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略》,《如懿传》相继开播,来说说乾隆一家人

第一位孝贤纯皇后。姓氏:富察生年: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1712年3月28日) 卒年: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1748年3月11日) 家族知名人物:马齐、米思翰、傅恒、福康安、明瑞等。

富察皇后,其父李荣保在四位兄弟中存在感最低,史书对其生平只简略记载了他做到了察哈尔总管,其后大书特书的是他的女儿当上皇后之后他被追封公爵,儿子傅恒建功立业后乾隆为他家建立了宗祠,并且赐给他谥号庄悫。然而,富察皇后的伯父们(马齐、马武)却是康熙雍正时期的风云人物,乾隆晚年的亲王昭琏在他的《啸亭杂录》里是这么写的:“明(明珠)、索(索额图)既败后,公(马齐)同其弟太尉公武(马武),权重一时,时谚云‘二马吃尽天下草’。

插播:说到这里,你也会想为啥一家子有人姓李有人姓马有人姓福有人姓傅,那是因为他们的姓是富察。以前上网就有人问为啥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而叫丰绅殷德,那是因为他们都姓钮祜禄。

富察氏是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嫁给乾隆的(时为皇四子,并没有亲王爵位),婚后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他们在圆明园的居所是长春仙馆。雍正十一年,雍正封弘历为宝亲王,并赐号长春居士(时年23岁)。顺带,封弘昼为和亲王,并赐号旭日居士。乾隆实录的开头一段记叙了乾隆成婚后经常与富察氏一起孝顺长辈。

对于乾隆来说,重华宫是他青年最常居住的场所。乾隆晚年曾写过《重华宫记》,表示对重华宫念念不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这里是青年时代的读书之所,另一个是与富察氏美满幸福的婚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乾隆来说,他是很乐意把自己和富察皇后塑造成明君贤后组合的。老婆形象好了,对自己形象也有提升。所以他不遗余力的宣传了富察皇后是多么贤惠能干,甚至在官方上谕中评价她是古往今来无人超越的贤德皇后,并且表明自己有如此政绩,离不开皇后的帮助。想起去年刘强东深情告白奶茶妹妹:有你京东才能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谢谢老婆。其实看史书的记载,富察氏的贤德的具体行为肯定称不上这样的赞美。当然了,京东也不是因为有了奶茶妹才伟大的。这也算是秀恩爱的一种吧哈哈。

虽然乾隆赞赏很厉害,名不副实,然鹅,富察皇后在历史上品行上却是没有黑料的,肯定不是像如懿传里那么坏了,也算个贤后了。她对太后很孝顺,婆媳相处的很好,她对嫔妃还算厚道,没有坑害过谁,她对庶子们也不错。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出身名门还很节俭,平素不带珠玉,仅以通草花绒花为首饰。

乾隆十二年的时候,乾隆在塞外打猎的时候告诉富察皇后自己的读书心得,说读了皇祖康熙的清文鉴,我们满族人入关前,物质艰难,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当今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富察皇后便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了一个燧囊献给乾隆,以示自己与他同心维持满洲传统的节俭风俗。乾隆对这个礼物很珍视很满意,保存的也很精心。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察氏除了节俭,对乾隆还很体贴。乾隆晚年的首辅阿桂曾说,一次乾隆帝患疥疮(据徐广源考证是乾隆八年),愈后体弱,医生嘱咐须静养百日。孝贤皇后于是就住在皇帝的寝宫外屋,无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后,见皇帝气色如初,身体复原才搬回自己的寝宫。当然了在后宫能抢到伺候皇帝生病这事情的人,也不是一般人了,她们又不是专业护理人员,其间起到的更多的是心理安慰吧。陈后主生病的时候,伺候他的是他最喜欢的张丽华。

从下面事件也可以看出富察皇后的节俭、慧心。《春秋·谷梁传》载:“天子亲耕,王后亲蚕”。亲蚕是皇后的职责之一。乾隆九年,乾隆恢复了中断很久的亲蚕礼,富察皇后进行了清代首次亲蚕礼。她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把蚕结成的茧收集起来,命令官员把它染上色彩,织成御衣,亲自进献给乾隆。乾隆在祭祀登朝时多次穿用皇后给他制作的蚕丝衣物。现在的书籍喜欢宣传乾隆多么奢靡,但是乾隆当时的上谕对外宣传确实是表明节俭的。

乾隆十三年皇后去世不久,乾隆命宫廷画家为记录孝贤皇后举行亲蚕礼的景况,集体创作了《孝贤皇后亲蚕图》。金昆为亲蚕图画稿的主持人,他收到一份旨意:“著金昆画亲祭蚕坛四卷,如不明白处问傅恒三和,先起稿呈览,钦此”。画卷完成后,他还在背后题诗纪念:先蚕坛垂于西苑,乾隆九年,孝贤皇后肇称懿典,嗣此岁尝举行,鞠衣将事,钩筐具仪,命图以志之,藏于茧馆,辛未长夏载一展阅,念缥素犹新,而音徽远阙,不胜怆然,爰提是作。御笔。农桑并重以身先,创举崇祠荐吉蠲。秋叶哀蝉惊一旦,春风浴茧罢三年。宛看盆手成新卷,益觉椎心忆旧弦。柘馆萧条液池上,分明过眼阅云烟。

对乾隆来说,富察皇后似乎是个无可挑剔的人,IQ、EQ双高,从行为来看也是善良温顺的。富察皇后与乾隆感情好,这有各方面史料认证。在乾隆朝的后妃里,除了她,其余人在史书里,没有明确的宠爱字眼认证。举例。【一】乾隆自己说的感情很深很隆重啊,比如,NO.1 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清实录》上谕)NO.2 朕于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紊典常。【二】乾隆起居注(就是当时史官记载的)记载乾隆对孝贤皇后礼数隆重,情爱挚久。帝德之恢宏,皇猷之广远,超轶乎七十二君之上矣,至若孝贤皇后之懿孝著乎殿廷内则型于宫壶,皇上追惟淑德,永悼徽音,加谥崇称,允恰典礼而皇子服制及民间婚娶之期无不节文相协,酌古宜今洵足垂型万代,至于纪纲不可不肃而宽严综合于中,其违制者业已自干宪典,犹且权其轻重与以等差义之尽任之至也。若夫恭承懿旨命册中宫,上以慰安圣母,下以统率六宫,而必博考旧事迟之,又久始行摄事之仪,盖典重而情愈永矣…..【三】正史清史稿记录富察氏很受乾隆的重视,在其死后很伤心。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乾隆二年,册为皇后。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恸,兼程还京师,殡于长春宫,服缟素十二日。 并制述悲赋。【四】清朝上层人士基本认可乾隆对富察氏感情很深,什么宠、爱、礼、眷、敬的字眼都有。《光宣小记》,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父李荣保,祖米思翰。乾隆二年以嫡妃册立。性节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岁时例进帝荷包,惟以鹿羔沴毧辑为燧囊,仿先世关外之制,寓不忘本意,帝特加敬宠。《清宫词》,孝贤皇后事孝圣皇后最得欢心,高宗称其淑德为古今贤后,故侍遇后族宠贵无比,前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孝贤崩后,御祭文字哀婉沉挚,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照常陈设,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啸亭杂录 纯皇后之贤德》: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文忠公之姊也。性贤淑节俭……岁时进呈纯皇帝荷包,惟以鹿羔<蒙毛><毛戎>缉为佩囊。仿诸先世关外之制,以寓不忘本之意,纯皇每加敬礼。后从上东巡,崩于德州舟次。纯皇帝深为哀恸。

《郎潜纪闻初笔 孝贤纯皇后慈俭》,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文忠公姊也,性慈俭,正位中宫十三载,未尝佩服珠翠。向例宫中多用金银丝索缉成荷包,后以为暴殄,岁时进呈纯皇帝,惟以鹿羔<毛蒙><毛?>缉为佩囊,盖仿先世关外之制,以寓不忘本之意。上深加敬爱《听雨闲谈》 [清]桐西居士,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文忠公之姊也。性贤淑节俭,上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正位中宫,十有三载,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织绒等花,以为修饰。又以金银线索缉成佩囊,殊为暴殄用物,故岁时进呈纯皇帝荷包,惟以鹿羔沴毧缉为佩囊。仿诸先世关外之制,以寓不忘本之意,纯皇每加敬服,钟爱异常。综上,我们可以说乾隆对富察皇后的感情是重视、尊敬、钟爱、眷恋。富察皇后似乎是人生圆满了,与丈夫感情好,地位又尊,娘家的人又上进又能干,乾隆又肯提拔。可唯独差的一点就是:子嗣。下面就来八一八她比较悲惨的子女状况。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初二子时生,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戌刻殇皇次子,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生,出生就比较受重视,雍正为其命名为永琏。乾隆认为这是雍正想要传位于他。这其实也是变相宣传,他说雍正想传位于永琏,就等于宣传雍正早早考虑传位给他自己。乾隆元年,乾隆密立永琏为太子,将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之后。乾隆三年夭折,年九岁。乾隆很伤心,将永琏追封为太子,谥号悼敏。在清朝,这算是夭折皇子的最高封赠了。无论是丧礼等级、园寝规格还算祭祀等级,都是皇子里最高的。 带提一下,清代皇子夭折后得到追封或者厚葬的并不多,一个手指都可以数的过来。仅仅是:顺治皇四子,追封荣亲王,丧礼超过亲王,母董鄂妃。雍正皇八子,丧礼比照亲王。母敦肃皇贵妃。乾隆皇次子,追封皇太子,丧礼为太子等级。母孝贤皇后。乾隆皇七子,追谥悼敏,丧礼从优。母孝贤皇后。其余的,不管你亲妈是皇后还是皇贵妃还是贵妃,一旦夭折了,一律没封号没厚葬。

说说永琏的特殊之处。1、乾隆给他穿素示哀。按照制度来说,孩子早夭,父亲是不用给他穿素的。可是乾隆还是给永琏穿了素服。2、永琏的名字需要避讳。古代只有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

3、嘉庆当太子时对永琏行叩拜之礼,乾隆说这不是因为他是你哥哥,而是因为名分在你之前,嘉庆亲政后改为立奠。

和敬公主,算是清朝公主里比较好命的。长寿、多子女。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公主府在京城张自忠路7号,这里露珠去过,和她叔叔弘昼的是邻居。她是和亲公主,却可以留在北京(猜测是乾隆不想让公主远嫁?)留在北京,却可以拿着和亲公主的俸禄。因为朝廷规定,去蒙古和亲的公主比在京居住公主工资高,毕竟是为国奉献常住边疆。

和敬公主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乾隆很喜欢这个外孙,赐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你可能会觉得很拗口,露珠当然觉得也是。因为这是个音译名,翻译过来就是有福有寿、结实如铁的宝贝。忒木尔,有寿也。额尔克,铁也。巴拜,宝贝也,音读若罢摆。

和敬公主很传奇的另一个地方就是,一个市居然以她的名号而命名。那就是公主岭市。公主岭市,吉林省省直管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东辽河中游右岸。和敬公主去世后,在吉林省建立了衣冠冢,俗称公主陵。只有皇帝之墓称陵,而这也是没谁了……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因忌讳“陵”字不祥,遂将“陵”谐音为“岭”。沿革至今。想想以人命名的城市都有谁啊,那可是孙中山、胡志明、华盛顿、彼得、列宁、斯大林之流,不是出名军事家就是强悍的政治首脑。就是以人命名的街道也不多,比如张自忠路,佟麟阁路,基本都是抗战名将。为什么这里选和敬公主来命名,我也是不懂了。吃瓜群众谁知道。

下面说富察氏的最后一个孩子,永琮。永琏夭折后,乾隆没有嫡子了,大家都明白乾隆有着强烈的立嫡意愿。至于立庶子,肯定是不甘心的。唯一能拯救的办法那就是再生一个嫡子了。乾隆十年,富察皇后有了身孕。那时候没有B超是无法鉴定胎儿性别的,可是乾隆还是抱着生儿子的万分希望来珍视这个婴儿。史书里有个细节。

乾隆十一年,朝廷的惯例是年头在紫禁城主持各种典礼祭祀活动,元宵节在在圆明园看烟花,可是皇后怀孕了(大概四五个月吧),从紫禁城到圆明园是有距离的,虽然御道很平整,但是没法百分百保障胎儿的安全。乾隆觉得倘若是自己去了圆明园,留下皇后在宫里过元宵节多不好。所以他说,今年元宵节不去圆明园,就留在紫禁城看烟花,这样过节、陪老婆孩子两不误。这么做矫情吗?我见过一些人怀孕还去外地溜达。有个朋友老公是广西的军官,她怀孕了还请假从北方到桂林探亲。不过也有可能是富察皇后当时身体不好,确实有医嘱不能多动吧。四月份,皇后生下皇七子,乾隆赐名永琮。对于这个孩子,乾隆很满意,曾经说过“皇七子秉质纯粹。深惬朕心”、“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怎么看都觉得孩子聪明可爱讨喜,不用疑问,他已经将永琮默认为皇储。

无奈,乾隆十二年除夕,永琮因出痘夭折,未满两岁,乾隆下了谕旨,大体有三个意思,第一,永琮因为天性聪慧,又是嫡出,所以是储君人选。第二,永琮丧礼需要从优举办。第三,为什么我敬天勤民,孩子还是早夭了,难道是因为我朝自定鼎中原以来,历代皇帝都非正嫡继统,而我必欲以嫡子继统,获得先人没能获得的福分,因此一线妄求之心,遂起如此之祸?“此乃朕过耶”。永琮的死对乾隆打击很大,乾隆甚至怪罪起了自己,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想把孩子立为太子,或许他就不会死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分明不是他的错,本质是落后的医学水平。能弥补这种遗憾的,也只有把永琮的丧事办的尽量隆重气派,以全自己的一份爱心。皇七子,谥号悼敏。

永琮死亡,对乾隆固然打击大,但不致命,虽说选择庶子不甘心,但毕竟有的选。对于富察皇后来说是致命的伤痛。虽然谁继位她都会是太后,虽然乾隆说她对待庶子如同亲生,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亲生和非亲生有很大区别的。累日的过度悲伤,富察皇后病倒了。与此同时,东巡日程日益靠近。她此时还是很想参加此次巡游。因为她在病中时时梦见碧霞元君在召唤她,她想亲往泰山还愿。碧霞元君是泰山掌管生育的女神,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她安慰乾隆说拜了泰山碧霞元君就可能再生一个孩子。所以乾隆同意她的请求,在其后的东巡大典中,他们确实同登泰山,驻跸山顶,并到碧霞祠拈香行祭。东巡返程途中,富察皇后终因病重而卒,时为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富察皇后的死,对乾隆的心里是山崩地裂的震荡,并波及全国。如果有微博的话,富察皇后那段日子里会频繁上热搜。热搜事件如下。1、#拆城门#  皇帝将皇后去世时乘坐的船运进北京城。这任务也是逆天了,因为船舶体积十分庞大,而城门门洞狭窄,在没有起重机械的古代根本无法进城。为了保留这艘船舶,皇帝想把城门楼拆掉。还是礼部尚书海望最后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命人即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御舟运进了城内。

2、#葬礼#

在清朝,孝贤皇后之前的皇后,丧礼都如赫舍里皇后,并没有让外省官员居丧。因为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此时乾隆要求,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3、#亲定谥号#

历代后妃谥号都是大臣拟定,终由皇帝选定。乾隆此时没有按程序,亲自下旨册谥号孝贤。此处有个事件,就是慧贤皇贵妃去世之际,孝贤皇后曾经要求乾隆给自己谥号孝贤。由此有人YY什么嫉妒破醋啥啥。我觉得我不愿意如此揣测历史人物,真相要靠考证得出。养吉斋丛录里考证过皇后嫔妃谥号含义不同,后谥:明德有成曰贤。妃谥,内德有成曰贤。再者,并不是每个人请求谥号都能得到赞赏的态度。尹嘉铨曾为其父请谥号,乾隆的回复是:“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交部治罪,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换了孝贤,对此还深表赞赏。说这是他知妻的抉择。

4、#祭奠#

这在乾隆的本纪多次出现,本纪是记录国家大事的,没逼格的后妃是上不了的。乾隆曾一日比三餐还准时的去灵前祭奠皇后。随着丧事渐远,变成一日两次,一日一次……这种状态持续了四年,直至皇后直接下葬。让我想起《追风筝的人》里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5、#处罚#

对于乾隆来说,任何人都应该像他一样悲伤万分,稍有不敬的人就该狠狠的罚。这期间涉及到的人有皇子、亲王、军机大臣、大学士、督抚,有人被杀,有人被吓死,有人被降级。具体来说,比较出名的人物有①皇长子皇三子应为举哀不够伤心,剥夺皇位继承权。弘昼作为皇长子的师傅罚俸三年。两年后皇长子病卒。②因为在皇后丧礼剃头,湖广总督塞楞额赐自尽(总督放现在来说就是省长了),江南河道总督被罢官、抄家之后又被发现贪赃罪证,最终赐死,锦州知府金文醇发往直隶派修城工。③凡得悉皇后大事而不行奏请来京号痛者,或降两级留用,或销去军功纪录,因此受处分者达 50余人。全国多少省份,30个左右吧,50人受罚,等于基本上每个总督巡抚都有份。④刑部尚书阿克敦因为皇后册文翻译失误,被交刑部治罪,刑部也因此全堂问罪,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侍郎勒尔森、钱阿群、兆惠、魏定国,均革职留任。⑤ 光禄寺筹备的给皇后的祭品等“俱不洁净鲜明”,光禄寺卿增寿保、沈起元、少卿德尔弼、窦启瑛俱降级调用;⑥ 工部因办理皇后册宝“制造甚用粗陋”,全堂问罪,侍郎索柱降三级,涂逢震降四级,其他尚书、侍郎从宽留任;⑦ 礼部“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尚书海望、王安国降二级留任,其他堂官也分别受到处分。⑧三朝元老张廷玉被罚俸一年,因为翰林院拟皇后祭文用“泉台”二字,为不恭。凡此种种,乾隆后来告诉大家,我不是在迁怒你们。

6、#写诗#

这也是“为你,千千万万遍”了。总的来说,风格是皇后刚死之际写的最多,感情很浓烈,乾隆十七年皇后下葬后感情逐渐平复,没那么激烈,到了晚年可能心里比较独孤,感情又再次浓烈。截取三个时期的诗作,可以感受下。【乾隆十三年】先皇后大故,顿成弥月,光阴迅速,永别之日长,同欢之情断矣,感而成诗,以志沉痛。素心二十二年存,属纩何须握手言。诗谶自尤临祖道,梦祥翻恨始添盆。锦衾角枕惟增怨,落叶哀蝉非所论。追忆褘衣陈画鷁,悲生痛定尚销魂。【乾隆三十年】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排遣闲情历村野,殷勤政务祝宁盈。明朝便近芳山驻,秀色宁看云表横。【乾隆五十五年】孝贤皇后陵酹酒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孝贤部分快扒结束了,对乾隆来说,日子还要继续,他能做的就是极尽可能在记忆里保存孝贤皇后,比如写诗,比如保存她所居住的宫殿长春宫,保存她的奁具、衣物,栽培她的娘家人。他对傅恒如亲友,如手足,他对福康安待之如子。

乾隆晚年时,将他做宝亲王时期曾经住过的重华宫变成了一个小的博物馆。他令人将这里按照从前自己与皇后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间原貌进行布置,周围摆着他未登基时用过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祖父、父亲两代老皇帝赏赐的各种贵重的纪念品。

记得美国欧立德写这段时写的很煽情:假如你们真的想认识我,请到这里来,对我来说最宝贵的东西都集中于此,都来自这些亲人,我是为了他们而奉献了一辈子的心血。PS:孝贤皇后的朝服如今还是故宫保存,这是清代唯一存在的皇后朝服,一般情况下,后妃去世,服饰会被回收利用,珠宝拆下来做别的首饰配饰。

下面说继皇后。

姓氏:辉发那拉氏生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卒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家族主要人物:讷尔布,讷苏肯名分:侧福晋–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

继皇后那拉氏,出身满洲镶蓝旗,其父讷尔布,官职佐领。那拉氏于雍正十二年十月十八日成为乾隆的第二任侧福晋,时年16岁。这个起点蛮高的,乾隆众妾几乎所有人都比她年龄大,入侍年限比她高的大有人在,出身比她好的也有,生育子女的也有。比如皇长子的生母富察氏,其父也是佐领,自己又生有一子一女,就是与侧福晋无缘。那拉氏被空降侧福晋,算是人品爆发。

乾隆二年(1737)九月二十四,册封娴妃。时年19岁。位号次于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晋封娴贵妃。时年27岁。位号仅次于皇后富察氏。娴妃的升迁算是顺风顺水。有人说娴妃的晋升是由于潜邸的资历是侧福晋,喜爱度一般般。鉴于继后史书本身没有界定她宠与不宠,保守点说我认为此时乾隆看娴妃还算顺眼,必然不是讨厌的,他比较重潜邸次序,无论纯妃苏氏、嘉妃金氏生了多少皇子,位号始终没有超越那拉氏。历史上新宠逆袭的例子很多比如赵飞燕武惠妃杨玉环等,如果说乾隆对娴妃感情一般,那么位号超不过她的人又好到哪里去?

那拉当上贵妃后,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皇后皇贵妃不能并存,但清朝皇帝在皇后健在时,普遍不设立皇贵妃,除非她是宠到了董鄂妃那样的程度。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故,给了那拉氏继续上升的空间。 继后升迁的缘由,综合清实录看应该是这样:孝贤皇后死后,太后提议再立皇后,问谁堪当继后。乾隆觉得那拉氏合适,毕竟是雍正所赐的侧福晋,循序而进理所当然。然孝贤皇后皇后去世不久,哪怕二十七个月丧期已过,也觉得立后太早。但念太后对于立后如此挂念,那么先封那拉氏当皇贵妃,孝贤皇后丧满后再立为皇后。并且乾隆指出,既然那拉氏是皇后储备人选,那么这个皇贵妃应该是摄六宫事皇贵妃。

冷知识:摄六宫事皇贵妃和普通的皇贵妃不一样,拥有部分皇后权利。具体为:册封祭告礼仪如皇后、千秋节仪同皇后、三大节及庆贺大典有三品以上大臣官员进笺庆贺。清朝只有两位摄六宫事皇贵妃,一个是娴妃,一个是道光的全妃,都是晋升皇后之前担任的皇贵妃。一般的皇贵妃都是贵妃快死了或者已经死了,朝廷给的安慰奖。令妃后来长期担任皇贵妃,但她不是乾隆认可的皇后人选,所以没封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对于娴贵妃的继续升迁,有种既默认又排斥的矛盾感。乾隆从来没有预料到会中年丧妻,与富察皇后白头偕老是他最理想的婚姻状态,那拉氏成为继妻,挑起了心底的遗憾,激起了一丝丝不适应。所以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广为人知的两句是:六宫此日添新庆,翻惹无端忆惘然。惘然归惘然,他终究对那拉氏没有厌恶,他也不可能从38岁就顶着鳏夫的头衔过一辈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初二,那拉氏被册立为皇后,时年32岁。这段时间算她人生的黄金时期。

立为皇后之后,那拉氏接连生下二子一女。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寅时,生皇十二子永璂。时年34岁,这算高龄初产妇吧。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二十三,生皇五女。时年35岁。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二月二十一,生皇十三子永璟。时年37岁。

鉴于她嫁给乾隆的前段时间没有一子一女,完全可以说这段时间,乾隆与她的关系比之前亲密了很多很多。那拉皇后的孩子受重视程度还是比其他妃妾要强。比如,十二阿哥永璂出生的时候,乾隆写诗志喜,还给大臣说“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顺适吉祥”。十三阿哥永璟三岁夭折,葬于端慧太子陵,墓穴使用的是石券,嫔妃的子女采用砖券。

十二出生的时候乾隆欢喜过一段时间,至于乾隆是否想立十二为太子无从得知,那拉之后出了那样的事情,乾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十二是储君的。

如果那拉随后没有作死事迹,辣么有可能平静度过一生,死后还能有乾隆几首悼亡诗啥啥,毕竟夫妻一场,有可能十二曾经被密立太子,可是后来她作了,这些可能就完全没可能了。

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第四次南巡的时候,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驻跸杭州,进早膳时,乾隆还赏赐给那拉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皇后就因为“迹类疯迷”被遣送回京,从此乾隆对她恩断义绝,一年后那拉氏幽死后宫,而乾隆仍旧不原谅那拉氏,大肆降低丧礼规格,乾隆宣布的不肯善待继后理由有两个:1、没有对太后尽孝,2、剪发(剪发在现代人看来没什么,但在当时满人看来就是咒乾隆去死,国丧时才剪发,问题是,什么会导致继后剪发)。这事也是逆天了。因为官方没有明确公布帝后决裂原因,所以大批吃瓜群众把原因猜啊猜。

有人猜测是乾隆在江南玩妹子,那拉嫉妒泼醋和乾隆口角,这点可能性几乎为0,因为乾隆至始至终都不只那拉一个女人,招惹多少女人,对她来说没有区别。有人猜测是那拉氏嫉妒乾隆在这次南巡途中给富察氏写的过济南诗,什么十七年过恨未平,和乾隆争吵,这点可能行也不大,要是因为这个爆发,不可能等到现在。何况,女的嫁豪门本身也不是冲着爱情去的。有人猜测是继后出轨,这是二月河小说情节,真要是出轨,可以直接处死。有人猜测是继后谋杀皇子,这也是二月河小说情节,果真如此她全族会被诛杀。有人猜测是乾隆想立令妃当皇贵妃,这是21世纪的YY了,没有史书支持。所以我等吃瓜群众还是得继续猜啊猜。应该是个巨大丑闻而乾隆又羞于启齿。

古代的吃瓜群众们对于此事还是很关心的,但搭上此事的基本没有好下场。乾隆嘴上说那拉氏的丧礼比照皇贵妃,实际上不可能按此执行,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整个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这个数据对于一般家庭还是奢华哒,问题是,她本来是皇后。

第一个提出异议的吃瓜群众是御史李玉鸣,他上奏疏说,根据会典,皇后丧期满月,各衙门应该齐集致哀,现在的仪注里没有齐集这一项,是不是疏忽了。乾隆反驳说,皇后干了“迹类疯迷”的事情,没废除她的名号就是格外优待了,你还敢提出这要求真是丧心病狂。于是下令将李玉鸣革职锁拿,发往边疆伊犁。为什么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又将严惩李玉鸣的谕旨颁发各地,让大家都知道,为继后争丧仪是什么下场。确实乾隆是没明文废后的。

大约过了十年,出现了第二个用于发言的吃瓜群众,他名叫严譄,是一个候选吏目。毕竟乾隆和皇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民间影响很不好,严譄编造了一个他认为对乾隆名声有好处的故事,大意是已故皇后那拉氏贤惠美丽,性情刚烈,和皇上是一对恩爱夫妻。现在见皇上年过半百,国务繁重,如果仍然像以前那样宠幸不衰,恐怕有损圣上龙体,所以皇后以头触柱身亡。乾隆一看有人这么编排自己的生活,不由得怒气冲天,他说,“严譄不过是一个草野贱民,怎么会知道宫闱之事,怎么会知道有那拉氏之姓?令彻底清查。”最终结果是严譄被处死。第三个吃瓜群众是金从善,他认为帝后决裂这事情是乾隆的错,要求乾隆下“罪己之诏”并且立新皇后,乾隆一看此言便为自己辩解:“那拉氏当上皇后以后,自获罪孽,联仍然优容如故。后来,她竟自行剪发,这本是国家风俗最为忌讳的,她都悍然不顾。然而,联仍曲加包容,不予废斥,后来因病去世,只令丧仪略为减等,并没有明颁谕旨,予以废黜,联处理此事,可谓仁至义尽。有何罪而当下诏自责?”

谈到立后,乾隆说:联已六十八岁高龄,难道还能再立皇后?而且现在妃缤中,并没可以担当这一职位之人。如果另外选立,在朝满洲大臣以及蒙古王公,都是联儿孙辈,其女更为年幼,岂能与联匹配而获号?真是可笑之极!乾隆下令将金从善以妄肆诋斥之罪斩首。

总之,任何为继后辩解的人都是死路一条,乾隆对继后恨得程度也是没谁了,把她所有的画像全部销毁,葬于纯惠皇贵妃园寝内。她的儿子十二阿哥二十五岁死亡,没追封爵位。嘉庆亲政之后追封他为贝勒。那拉皇后的人生轨迹好比抛点高的抛物线,起点很高,升迁顺风顺水,最后阴沟里翻船。

第三位,孝仪纯皇后。姓氏:魏氏,嘉庆二十三年嘉庆命书写为魏佳氏生年:雍正五年九月初九(1727年)卒年: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1775年)名分: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孝仪纯皇后。家族主要人物:魏清泰

魏氏入第一次出现在实录是乾隆十年乾隆封她当贵人,时年18岁。很多小说写她是富察皇后的宫女,被皇后推荐给乾隆或者她很有心计趁机勾引乾隆之类。但看细碎的后宫档案《减添底档》,新入宫的贵人常在,会被安排在资历高的后方那里学宫廷礼仪,类似于现在的实习、岗前培训。历代后宫差不多应该都是一个管理模式,新人入宫,不懂礼仪,总得有人教导,朝廷就分配到一些熟悉礼仪的后妃那里学习。魏氏被分到富察皇后那里学习礼仪。令妃死后,乾隆写诗说是“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所教养者”。PS:根据《减添底档》,容妃和卓氏当贵人的时候,在那拉皇后那里学规矩。令妃那里的学规矩女子是瑞常在,纯妃那里学规矩的是郭常在。

其父魏清泰是内管领,职责是掌供内廷食用、赏赐、祭祀所需的物品,正五品。

魏氏,乾隆十年晋封为令嫔,时年18岁,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封为令妃,时年22岁。比起一众贵人常在答应啥啥,令妃算是比较出挑了。然而,自从封了妃之后,魏氏的位号近期内没什么提升了。直到十年后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令妃被晋为贵妃。时年32岁。当时生了二女一子兼流产一次。令妃首次生育是乾隆二十一年七月(皇七女),时年29岁。自此之后积累子女继续升迁。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生皇十四子永璐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生皇九女乾隆二十四年,令妃流产,证据是《减添底档》记录她遇喜,但后来没信了。当年十一月封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皇十五子永琰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生皇十六子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皇十七子永璘

由此我们看出,乾隆那里,位份升迁主要考虑的是:1、资历:比如无论那拉有无子女,纯妃嘉妃不会超过她。因为潜邸次序中那拉排第三。2、子女:生个女儿起码可以是嫔,生个儿子可以是妃,生两个儿子可以是贵妃。如果没孩子又没背景,升迁会慢很多,比如庆妃,27岁封嫔,35岁封妃,44岁封贵妃。

鉴于令妃后期如此生猛的生育能力,在她16-28岁之间一无所出,乾隆对她感觉是比那些常在答应好些,但并不是特别热乎。后来频繁生育又升职,说她多得宠吧,似乎又差了那么一口气,史书也没特别说明乾隆宠不宠她,和继后当上皇后之后那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水准吧。路人里的宠妃,宠妃里的路人。就好比天涯吐槽的033,海陆的颜值,在娱乐圈里路人,但是在生活中比一般人好。毕竟,令妃生的14、16夭折,没有比其他皇子特殊。葬地是端慧太子陵。14、16和继后所生的13葬在一个坑里,皇十三子居中,皇十四子在左,皇十六子在右,而前面说了,13是石券,14、16是砖券。15出生在圆明园的时候吧,乾隆在承德打猎,三天后才知道这个消息。17作为老来子,由于品行轻佻不好读书,不被乾隆喜欢。然而令妃能生,能升迁,还是棒棒哒。

如上文所讲,令妃升到贵妃,没有上升空间。但是那拉作死,虽然没有被废除皇后名分,实际上乾隆不把她当皇后了。在继后出事三个月后,令妃被封为皇贵妃。时年38岁。在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密立令妃所生的15当太子。

说下乾隆承认过的储君,第一位是嫡长子永琏,第二位是嫡次子永琮,第三位是皇五子永琪。第四位是皇十五子。立太子也是蛮不容易的。永琏永琮的事情上面都说过了,接连死了两个嫡子,让乾隆心力交瘁,永璜永璋又对皇后的死漠不关心,乾隆一气之下将两个最年长的皇子剥夺了继承权,立太子这事情他打算从长计议,慢慢考察。并且对大臣说,任何人都别提立太子的事情。

经过考察,皇五子品学兼优,打算立他。可是永琪三十一年三月去世,谥号纯。永琪的亲王是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的,是快死的时候安慰奖。清史资料记载“王患附骨疮,不得溃,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密立十五当太子,也没足够的把握他能把国家治理好。于是当年在南郊大祀时默默向苍天祈祷:倘若皇十五子贤良,那么苍天保佑他长寿,倘若不贤,那就让他短命,让我重新选择。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乾隆这样也是让人一言难尽。

令妃从38岁到49岁,安安稳稳当了十一年皇贵妃,她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谥号令懿皇贵妃。也算生荣死哀了。乾隆派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二子、皇十五子、皇孙绵德、绵亿、绵惠、九公主、额驸拉旺多尔济、扎兰泰、及丹巴多尔济、丰绅济伦、穿孝。冷知识:庶子服丧。在明朝以前,皇后死了全部皇子女穿孝,毕竟是嫡母,嫔妃死了,只有自己生的孩子穿孝。到谁这里,嫔妃死了,庶子还要给她穿孝?这事要从成穆贵妃说起。

成穆贵妃是朱元璋的贵妃,成穆贵妃是个美女,官方《明实录》记载有容德,《彤史拾遗》记载端丽,品行也很端正,搞得清定位,是马皇后治理后宫的助手,史书称马后以仁慈治后宫,孙贵妃以严法治后宫,宽严相济。朱元璋对孙妃很看重,无奈孙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孙贵妃死后,朱元璋让周王朱橚行慈母服三年,太子及诸王皆齐衰杖期。从此庶子为非皇后非生母穿孝,但是需要皇帝指定人名。比如忻贵妃戴佳氏死的时候没有儿子,乾隆派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绵恩、穿孝。

令妃被追封为皇后是嘉庆被宣布为皇太子后,乾隆承诺在乾隆六十年归政当太上皇,所以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宣示颙琰为皇太子,下令追封令懿皇贵妃为皇后,谥号孝仪。距离令妃去世20年。虽然是无法知道了,但在外人看来也是功德圆满了。乾隆对令妃有种既抬举看重又无法直视她出身的矛盾感。在追封皇后大典上,乾隆发了个上谕:说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不应该祭告太庙,因为令妃只是因为是继任皇帝生母才追封的皇后,祭告太庙是亵渎了上天。令妃的人生轨迹:起点相对高,年轻平庸,中年大红大紫。和继后出事前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延禧宫略》,《如懿传》相继开播,来说说乾隆一家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