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刘裕

南北朝时期的这段历史,正史大都不愿提及,因为这段时期对于我们汉人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甚至是非常羞耻尴尬的时代,那是一段汉文明地陷、汉民族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我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把那段历史逐渐展现出来,以便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增长人生的智慧。

曹魏遗风

要说南朝的刘裕,就要从南北朝说起,要说南北朝咱们就得从晋朝说起,可是晋朝为什么这么乱呢?那又说到曹魏了,晋朝的乱象都是曹魏留下的,以后的坏时代全是曹家留下的,晋朝是接的曹家的班,司马家是篡夺的曹家的天下。听着觉得曹家挺悲催,但实际上曹家不冤,司马家篡权,这都是跟曹家学的,而且学的亦步亦趋。

据说曹家是大汉望族,曹家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也有说曹操真名姓夏侯的,是不是夏侯家?那不是外人,那也是开国功臣,那是夏侯婴后人。

曹家无论按哪种说法,都肯定是大汉朝的开国功臣之后是汉朝的望族,司马家和曹家一模一样,不但家族地位一样,就连当皇帝的过程都一样。如果拍一个连续剧肯定挨骂,为什么?上下集一模一样!曹操并没有当上皇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当的皇帝,是同样司马昭也没有当上皇帝,而是司马炎当了皇帝。

曹操和曹丕这是父子,司马昭和司马炎那也是爷儿俩。

曹操和司马昭没当上皇帝的原因都一样,他们没得到士族大臣的支持,而他们的儿子当皇帝的原因也是一样,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这两出戏一样到什么程度呢?曹操是2月份死的,曹丕是同一年的11月称帝。同样,司马昭司马昭是春天死的,司马炎是秋天称帝,大臣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反对老子,支持儿子。

反对老子支持儿子的原因都一样,甚至于是因为同一部法律,九品官人法。我们来说说对中国后来1000年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是融入我们血液中的九品官人法。

秦朝以前是贵族制,秦朝开始,属于地主政权,贵族制度就被废除了。汉朝的政权属于家族制,同姓王制度,但是这个家当的不安生,伴随着整个汉朝的就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争斗,究竟谁是老大?大汉朝为这个争论了400年,九品官人法,大臣们专门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而设立的这么一部法律。

这部法律规定了国家的主体,国家根本的权利是属于士族阶层的地主,是国家真正的主人,皇帝皇帝也得听大臣们的,皇帝不听话怎么办?那就把皇帝换了!它这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九品官人法实际上是把人分成9等,每一等人都能当某一个级别的官员。你的等级越高,你能当的官越大。

其次,分级的权力是属于现任官员的,换句话来说,你爸爸是大官,他将来给你评级,他给你评几级,你将来就能做哪一级的官,这就是九品官人法,你说你爸爸要是给你评级,那不全是一级么?将来这大官不都是现在大官的后代吗?曹丕就是让人搞了九品官人法,一夜之间反对曹操当皇帝的那些大汉朝的忠臣,都变成了曹丕的忠实粉丝。曹操一生费尽心机,都不能达到的终极目标,结果因为一部九品官人法轻而易举地就做了皇帝。有多容易?曹操2月份死曹丕11月份就称帝了,司马炎呢?司马炎给九品官人法加了一条,加了哪一条?司马炎规定只有现任大官的子弟可以为上品,只有上品才能做大官。

这些都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发布的,于是魏国当年跟那些大汉朝忠臣立刻就觉得和曹丕比起来,司马炎要亲切得多:“还是司马炎懂得我们!”,于是司马昭的那些反对者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司马炎的粉丝,你觉得这些人有节操吗?就这帮大臣们,他们的行为在儒家眼中只能够用臭不要脸来形容。哪里有什么忠臣?!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臣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从曹魏开始,斯文扫地,曹魏政权为后来的皇帝开创了一个新样板:原来大臣们是可以自己选择皇帝的,这个头一开,皇帝轮流做就算是有了理论根据了,而是大部分,中国文人的节操。在这里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后代人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耻辱,后代的那些篡逆、那些暴徒,都算是曹魏的遗风。曹家皇帝现在都这样了,你还怎么要求大臣?大臣都如此不堪,天下百姓又怎么看?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坏的时代就从这里开始,从孔子开始,苦口婆心教育了中国人800多年,这才算是学好。魏晋这一折腾没用几十年就又都学坏了。

看来,学坏比学好容易。从小就在背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天下,就这样乱了,晋朝的坏都是胎里带的。他们带坏了一个时代,这也就不足为奇。

(未完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南北朝——刘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