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宋朝,为什么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一共存在了24个王朝,其中有九个王朝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分别是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这些朝代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的定位放在同一天下的大王朝上。

除去其他发展相对缓慢以及存在时间较短的一些小王朝,其中最让人疑惑也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宋朝,宋朝在这剩下的几个王朝中,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方向都是可圈可点的,甚至有了其他朝代都不曾有过的繁荣的商品经济。

国家财政实力蒸蒸日上,本可以完成一统天下的任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拥有300年历史的宋朝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呢?

一、宋朝后期皇帝昏庸无能,没有军事头脑

一个国家皇帝的气质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能够持续向好发展,宋朝的发展历史当中,不乏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皇帝,但更多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在位时间较长,因而即使在开国皇帝已经打下较好的江山基础之后,后来的皇帝们依然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

所以我认为,拥有300年历史的宋朝,就是在宋朝一些会用无能的皇帝的带领下,才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先来说一下北宋。在北宋王朝的历史中,最具有一统天下的能力的皇帝,就只有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他对于北宋王朝的历史来说,是少见的文武双全的皇帝,也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皇帝,但是既然是开国皇帝,就已然要以恢复民生经济,恢复正常发展为任务,所以在宋太祖统治的时期并没有想要一统天下。

宋太祖的统治结束后,太宗变成了皇帝,但是宋太宗的才能远远不及他的哥哥,即使在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上,也不能继续向统一发展。再接下来的皇帝就是宋真宗,他在位期间迷信道教,时常做一些迷信活动。

对于国家治理自然就不上心,哪来的统一天下呢?后来的皇帝宋英宗在精神上有极大的问题,虽然有心治理,但却无力继续,早早就去世了。再后来的宋神宗虽有文韬武略以及统一中国的雄心,但也没能做到。

最后就是宋徽宗和宋钦宗,一个喜欢画画,不顾朝政,另一个没有任何才能。在这些昏庸皇帝的带领下,宋朝怎么能实现一统天下的任务呢?说完了北宋的皇帝,再来说一说南宋。

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对于少数民族的威胁只有两个方法,那就是逃跑和求和,甚至还听信佞臣秦桧的谗言,南宋唯一一个有能力带兵打仗的将军岳飞给害死了,即使他的儿子宋孝宗有心收复中原,也是无将可用。

后来的皇帝们都比较保守,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因而南宋也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皇帝对于收复统一是什么样的态度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在宋朝的历史中,有才能的皇帝少之又少,剩下的都是一些昏庸无能的皇帝。

在这样的皇帝的带领下,怎么可能实现统一呢?所以我认为宋朝部分皇帝的昏庸无能,是造成宋朝无法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

二、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泛滥,经济难以支撑

中国古代王朝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而在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中,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如果没有土地兼并,很大概率上中国的王朝是不会进行更换的。而在宋朝,统治者对于土地兼并是一种放任政策,不管不顾,使得土地兼并严重泛滥,农业经济发展遭到阻碍。

所以我认为,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泛滥,使得经济有所退化,难以支撑一统天下的长期性的战争,因而难以完成一统天下的任务。土地兼并,顾名思义,就是有钱的富户将土地吞并,被用来耕作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少,影响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宋朝之前的王朝,每一个王朝都会对土地兼并有所治理,但是到了宋朝,统治者一反常态,选择不抑兼并,在历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宋太祖乾德四年下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对于这样的旨意,宋人王明清解释:”不抑兼并, 富室连我阡陌, 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由此可见,土地兼并并不是你想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活动。

在这个诏书颁布之后,有数据记载,全国范围内约有36%的农户失去了耕种的土地,生计难以维持,国家的赋税难以收齐,财政收入逐年下降,流民逃窜,各地的社会安全都有所下降,食不果腹,社会矛盾也开始变得逐渐尖锐。

内部的忧患如此严重,更何况还要去收复中原呢?宋朝统治者选择对土地兼并放任不管,其实就是在放大社会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到争夺土地的矛盾,在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这些矛盾也越来越升级

全国的经济发展就受到了影响,每年的财政收入逐渐下降,仅仅作为官员的俸禄和皇室的开支就已经是杯水车薪了。更何况收复中原是一个巨大的,长期性的战争,而战争就是搅碎金钱的机器。

这个时候的宋朝显然没有资本能够支撑完成这一场战争并取得胜利。所以我认为,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严重危害到了宋朝的经济,使得宋朝没有财力支撑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三、宋朝推崇重文抑武政策,武将逐渐流失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前朝教训,将武将的权利大部分都剥夺,减少朝廷中武将的存在,实施了重文抑武政策,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宋朝的统治,但从战争角度上来看,重文抑武的政策降低了武将的地位。

很多武将被迫转为作为文官,随着政策的深入,可用的武将越来越少,国家军队实力也在下降。所以我认为,宋朝推崇重文抑武政策,使得武将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军队的质量也逐年下降,完全达不到能够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程度。

重文抑武政策的实施,使得在朝廷上,文官占据七份,武官占据三份,武官处于弱势地位,且在这些武官中,多为年迈的老将,少有真正有实力的年轻将领,所以宋朝的统治者及时想要统一中原,也没有得力的将领带领军队去打仗。

没有得力的将领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对外战争的发动上,还有对军队的训练。有才能的武将越来越少,对于军队的训练严重越来越松散,士兵的体质参差不齐,导致整个军队的整体实力急剧下降。

这也远远达不到能够在一场战争中获胜的程度,更何况是统一战争中呢?重文抑武的政策,在长期看来,就是削弱了宋朝武将的实力,同时也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整体实力,没有得力的将领,没有强大的军队,谈何获胜呢?

所以我认为宋朝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使得武将逐渐流失,宋朝便没有了能够获胜的能力,因而不能完成统一的任务。

四、宋朝北部少数民族力量日益强大且成熟

除了宋朝本身的原因以外,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任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并且逐渐成熟,以至于宋朝如果开始了这一场统一战争,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结束的了。

所以我认为,宋朝北部少数民族的力量日益壮大,逐渐成熟,是宋朝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另一重要原因。宋朝北部的少数民族有辽金等,从宋朝的朝贡体系中就可以看出,宋朝像这两朝送的东西比较多,而收的东西比较少。

这就可以看出宋朝其实对这两朝是有所忌惮的。因而在短时间内宋朝是不可能主动发动战争的。所以,宋朝基于少数民族的强大不敢发动统一战争,因而也就不能完成统一的大业了。

五、结语

在宋朝前后的朝代中,只有宋朝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这是因为在宋朝的历史中,有才能的皇帝屈指可数,都是一些昏庸无能的皇帝,在这些皇帝的带领下,自然就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

其次,宋朝统治者对于土地兼并是一种放任态度,就是这样的态度造成了农业经济缓慢发展,国家财政收入逐年下降,以至于财政收入都不能支撑一场战争的开始。

再次,宋朝还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武将地位逐年下降,军队质量也参差不齐,达不到获胜的标准;最后,凤巢寄单,北方少数民族力量的强大,也不敢发动战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宋朝,为什么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