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权力的更替(孙权-孙亮):东吴政权的晚期混乱

核心观点:

1.孙权执政中后期,天下大势已从战火纷飞的大争之世,走向了三足鼎立,各自平稳发展的局面。那一辈立志于统一天下,不惜马革裹尸的枭雄,曹操、曹丕、刘备、孙策、诸葛亮、关羽,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2.三国权力中枢,基本接受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阶段,以发展综合国力为重心。

3.可惜孙权晚年昏聩,二宫之争,举国中分,波及满朝文武,动摇国本,自毁前程。

公元252年,东吴大帝孙权崩逝,孙亮继位,是为吴少帝

孙权寿命很长,享年七十一岁,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可以排进前二十。

自孙权十九岁接替兄长孙策,掌握了江东的地盘后,做了四件功课。

整顿内部班底,安抚吴越豪强,讨伐平定山越,赤壁战胜强敌。

经过不懈的努力,孙权掌管的东吴政权,砥砺前行,逐渐走向安稳,割据东南长达近一个世纪。

我们常说的三国,蜀汉灭亡于公元263年,曹魏也于公元265年被西晋取代,东吴则生存至公元280年,是三国中最长寿的。

但最长寿的东吴政权,名声上却远不及魏蜀两国,东吴的实际缔造者,也是享有东吴政权大部分权益的吴大帝孙权,更是黑料不断。

一切还得从公元241年说起。

一、天下大势

公元241年,对于东吴政权是个重大的转折。

我们先看看这一年,三国都处于何种态势。

曹魏已传承至第四代曹芳,这一年,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

辅政大臣是宗亲曹爽,还有重臣司马懿。

曹爽是个纨绔子弟,司马懿也还没与他撕破脸。

蜀汉是后主刘禅,“相父”诸葛亮已经在七年前星落秋风五丈原。

目前蜀汉政权是蒋琬主政,姜维主军。

其时,吴蜀边境早已缔结和平多年,双方自夷陵之战后,就已不再互相攻伐。

蜀汉与曹魏也进入休战期,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蜀汉由保守的蒋琬、费祎主政,不再坚持进攻曹魏。

姜维大举北伐则要到十余年之后了。

曹魏也因为皇位刚刚交替,以巩固内部权力为主,也没有心思讨伐蜀汉。

只有吴魏之间,还间或有边境之争。

这一年,孙权分兵四路北伐,司马懿坐镇指挥,击退了吴军。

总体来说,天下大事已从战火纷飞的大争之世,走向了三足鼎立,各自平稳发展的局面。

那一辈立志于统一天下,不惜马革裹尸的枭雄,曹操、曹丕、刘备、孙策、诸葛亮、关羽,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国权力中枢,都接受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没有人再把一统江山挂在嘴边了。

孙权的日子已经过成了岁月静好。

称帝了,被刘备骗走的荆州夺回来了,交州平定了,台湾都成为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江东的豪门尽入彀中了,山越闹不出大动静了,陆逊坐镇武昌也稳如泰山了。

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好儿子。

二、太子之死

东吴的皇太子,是孙权的长子,孙登

孙登是孙权长子,孙权二十八岁才生下的。

那年正是赤壁之战打胜的第二年,东吴政权度过了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

立国之战大胜,又生了第一个儿子,雄姿英发。

孙登生母身份很低微,于是孙权让正室徐夫人收养了孙登。

公元221年,刘备率大军攻吴,发动夷陵之战。

孙权求和不成,便向曹魏称臣修好。

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十三岁的孙登受封为王太子。

孙权对于长子是寄予厚望的。

选置师傅,安排宾友,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孙顾谭、陈武之子陈表,谓之“太子四友”。

程秉、张温先后为太子太傅。

在孙权称帝后,东巡建业,太子孙登留镇武昌,安排陆逊在武昌辅佐太子,并掌管东吴军国大事。

孙登的太子妃,孙权精挑细选,为之聘娶周瑜之女

围绕在太子周围,几乎把朝中重臣都囊括了。

曹丕几次派人让孙权把孙登送到曹魏为人质,孙权都强顶着推辞掉了。

孙登也德艺双馨,治理有方,礼贤下士,宾客名士盈门。

对于父亲敬而善谏,对于嫡母礼敬有加,对于弟弟们谦逊疼爱。

更为难得的是,孙登年纪轻轻,身为皇太子,丝毫没有骄纵放荡,反而显示出极高的政治谋略。

嘉禾元年,二弟孙虑去世后,孙权悲伤吃不下饭。

孙登昼夜兼程回到孙权身边,劝谏并安慰父亲要保重身体。

孙权让他回去继续镇守武昌,但孙登坚持要留在孙权身边尽孝,孙权深受感动,就让他留下来。

皇帝身体抱恙时,皇帝与太子分离,是有隐患的。

如果有奸佞之人从中进谗言,很可能酿成祸患。

秦始皇之扶苏,汉武帝之刘据,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遭遇横祸。

孙登只有二十四岁,能有如此见识和决策,令人钦佩。

从东吴后来发生的政治动荡中,我们就更能看出孙登的政治敏感性

当时孙权宠爱王夫人,王夫人的儿子孙和,也倍受宠爱。

孙登主动与孙和亲近,甚至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这个三弟,还经常表示想让出太子之位。

这戏演的其实有点过,但孙权看到孙登胸怀阔达,真心疼爱弟弟,心里也是放心的。

这些政治谋略,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实属难得。

恐怕也跟他的师傅、宾客们,平时悉心教导、出谋划策有关。

可惜,命运如此垂青,总会留有缺憾,这就是造化弄人之处。

孙登的唯一缺陷,就是寿命

公元241年,孙登病逝,享年三十三岁

这一年,孙权整六十岁。

如果说,十年前二儿子孙虑的死,已经让孙权黯然神伤了很久。

这一年,又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而且还是他倾注半生心血,举全国之力培养的接班人

从孙登立为王太子到如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孙权遭受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皇太子登薨,帝闻惊惋,哀不自胜。诏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建康实录》

自丧子之后,孙权生命的最后十一年,是昏聩颟顸,甚至倒行逆施的。

不但把自己家族搞的支离破碎,还把朝廷拆的七零八落。

三、二宫之争

雄主晚年昏聩,几乎是个宿命。

孙权又为这个自然规律添了生动的注脚。

孙权黑粉无数,但他之前的那些黑料,其实都有可辩解处。

比如偏安一隅,不像刘备诸葛亮那样执着于光复汉室,但也可以解释为审时度势,先安内再图攘外,方能享国长久。

比如背后偷袭荆州,这个如果抛开情感因素,孙权决策的时机把握堪称绝妙,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实利

相反在灭国级大战中,孙权还是取得了赤壁、襄樊、夷陵三场决定性胜利。

再如任用酷吏,这也是雄主必备套餐

毕竟对于东吴政权来说,世家大族既要利用,也要压制,酷吏是一种手段。

曹魏也是一样的,对于世家大族是既离不开,又不放心。

所以魏、吴均设置“校事官”,就是特务组织。

这类机构历朝历代虽然名称配置不同,功能同出一辙。

汉代叫“绣衣”,北魏叫“候官”,唐代叫“不良人”,宋代叫“皇城司”,明代叫“东西厂”、“锦衣卫”,清代叫“粘杆处”,民国叫“军统”、“中统”

现代叫“国安部”。

所以设置情报机构,不能说就是纯粹的昏庸残暴,也属政治需要

孙权晚期之前的酷吏,尚未掀起如巫蛊之祸的大波澜。

但太子孙登去世之后,孙权就真昏了头,搞的一系列政治风波,损失惨重,甚至开启了祸乱之源,最终亡国。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围绕储位之争的,二宫之争

皇太子孙登去世,太子之位虚悬。

第二年正月,孙权立孙和为皇太子。

孙和是孙权第三子,大哥二哥都去世,轮到他了。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一直受到孙权宠爱,以资历和宠信来说,孙和当太子是当之无愧的。

但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与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关系恶劣。

孙鲁班、孙鲁育姐妹,是步夫人所生。

步夫人是孙权最宠爱的妃子,虽然没有立为皇后,但在后宫基本是皇后的地位。

王夫人宠爱次之,但生了儿子,因此两个女人也可谓势均力敌

孙鲁班这个女人不简单。

孙鲁班是孙权最宠爱的女儿,先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卫将军全琮。

孙和立为太子,母以子贵,本来应该立王夫人为皇后,立其他四个儿子都为王。

但在孙鲁班挑拨之下,孙权对王夫人产生嫌恶。

因此孙权执意不肯立皇后,数月后,又立第四子孙霸为鲁王。

这其实是个很危险的安排

因为孙和、孙霸两个儿子几乎是同样受宠,一个立为太子,一个立为鲁王,并未有明显区分。

群臣都表达了反对意见,这样容易引发两宫争斗的祸端,但孙权执意不听。

同时孙鲁班不断诋毁王夫人和太子,使得孙权与太子孙和关系逐渐冷淡,王夫人也因为孙鲁班的谗言而忧郁致死。

这些事情无疑滋长了孙霸谋取储位的野心。

孙权以六十多岁的年龄阅历,不应该想不到这些,除了晚年昏聩,实在找不出更合理的理由。

别说前朝教训很多,就是近在咫尺的邻居,袁绍家、刘表家,甚至曹操家,都出现二子相争,导致祸乱的情况。

在这样的状态下,朝中大臣纷纷站队,分成太子党、鲁王党,甚至到了“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的地步。

这种与储君结党,一般是年轻的二代们愿意搞的政治投机。

重臣们老奸巨猾,政治经验丰富,对这种事有特别的警惕。

但由于孙鲁班拉偏架,煽风点火,步骘、全琮等老臣直接下场支持鲁王孙霸。

太子孙和见形势不妙,也开始加紧了夺权步伐。

这里需要特别说的是陆逊

陆逊是当时吴国的柱石,指挥的两场大胜,夷陵之战、石亭之战天下闻名。

这样的重臣,本身对二宫之争持中立态度,但也终于被裹挟进了这个漩涡之中。

太子孙和也是胆大包天,居然派人藏在孙权床下偷听。

那天孙权正好和杨竺密谈,杨竺表示孙霸更适合做太子,孙权便透露出废立太子的意图。

陆逊的侄子陆胤是太子党,他向孙和辞行,孙和拉着他到车上,把偷听到的消息告诉他,密商对策,让他劝陆逊上书。

陆逊听了陆胤的话,数次上书坚决拥护太子。

陆逊远在武昌,孙权觉察他和杨竺的密谈泄露了,而且消息都传到武昌了。

他非常惊讶,于是开始下令调查。

孙权先质问当事人杨竺,杨竺回忆这段时间只有陆胤从建业去武昌,锁定了陆胤

孙权又问窃听人陆逊,从何知道废立太子的消息,陆逊比较实在,直接说是陆胤说的。

这下证据确凿,于是孙权把陆胤抓来拷问。

陆胤还算忠诚,知道为太子隐瞒,嫁祸杨竺,说是杨竺主动告诉他的。

杨竺也被抓去严刑拷打,结果骨头软,屈打成招。

孙权根本想不到有人会在床下偷听,看杨竺招供,大怒之下处死杨竺。

杨竺在狱中被打得精神紊乱,胡乱攀扯,诬陷了陆逊二十条罪证

正在气头上的孙权又迁怒于陆逊,数次遣使写信斥责陆逊。

一代名相兼名将的陆逊忧愤而死,家无余财。

陆逊在东吴的威望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几乎相同,蒙冤致死,令人扼腕叹息。

后来陆逊的儿子陆抗面见孙权,洗清了陆逊的冤屈,国之柱石已死,孙权懊悔不已,为时已晚。

二宫之争后续有所缓和,但孙权思索良久,也深刻认识到这些年的储位之争对于朝廷的危害。

于是决心将两个儿子都抛弃,另立太子。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昏招接着一个昏招。

孙权的目光集中在幼子孙亮的身上。

孙鲁班见风使舵,担心当年过深的卷入二宫之争,又进行了一次政治投机,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孙亮。

孙鲁班经常在孙权面前称赞孙亮,撺掇孙权废立太子。

公元250年,孙权幽禁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

朝中大哗,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还有陈正、陈象、张纯等反对,孙权把这些大臣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对于鲁王党也没客气,将其党羽全寄、吴安、孙奇杀掉。

当年十一月,孙权立孙亮为皇太子。

四、孙亮继位

立孙亮为太子时,距离孙权去世已不足两年,吴大帝也年近七旬。

二宫之争废掉了两个年长的皇子,立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幼子。

这也开启了后面东吴帝国主少国疑,权臣当道,自相残杀,国势渐衰的走势。

本来东吴帝国是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曹魏帝国皇族逐渐衰弱,司马氏权臣操控朝政,内部隐患重重。

蜀汉帝国自诸葛亮去世,再无名臣,后主刘禅暗弱,苟延残喘。

但东吴自从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孙权年事渐高,又走进了雄主晚年昏聩的怪圈。

二宫之争两败俱伤,逼杀国之柱石,朝廷动荡不安,无奈只好扶立幼子,又导致权力交替后权臣乱政。

有观点认为,这是孙权有意剪除朝中尾大不掉的江东豪强势力,所以借二宫之争痛下杀手。

其实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不是,虽然豪强确实被摧折不少,但并未改变江东豪族控制朝政的基本格局。

比如陆逊虽然被逼死,但其部曲仍然交给儿子陆抗,继续驻守武昌,家族未受影响。

定性为孙权晚年猜忌心重,犹豫不决,听信谗言,部署混乱,最为贴切。

孙亮是幼子,他的母亲潘夫人也是年轻貌美,称“江东绝色”。

她是因为父亲犯罪被杀,所以被罚没入宫为奴,被孙权看中临幸,并生下孙亮。

孙亮立为太子,潘夫人也立为皇后。

潘皇后性妒忌,陷害袁夫人及很多宫女,在孙权病重时还询问吕后专制故事,意图将来把持朝政。

潘皇后把身边的宫女都得罪惨了,宫女趁她熟睡,拿白绫勒死了她。

从结局可见,其德行及情商着实不堪。

公元252年,孙权崩逝,享年七十一岁,年仅十岁的孙亮登基为帝。

孙权临死让诸葛恪、滕胤、孙弘、吕据、孙峻等共同辅政,这五位辅政大臣,选的也是一言难尽。

诸葛恪位居辅政大臣之首,确实以他的名望也是一时之选。

滕胤是诸葛恪的儿女亲家,吕据是滕胤的连襟,三人同气连枝。

屁股还没坐热,辅政大臣们就自己先干起来了。

孙弘和诸葛恪原来就有仇,他想扳倒诸葛恪,结果孙峻告密,被诸葛恪先发制人,杀掉了孙弘。

东关之战中,诸葛恪大胜司马师三路大军,威望达到鼎盛,从此开启专权之路。

后来孙峻不满诸葛恪专权,设计诛杀诸葛恪,开启孙峻专权。

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废太子孙和、孙权女儿孙鲁育、前太子孙登之子孙英都被杀。

孙峻死后,其弟孙綝继续专权。

吕据、滕胤意图废掉孙綝,结果被孙綝反击,吕据、滕胤被杀,均被灭三族。

权臣孙綝最后废黜皇帝孙亮,另立孙休为帝。

孙休继位后,又设计捕杀孙綝。

从公元252年,到公元259年,不到七年时间,孙权选定的接班人孙亮被废,五位辅政大臣互相残杀殆尽,朝政一团乱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最高权力的更替(孙权-孙亮):东吴政权的晚期混乱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