臣都在他的光辉下被掩盖了,最后居然奇迹般的还成了皇帝,这难度系数中国五千多年来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他堪称屌丝逆袭千古第一人,在我眼里,他绝对算是皇帝里面起点最低的了(没有之一)。
他到底牛在哪里?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是什么让他从乞丐到皇帝顺利成“璋”的走上人生巅峰呢?
带着这种种疑惑,我决定写这篇文章来讲述他的传奇故事。
布衣天子贫贱生
一三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的凌晨二点钟,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打破了宁静的太平村郭。朱五四家的第六个孩子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奉旨出生了,这一年的冬天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了一些,仿佛在预示着他提前的降临要赶快点拯救天下苍生一样。
他在家里排行第四,前面还有三个哥哥(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和两个姐姐,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他爹给他取的名字叫朱重八。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在四十年以后,居然会出一位一统天下的大明皇帝!
这一年张士诚已有七岁,正随乡亲们一起在官盐船上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而陈友谅已有八岁了,在湖北老家正以打鱼为生,可以帮着分担家务事了。朱五四家庭一直是元朝政府的欠税者,由于家庭实在过于贫穷再加上历年税务加重,很多孩子都不幸被饿死,根本无法读书的朱重八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以放牛为生。放牛期间,他跟儿时的小伙伴如: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后来这些都是开国元帅)一起做游戏,说来也奇怪,朱重八是最爱扮演皇帝的,并且说起话来还有模有样。所以人一定得有梦想,万一一不小心实现了呢。在朱重八眼里,只要能当上皇帝,那就有吃不完的馒头和馍馍,实在太幸福了。一天清晨,几个孩子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朱重八灵机一动,跟大伙说我们眼前不是有一头小牛吗?我请大家吃牛排,牛肉串,牛肉干……一群孩子都连忙说不敢,这可是地主家的。朱重八则说:出了事情我给你们担着!不一会儿的功夫这群小孩就吃起了牛肉大餐。后果则可想而知,朱重八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责任被打得个半死,但在那一群小伙伴的心中地位却越来越高。
入寺为僧求生存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五月,天灾人祸瘟疫不断,加上蝗虫成灾几乎毁掉了所有庄稼,一个村子一天都得饿死几十个人,人吃人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个时段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大哥及其他家人等均被一一饿死,只剩下了朱重八和他的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还是一个姓刘的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简单的将家人的尸体埋了,逝去的亲人这才得以安息。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家人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离他家不远处有一寺庙,叫皇觉寺,朱重八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去寺里剃度为僧做了个小行童(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他在寺里每日扫地、砍柴做饭、挑水洗衣,主要是为了混口饭吃。尽管很累,但他心想这下可不会饿死我了吧,就这样过去了一个半月,由于蝗灾原因仍然蔓延到了寺庙,主持只好解散了各个僧侣,非常无奈的打发和尚们云游四方化缘去了。
这一年朱重八正好17岁,13岁的马皇后为躲避家庭灾难逃到郭子兴那儿,正在学习文化知识和针织刺绣,他们会在7年后正式成为夫妻。这一年影响未来大明发展的刘伯温已有34岁,由于他刚正不阿已离开了江西高安县政务秘书工作过起了半隐半退的悠闲生活。
一碗一棍一路
讨经过八十多年的统治,元朝这个社会已经千疮百孔了,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灾荒不断发生,百姓到处饿死,朱重八的家庭应该算是当时最底层,最贫穷的家庭了。就这样朱重八一个碗,一枝棍,一路乞讨,装备全靠捡。他专挑富裕的地方去,先后来到了合肥、河南、信阳、后经鹿邑、亳州,他跋山涉水,走乡串户,边敲木鱼边念经,吃大户人家的残羹剩饭,看到各个地方都在死人,受尽了人间苦难。
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到了第三年,流浪中他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也开阔了眼界,铸就了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
这样的经历和社会阅历对他后来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这位二十岁朝气蓬勃的青年站在了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
这个时候也是山河破碎,天下大乱的关键时候,红巾军一波接一波的起来造反,造反的大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燃向了大江南北。
也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重要题材,什么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江湖口号正在人们心中慢慢生长。围攻光明顶、金毛狮王、玄冥二老、张无忌等各种人物,各大门派,各路情节,扣人心弦,波澜壮阔…………
迷茫困苦入义军
朱重八流浪了三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却不知自己何去何从。
一天朱重八正望着菩萨发呆的时候,收到了儿时的一个小伙伴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朱重八正犹豫不决之时,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重八索性造反,去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给他送信的小伙伴名字叫汤和,这一年朱重八正好25岁。
进了部队的朱重八人生像开了挂一样,作战勇敢且机智灵活又粗通文墨,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把赏赐分给大家说功劳是大家的。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一个月后就被提拔为九人长,收入帅府使用。郭子兴觉得还不能表达感激之情,毅然决然的将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重八,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
朱重八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朱:同“诛”,有消灭,杀戮意义;
元:同指元朝政府;
璋:同指古代一种锋利的厉器。
26岁的他进入了郭子兴部队的权力中心,主意非常多,出兵打仗时他的军事才能和鬼点子也很实用,越是这样大家越拥护他。
招兵买马扩实力
濠州城内的红巾军头领各个心怀鬼胎,人员结构十分复杂,同时出现了五位元帅,又遇上了粮草缺乏,几个部落之间常期没有纪律统一,内部不团结原因直接导致矛盾爆发。
这期间郭子兴还被抓了,还是朱元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在濠州城内再也没有昔日的红巾军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各个将军之间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的局面,他给郭子兴建议让自己回老家招兵买马。
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儿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700多人,回到濠州老郭十分高兴立即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一年后又升了总兵官。
后来朱元璋的格局已不再是小小的濠州城,给郭子兴建议力邀自己的儿时小伙伴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二十四战士出城一路招强兵,买好马,挑壮汉,铸兵器等到达滁州,到滁洲后已发展成上万人的正式部队了。
朱元璋领导的士兵听指挥,有纪律,不抢百姓,赏罚分明,战斗力异常强大。而打下一个城来他的军队都是睡在城墙上的,后来越发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支持,也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
筑墙积粮缓称王
不到三十岁的朱元璋已渐渐变成一方诸候了,元朝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他以外,还有两个称霸一方的诸侯实力都在朱元璋之上,他们分别是陈友谅和张士诚。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32岁的张士诚集结了上万人,已在江苏等地攻城略地,逐渐的攻下了泰州,同时攻取了兴化,偷袭并占据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已悠哉悠哉的当上了土皇帝了,并且这期间他还吸纳了我们四大名著的罗贯中和施耐庵两位作者做他的幕僚和军师。
而这一年33岁的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并乘机杀了同僚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后以功升元帅。到了1360年,不到五年时间,陈友谅攻取太平府,攻陷池州,再从江州到安庆,已经成为长江以南最强的军阀。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俨然一副皇帝状态,不久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而朱元璋正磨刀霍霍,待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与郭子兴之子郭天叙分别为左元帅与右元帅统领军队,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有勇有谋且手下又有人才。
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而朱元璋并没有向陈友谅和张士诚急忙的称王称帝,而是迅速秘密的扩张自己的实力。在徽州,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
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对朱元璋来说极其重要,应合了朱元璋一贯实行的方针,他非常地高兴。尽管军务繁忙,他每到一地,总要关心当地农业生产,鼓励种田养蚕。他安排军队耕种粮食,称为屯田,任命专管官员,负责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保证军粮的供应。
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方针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的。
凝心聚力取应天
1356年(至正十六年),待张士诚与元军激烈交战之时,朱元璋乘此机会亲自统率水陆大军,全力进攻集庆(今南京),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进城后他改集庆为应天府。
从此以后他以应天为根据地,建立了江南行中书省等行政组织。
正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双喜临门,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他就是后来的太子朱标。还有一个影响大明未来的能臣这个时候也正在全力的辅佐他,他就是后来的大宰相李善长。
从1356-1360年,这期间是朱元璋发展军事实力的高光时期,各部将领一路攻城收城,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常熟,赵继祖克江阴,胡大海克徽州、处州,常遇春克池州、衢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浙皖等各地,虽拥有十万兵力,还占据着虎踞龙盘六朝古都的南京,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感觉实力越来越大,但他总预料着一不小心将会被其他军阀吞并。
在朱元璋慢慢的完成了高筑墙和广积粮的部署后,他在所管理区域没几年工夫,府库充盈,军粮充足。他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时候朱元璋收复了一个超级谋士,这个人影响着朱元璋的一生,他就是大明鼎鼎的刘基。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成功。
这期间朱元璋还吸纳了一个超级大文豪,开国文臣之首太史公,他的名字叫宋濂。
灭陈诛张浴血战
朱元璋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东,先南后北,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这个时候有一年青将领帮助朱元璋拖至了陈友谅三个月之久,他就是血战洪都的朱文正将军,也是朱元璋的侄儿。
陈友谅随即调集六十万兵力迎战朱元璋,意图将朱元璋的军力全数歼灭。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在激战了一个月余后,陈友谅依靠众多兵力,高大的战船和充足的火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而朱元璋精心布置,沉着指挥,他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最后朱元璋以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朱元璋一举击溃了陈友谅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进攻张士诚,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战斗力严重不行。
朱元璋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地。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但都被张士诚拒绝,不到一年时间张士诚就被俘,最后以乱棍将其打死,张士诚死时只有47岁。
挥师北伐灭大元
同年,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派25万大军挥师北伐。
宣传比刀枪更有力量,为了让北方人理解北伐的意义,解除北方官僚地主对北伐军的恐惧心理,瓦解元军的士气,在宋濂起草的北伐檄文《谕中原檄》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朝。
大明军先攻占山东,再攻占河南,再夺取潼关,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以席卷而下。1368年,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随后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逃出大都,全部逃往蒙古草原。
自此蒙古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大明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一一收回。
不惑之年登皇位
1368年正月初四,在南征北战的捷报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在南京顺利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朱元璋回首自己的前半身,不禁感慨万分,这一年他刚好到不惑年纪40岁。
从太平村的凄风苦雨,到皇觉寺的孤灯背影,再到淮西路上的叫化子,再到濠州城里的明争暗斗,再到滁州城里的刀光剑影,再到鄱阳湖上的滔天巨浪和冲天火光……
朱元璋这个农民,和尚,叫化子,一路走来,走到应天府,走到权力的最顶峰,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登基之后,朱元璋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以犒劳这些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他深知这一路陪他一起打天下的都不容易,很多乡亲都已命丧黄泉了。
他建立的明朝实际上是对中国历朝皇帝政治经验和政治制度的一个继承,也是统治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他提出普天之下皆赤子,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是我的臣民,我都不区别对待。
洪武之治现盛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没有一丝懈怠,很快就投入到国家的基本建设当中去了。由于之前经历了连年的灾难和战争,朱元璋所面临的现象是人口锐减较多,经济已达到崩溃的边缘,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大量土地都是荒地。
洪武三年,一个在朱元璋心中的大移民运动慢慢实施了起来,大移民运动前后实施了四十余年。大约有160万人从山西、江西、江苏等地向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安徽、湖北、湖南等十八个省,五百多个市进行迁徙。
他不仅是把人口从密集的地方迁徙到稀疏的地方,还把地主和财主迁徙到贫穷的地方,这一措施将大明国土上的大量闲置的土地得以开垦,大量流民得以安居乐业。
他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房屋,建立好管理黄册,记录着每块田地的名称、类别、面积、户主姓名等,以至于他可以很详细且准确的征收税务。
另一个方面讲也承认了农民的合法土地使用权,从根本上确立了农民和土地的紧密联系,稳定了国家的根基,经济增长已慢慢回升。
历代的皇帝中,可能没有哪一位比朱元璋熟悉土地与农民了,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他不仅是把人口从密集的地方迁徙到稀疏的地方,还把地主和财主迁徙到贫穷的地方,这一措施将大明国土上的大量闲置的土地得以开垦,大量流民得以安居乐业。
他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房屋,建立好管理黄册,记录着每块田地的名称、类别、面积、户主姓名等,以至于他可以很详细且准确的征收税务。
另一个方面讲也承认了农民的合法土地使用权,从根本上确立了农民和土地的紧密联系,稳定了国家的根基,经济增长已慢慢回升。
历代的皇帝中,可能没有哪一位比朱元璋熟悉土地与农民了,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他还制定了相应的进姓上访制度,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对于封建时代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惯例。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朱元璋时常觉得治贪还不过瘾,于是他发明了许多大明朝十分残酷的刑法,令人不寒而栗,如: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最有名的应该算是对贪官的“剥皮揎草”刑法: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统”就是他的下场。这种举措震慑了相当大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朱元璋为了整肃贪污,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纲领文件——《大诰》和《醒贪简要录》,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他曾经对官员说:如果不能惩治贪污腐败,百姓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如果为官者能够廉洁守法,就像人走在光明的大路上平安从容。
朱元璋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光是胡惟镛和蓝玉两个案件,前前后后他就杀了四万多人,开国大臣被杀达40多人,以胡惟庸党追问前后达十年,开国功臣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那年李善长已有七十七岁了。
就在胡惟镛案爆发二年后,又出现了著名的空印案件,朱元璋更是一点儿不手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盖章后在表格上填相应的数据,这个被朱元璋知道后极为敌视,下令将全国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涉及这个案件的人数达1300多人几乎全部杀了头。
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达到2400万石,相当于一年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二。后被揭发朱元璋震怒,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对此,朱元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至各地地方官员皆被处死 达三万余人,其余受牵连的官员和豪强不计其数,几乎一次就把朝廷官员进行了彻底清理。
朱元璋就连自己的女婿、义子、侄儿贪污他一样照杀不误,正因如此,很多官员很难做满三年就因其砍头。
大规模的杀戮,导致很多才能之士不敢接近朱元璋,很多优秀的人都被杀或在被杀的途中,为官者人人自危,据不完成统计他当政的31年,杀掉贪官污吏达15万人。
然而朱元璋的惩治贪腐之路依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他希望所有官员都按儒家文化去做官,这实则根本做不到。到永乐朝后期贪污之风又卷土重来,滋生蔓延,朱元璋倾其一生都在为他所想象的美好世界而努力,他理想中的社会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出现。
废相设卫立内阁
朱元璋在发现中书省权力越来越大的同时,心情却越来越不好,总担心自己的皇帝位置会被架空,生怕大臣掌握了太大的权力。而中书省丞相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
中书省的权力越大,和朱元璋的矛盾就越深,因丞相胡惟镛谋反与贪污案件的发生被朱元璋抄家灭族,以他为标志,大明的政治体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他希望大臣和官吏都能辅佐皇帝,成为治理国家的能臣,同时对于可能危及江山社稷的任何安全隐患,他都会毫不留情的削平。
朱元璋为了更好的监控各个地区的官员,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且强化自身个人权力,特设立了只效忠于他个人的护卫队,史称“锦衣卫”。
这些人必须是体貌雄伟、身体健康、有勇力者作为殿廷卫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还要悬挂宫禁金牌。
这帮人在明朝权力十分强大,不管是藩王、大臣、武将等都在锦衣卫的监控当中,他们活跃在房梁上,屋脊边,床板下等,大臣晚上吃了几碗饭明天皇帝就知道了。
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先设立东厂,后又觉得东厂权力太大增设西厂机构监视东厂的行为,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现象。
勤政节俭工作狂朱元璋从登基到他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平均每天阅览奏章的字数就是15万字。每天要三次上朝,有早朝,有午朝,还有晚朝,除了在皇宫办公之外,他还要经常到民间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每天勤勉不辍,天还没亮就去上朝办公,天黑了半夜才回到宫中,每天晚上回宫后还要处理国家大事,一件事情没处理好,就是睡不好觉。每天晚上加班至深夜,比现在的996残酷多了,且他还要求官员和他一样,必须加班工作,每年都没有休息日,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辛苦,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
朱元璋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知道粮食和蔬菜,衣裳和家具都来之不易,所以他非常节俭。马皇后过生日,他仅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当然,贫穷虽然能够提醒人们节俭,警示人们勤劳,但贫穷也容易遮蔽了人的眼睛,让他看不到食物以外的东西,禁锢了人的想像力。
一君万民家族世
朱元璋的后宫除了马皇后以外,又陆续纳了二十一位嫔妃,这其中有陈友谅的小妾,朝鲜进贡后的女子等等。这些嫔妃在朱元璋死的时候大部分都随朱元璋殉葬了,有的还没有见到朱元璋就莫名其妙的送去死了。
这二十二个女人为朱元璋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女儿,而他后代取名字则必须是“火、土、金、水、木”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到后期已经把火、土、金、水、木为偏旁的字全部取完了,后代还自己发明了很多奇怪的新字来取名。
他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从出生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皇帝们一方面保证皇族生活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极力强化对皇族特别是藩王的控制,这种控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
布衣天下何我焉
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在元末的时代,在那样一个属于大众英雄的时代,朱元璋条件最差,实力最弱,但他硬是活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所以说朱元璋无疑可以战胜李世民和曹操,刘备等,这是性质决定的
但他自己常常不依法律程序,全凭喜怒杀人,加上他性格、权力和前所未有的地位,用残酷恐怖的屠杀手段,自己总大权独揽,造成专制残暴的独裁政治,使得没有人敢拿法来约束他,而他却又强迫全国人民守他的法,不许有一点差池,这正是暴君、独夫的典型人物。
接连不断地制造大狱,杀了十多万社会上层领袖人物,利用锦衣卫侦伺官民,制造全国性的特务网,用廷杖挫损士大夫的气节,强迫知识分子服役,在位期间将开国功臣几乎全部杀完,谋臣策士一个个被清除,豪绅地主成群成批被淘汰,全国上下各阶层的人吓得胆战心惊,诚惶诚恐,束手服从。
他不但是国家的元首,也是政府的当局,也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还是最高的立法人和审判官,又是法律的破坏者,具有无限制的货币发和权和财政支配权。
他收复过外族四百三十年的疆域,也是几十个藩属国的共主,他建立了中华民族自主的大帝国,是大明帝国的主人,他算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地位最高、最专制、最独裁、最强暴、最缺少人性的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年的夏天比以往来得更早了一些,好像在暗示着什么,这一天70岁的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他的皇孙朱允文正式登场,不过没多久就被他的叔叔朱棣夺了政权。他死后殉葬的妃子有46人,宫女15人,对于被殉葬的妃嫔,在孝陵殿内设置了一个龛,供后人祭祀。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
至此回顾朱元璋的一生,他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开创了大明帝国,国家统一,边疆辽阔,一生功绩无数,但是他喜好杀戮,生性多疑,很多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但是他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明朝开国皇帝 –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