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汉魏时期有一位文学史上重量级的人物,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当然是文学家了,但他的贡献不止在文学上,还在书画艺术上。他虽然不会写书法,为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篇文章、一首诗更是流传千古,说到这里朋友们大概已经猜到他是谁了,就是能七步成诗的——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系曹操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又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他的父亲、哥哥(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的散文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之美誉,在散文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文学家谢灵运评价曹植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清代文学家王士祯论汉魏后二千年间诗家“仙才”有三位,便是“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可见在中国文学和诗词领域曹植的地位是崇高的。
他虽生于王侯之家,但长于乱世,仕途上并没有占有先机,只是作为往王侯之家后代的优势,封为“陈王”,严格讲他是以为文人,以才情和风骨傲然独立于世。
曹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其文学成就不仅在汉魏时期,还影响了晋南北朝文学,他那首著名的《七步诗》历来被广泛传诵,内容不仅朗朗上口,还含有深刻的意义。他的著名文学作品《洛神赋》
文学史上辞赋代表之一,是建安文学扛鼎之作,是爱情的绝唱。
洛神宓妃,是传说中伏羲的女儿,小时候在洛水边玩耍掉到水中被淹死,然后成神,史称洛神。曹植的《洛神赋》是以虚幻的神话为背景,实则是借洛神宓妃抒发对其嫂子甄宓的爱慕眷恋之情,是他自己的忠贞爱情的见证,是从现实上升到文学艺术的典范。也成为了其他艺术形式争相表现的素材。
文学作品《洛神赋》是书法史上历代书法家书写的素材,也是历代人物画家取材的重点。在中国画史《洛神赋》为题的人物画最早的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洛神赋图》中顾恺之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将文学作品的情感以人物具体的形象表现,充分表现了《洛神赋》中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意境。《洛神赋》成为画家艺术形象表达的重要题材,元代的卫九鼎,清代的丁观鹏,近现代画家溥儒、陈少梅,当代的刘旦宅、黄胄等人物画家都有精品力作问世。
书法方面,首推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是书法史上小楷代表作,是历代书家学习小楷的必临摹经典。《洛神赋十三行》是新体楷书的典范,是完全成熟的楷书,笔法不再有隶意笔意,字形由宽扁的横势变为纵势。总览该作品,结体舒展,笔挺拔有力,风格属秀美一路;撇捺伸展得较长,但并软弱,笔笔送到末端,遒劲有力;字体整体呈纵式外鼓,是外拓笔法的典型代表;章法上,字的大小有变化,字距、行距舒朗。康有为评价说:“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
元代赵孟頫钟情于这一艺术题材,他一生写过书数件六种版本的《洛神赋。》据资料:
一、1297年(大德元年)为清夫所书
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本
2、秋碧堂刻本
二、1299年(大德三年)书(伪,故宫博物院藏)
三、1300年(大德四年)为盛逸民所书(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四、1301年(大德五年)书(筠清馆法帖)
五、1308年左右(大德末、至大初)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六、1319年(延祐六年)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书《洛神赋》,有行书、有楷书,是文学与艺术的天作之合,是书法史上的经典名品。《洛神赋》是赵孟頫行书代表作,极具二王遗意,虽为行书,但兼有楷书额结体、点画,字体端正,结构匀称,圆润潇洒,是赵孟頫一生中行书的代表。
与曹植相关的书法还有一件就是《曹植碑》,又名《曹子建碑》,隋开皇十三年(539)刻立,碑文阴刻,22行,每行42至43字不等,共931个字,内容是叙述曹植的生平事迹及葬地。书体为篆隶相杂,结构晋严谨,笔力遒劲。原石现存于山东东阿县城南十八公里鱼山祠内。
此碑书体为魏碑楷书,参杂篆隶,是典型的魏碑书风,其中的隶书也多为俗体。该碑整体遒劲丰腴,这种多书体相杂,也别开生面。就整块碑的书法风格看,隶书没有采用标准的汉隶,而是俗体,有研究者认为受东汉灵帝朝时期,通俗性的装饰书体的影响。再有可能书丹该碑的书法家有意为之,也算是一种创新吧,就如同唐代的颜真卿一样,在那个如此正统的年代,颜真卿也写了一件《裴将军诗》一样,楷、行、草间杂的书作,是书法史上不多见的。
《曹植碑》虽不是一件精致的明碑,但是了解南北朝隋至唐书法史的资料。
曹植的《洛神赋》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跨越文学和艺术两大门类,曹植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艺术家又用艺术化形象(书法也是形象创造)来表达艺术情感。(文/一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虽不会写书法,但为书法贡献了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