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千年前,一名小镇做题家的一生

公元768年,生于河阳(今河南沁阳)的韩愈,已经错过了大唐最盛的一代。

这一年,是唐代宗即位的第七个年头,距离安史之乱平定已经过去了五年。但那场长达八年的混乱已经不可挽回地动摇了整个国家的根基,藩镇割据渐起。

三岁丧父,十岁出头没了兄长,由寡嫂郑氏好不容易拉扯着长大。少年的韩愈随着兄嫂四处奔走,又为避战祸而北上,幸生而聪慧好学,又有能干明理的嫂嫂看顾着,才不荒功课。

考了四次,才中了进士。

19岁初到京师,用了足足六年,实在不易,却是一众考生中算得好天赋的了。唐朝的科考也是卷得厉害,早有流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考中了进士的韩愈,却迟迟通不过吏部选人的“博学宏词”考试。这一晃又是四五年。

京城米贵,囊中羞涩的韩愈,迫不得已下只好舍弃脸面,也学起了毛遂自荐,希望可以获得哪位大人的青睐,可是投了数封信皆石沉大海。

无权无势的读书人,在京城比比皆是,怎可能因几句话打动了谁去,是年轻人的痴心了。

在京十年,无所进项,终日靠举债为生,也终坚持不下去了。

韩愈,这个唐朝的北漂一族,终于在年近三十的时候,选择离开京城,去地方发展。

数年后,韩愈回忆那段在长安的日子:“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这样的话,今时今日作来,也是大有共鸣之人吧。

三十五岁那年,借友人之力,韩愈又回到了京城。

友人为他谋得了四门博士之职,类似于今天的国立大学教授。但好景不长,转年便又免了官,虽说后面又做了监察御史,但是他平生生涯因“仗义执言”最是反复,不久又贬去广东。

直到新帝继位,才兜兜转转,四十岁回京转了一圈,重操旧业当了几天博士,就又去外任了。因其文采渐显,在几年后韩愈调回京作史官。

这一次回京,就有了那大名鼎鼎的顶撞圣意之《谏迎佛骨表》。

洋洋洒洒一大章,直言不讳地反对唐宪宗劳民伤财的迷信行为。五十二岁的韩愈随即再次被贬。

也是韩愈的时运所在,没过两年唐穆宗即位,他再次被启用去平定兵乱,完成生平的最后一次建功。

终于,这个历经三朝、几起几落的老人在京城彻底安稳了两三年,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在京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张籍为他祭诗:“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一生刚正,数次犯言直谏,文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武能两番平定战乱,即使贬官外派亦造福了一方百姓。

韩愈这人,像出现在墨色渐浓的晚唐里的一束光。

李长之的《韩愈》这本书,用韩愈的诗赋串联起他的一生。往日未曾见过这般多韩愈的作品,这番也算大长见识,书后还附十五篇原文加注释。非常严谨的人物传记,但是对于古文欠佳的人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我是偏爱这种古韵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韩愈》千年前,一名小镇做题家的一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