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葬太宗皇太极于陵内,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称昭陵,顺治七年(1650年)孝端文皇后入葬。昭陵是清初“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戎马一生,征战南北,功勋卓著的皇帝皇太极已被世人千古传颂,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
辽宁省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也称“关外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叶赫纳拉氏。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州,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葬于昭陵。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基,52岁去世,是清朝继太祖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顺治的父亲,康熙的祖父,是历史上有名的摄政王多尔衮的哥哥。皇太极做了两件大事,影响千古,史册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天聪十年(1636年)农历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在皇太极一生的经历中,最大的转折是从后金汗到大清帝。他是第一位当大清皇帝的人,为大清创建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皇太极执政伊始,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皇太极在位十七年间,统一了东北全境,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缔造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为取代大明登上中原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业。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重大历史贡献的君主。
孝端文皇后(1599—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清世祖时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二日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建陵历史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乾隆、嘉庆等朝多次增建和改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皇家陵园,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昭陵的名可能是出于对“昭”字含义本身的选择。古人以昭字作“彰明”、“显扬”解。
陵寝规制
昭陵与永陵和福陵齐名,合称“盛京三陵”或“关外三陵”,但规模更宏大,结构更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占地48万平方米,现存建筑38座(组),陵内殿宇密布,门、坊、碑、亭林立,彰显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和壮丽。昭陵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昭陵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作为清朝兴起之初营造技术水平的代表建筑,昭陵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皇陵规制,建筑形式又融入了满族兴起时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一座独具风格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
探访路线
在陵区外围,我们远远看去有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告诫人们前方乃帝王陵寝请下马,以示对皇陵的尊重。下马碑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在陵寝、宫殿等外,距离远近按尊卑等级有所不同。官员出行每遇下马碑必下马和下轿步行,即所谓“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否则,是违法的,是要受到处罚的。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须经过神桥,昭陵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神桥下面是一条护城河。经过神桥,迎面矗立的就是一处富丽堂皇的石牌坊,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整个牌坊雕琢集平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体,刀法粗犷,遒劲而细腻,被视为清代雕刻珍品。
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上,就到了陵园的正门——正红门(大红门),它共有三个门洞,东边为君门,西边为臣门,中间是神门,中间的神门是供皇太极及其皇后灵魂出入的门。大红门东侧门为君门,是皇帝祭陵时走的门,另一侧门为臣门,是祭祀时大臣出入的门。但在实际祭陵时,皇帝也不走正门,这可能是出于对祖宗敬畏的缘故吧。
进入正红门内,向北有三条笔直的用石板铺成的石路,正中与“神门”连接的路叫“神道”,又名“参道””它和“神门”同样是陵主“灵魂”出入陵墓走的道路。从“神道”中轴线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昭陵陵寝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建在它的两侧。这样的陵寝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居中为尊,至尊无上。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是用长条的石头铺建而成,以正红门的神门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月牙城的影壁前。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它们建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石兽依次分别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六对十二个。这就是石像生,是陵墓前设立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左右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旁。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和权势。地位越高,权势越大,石像生的石雕像也越多。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士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描绘的:“十二御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看到这些石兽昼夜守护在陵墓前,无疑会增加陵墓的威严和神秘之感,是皇家陵寝的威严、尊贵、崇高的象征。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为昭陵二骏,相传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喜爱的坐骑——两匹骏马大白和小白雕琢而成。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对大望柱,它和华表根相似,但柱体没有龙纹,只是朵朵云纹,不是圆柱形,而是八角形;柱顶是桃形,而不是蹲兽,其他部分都与前边的那对华表形制一样。它矗立在陵寝的主要建筑——碑楼两边,主要用途是装饰和丰富陵寝建筑内容,使之更有气魄,更加豪华。碑楼与正红门相对。牌楼是陵寝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美轮美奂。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碑楼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碑楼为方形重檐歇山式,四面各开一个拱门,下有须弥座式台基,中间竖立一通高5.45米,宽1.98米,重达5万公斤的整块石碑,碑的上首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炉。
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方城是一座古城堡建筑,建成于顺治八年(1651年),它的四个角各建一座角楼,角楼均为两层,歇山式建筑。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隆恩殿的大台基。这里有三路踏跺,中路为丹陛御路,俗称“龙道”,是由一块长5.5米,宽近2米的巨石——丹陛石铺成。丹陛石浮雕“寿山福海”和“双龙戏珠”图案,寓意帝后和美,福祚绵长。殿檐下有蓝地金字的“隆恩殿”牌额一块,从左至右以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爱福之意。隆恩殿共有三间,进深两间,周围出廊,共有廊柱20根环殿而立。殿内无天花棚,梁架裸露,上面施以旋于彩画。
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顶端是大明楼。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业山。
大明楼又叫“明楼”,坐落在方城北门上。楼为垂檐九脊歇山式顶子,上檐七踩,下檐五踩,均施以彩绘,其内为十字形穹隆顶。四面各有半圆形拱门,下部为方形台基,台基四面各出踏垛(台阶)。前檐挂有匾额,上书“昭陵”二字,满、蒙、汉三种文体。明楼之内立有一通汉白玉石碑,碑高约六米,碑头为龙首,正中开光部分刻有满蒙汉三体“昭陵”二字。碑身竖刻有:“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样,也是满蒙汉三体。大明楼是昭陵最高建筑,在历史上几次遭受雷火袭击,最严重一次是伪满康德四年(1936年)五月二十九日,整个明楼几乎被雷火烧毁。现在的大明楼是1939年重修的。
月牙城在大明楼之后,因为它的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名“月牙城”。在我们视线正前方是琉璃影壁。院里两端各有一座砖砌的转向蹬道,拾级而上,可达明楼和宝项。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遗体均实行火葬,地宫里葬的只是骨灰瓶。宝顶顶上栽有一棵榆树,取名“神榆”,是效法清永陵之举。
走在方城马道上,目睹硕大肃穆的宝顶,仿佛回到昔日久远的历史,当年皇太极率领八旗铁骑叱咤风云,戎马一生,征战南北的壮观场面。今日,皇太极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但已被世人千古传颂,清昭陵见证了历史的辉煌。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2014,明清皇家陵寝。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探访清太宗皇太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