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文英 李启明
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志。云仍夹叶同淮水,俎豆千秋托华山。
——清·顾炎武
清初康熙16年(1677年)九月仲秋,一位年逾花甲、须发皆白的江南名士,用二头骡子,二匹马,驮着几大包书卷,风尘仆仆,远途跋涉,由山西蒲州渡过黄河,进入潼关,向华山走来。尽管旅途险阻,跨沟过河,但还是壮志满怀地到这里安家落户,开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晚年生活。这人就是明末儒士,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为炎武,字宁人,因为居住在华亭县东南的亭林湖畔,所以学者都称他为亭林先生。他出身于江南大族,祖父是一位很有见识的人,认为读书一定要研究实际。顾炎武受祖父影响,从小就喜欢《资治通鉴》、《史记》和《孙子兵法》等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就决心放弃科举,专注一心研究全国各地的人文自然历史,并着重撰写一部重要著作《天上郡国利病书》,可见抱负远大。
正当他用心治学的时候,明朝灭亡。他们对于明的灭亡感到十分地悲愤,对满族南侵表示极大的愤怒,甚至身赴疆场,领兵作战,抗清复明成为天下儒士们的共同心声。
当初,清兵南下,江南各地都组织起来进行反清斗争,昆山被围后,满城军民苦守二十一日,城里的粮吃尽,柴火烧光了,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了。昆山陷落的时候,顾炎武生母被清兵砍断了右臂,疼痛倒地而死。抚养成长他的婶母,也是继母,绝食而亡。后来顾炎武跪对父说:“二位母亲死了,望你不要投降清朝。不要做清朝的臣子!”
顾炎武大哭一场,葬母之后,离开了昆山,渡海去投鲁王还没有去成,鲁王政权已经毁灭了。顾炎武改姓埋名,在大江南北奔走呼号,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单力孤,没能成功。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常有零星的抗清活动,但清朝防备甚严,发现什么反清嫌疑之人,就要以“通海”罪名,打进牢狱。
自从康熙大帝平定三蕃之乱后,就有一批文人心里不服。于是,朝廷采用一个“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文人推荐给朝庭,然后,皇帝颁旨给他们封官,这一措施马上得到大批文人的应和,纷纷应召到京城,做官成了一种时髦的风尚。顾炎武认为到清朝做官是丧失气节的事情。他宁愿冒杀头的危险,拒绝应召,誓死与清庭作对,还说:“我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了,还巴望什么?如果一定逼我应召,只有一死!”
清朝入关占领江南以后,顾炎武村里有个大地主叶方恒,仗着官势要强占顾炎武的田产,买通了叶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亲自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亲自审问,逼他自杀!后来,他改名姓叫蒋山佣,伪装成商人,后移居山东章丘,并多次去南京拜谒明朝皇陵。1669年,又因争夺田产,被章丘土豪诬告,又牵连进文字狱,由李因笃营救。后来又到塞北垦荒,到处考察山川形势,以明末遗民自居,一再拒绝与清朝官员合作修《明史》。
他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固执与保守为各地名士所不齿,他文章中的观点也并不为大家赏识,但他治学的精神,用几匹马骡驮着书物孜孜治学的精神,令世人钦佩。
顾炎武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一是死不投清,二是为田产与人打了半辈子官司。他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流传世间。到晚年后,他决定千里迢迢,定居关中,落脚华山,顾炎武在关中结有三位友好,这就是华阴王弘撰,富平李因笃和周至李禺。
康熙二年(1663年)51岁的顾炎武首次从山西蒲州入陕到关中,过了潼关,华山挡道,对无比奇峻秀美的华山,顾炎武留连忘返。先游西岳,造访华阴名士王弘撰。王弘撰领他八月到长安,后又到富平,十月拜见周至大儒李禺,三人一起共同游历了骊山,并访问了明室后裔朱存杠。
顾炎武首次来陕西,对关中人的好客、纯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顾炎武结识的关中三杰都是诗文大家,他们之间找到了共同语言。
顾炎武二次入关,是在康熙十六年,这位不愿与满清合作的学士,终于要落驻华山。他住在西岳庙附近小张村的王宏撰家。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抬眼便望见华山三峰耸立云天,西岳庙香火缭绕。王弘撰对顾炎武的到来,表示极大的欢迎,安排住在明善堂。顾炎武说:“这次入关就不走了,烦你帮我快买一片住宅田。”
王宏撰不敢怠慢,急忙给他购置田宅,顾炎武高兴地写道:“重寻荒经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万里河山入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松阴泪翠长浮院,菊蕊初黄欲照畦。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赢马上关西。”顾炎武说:“卜居太华,以卒余岁!”
王宏撰为顾炎武新宅题为“顾庐”,之后又同顾炎武一起去云台观集资修造朱子祠,作为他修业著述之所,又买了水田四五十亩。顾炎武很感激王宏撰,对他说:“你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一山史。”王、顾二人曾一起在山西雁门关外组织屯田筹办活动,王宏撰曾北上延安,提出开发延安的建议,垦荒种地,发展畜牧,兴办棉毛纺织专业,意思增加经济实力,想从延安为始建立反清基地,但力量太得悬殊,只好作罢。
王宏撰的父亲王子良,曾任明南京兴部左侍郎,也算关中名士,顾炎武来华阴前,《日知录》只写了八九卷,后增至二十余卷。
顾炎武在华阴虽然只呆了四、五年时间,但他非常感激王宏撰的支助,在他的《与经书》和《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诗篇外,还给王家写了一副门联:“云仍奕叶同淮水,俎豆千秋抚华山。”顾炎武和王宏撰以募捐的形式,1861年在云台内修了朱子祠,他亲自写对联:
“慨声教之未加,一统神州有待百年之治,睹威仪之如在,重开经学无惭古代之英。”他从顾庐移入“新斋”,打算在此讲学。清建国已三年,顾炎武还建朱子祠,可见顾炎武,王宏撰等人不失民族气节,有待百年之治。
李因笃,富平名士,字子德,号天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诗人。少年丧父,由山西外祖父养大,受业其门,较长时间在山西与清初学者朱一尊、姜宸英、严绳孙称为“四布衣”。博学鸿词,以第十名录取,授翰林院检讨,命修撰明史,到任未及两月,即以母志乞求回家奉养老母,先后上书三十七次,终被朝庭特许。他的《乞养疏》以文情并茂,脍炙人口被誉为“有清一代第一文”之美誉。
辞官回乡后,深居间出,随易常服,见宗族亲友口不道京邸事,居家不改寒素,出门乘赢马,从小溪,毫不炫耀自己。
顾炎武对李因笃的救命之恩非常感激,出狱后写了一首感谢诗《子德李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在《与人书》中又记道“富平李天生者,三千里赴友之急,驰呼辇上,驰至济南,不见长官一人而去,”表达了对挚友深厚的友谊。
顾炎武在关中的另一个朋友叫李禺,字中孚,号二曲,生于明天启七年。李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过着辛酸的生活。在母亲鼓励下,奋发读书,艰苦自学,终成关中知名学者。
李禺一生隐居不出,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誓不仕清。康熙二年八月,顾炎武亲赴李家门,一见如故,遂为至交,一致认为,是明遗民,不为大清服务。之后,相互交往,以诗唱和。
顾炎武一生坚持抗清活动,誓死不做清官。他一生清贫,在北方流落了二十五年,游历长安,上骊山,登华山,入陕西后,特别钟情华阴县。他说:“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有义气,实与他省不同。华阴官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顾炎武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的治学精神得到世人的尊敬。尽管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观点多有偏颇,不被世人称道。但他的治学精神,则影响天下学士,他做学问的最大特点是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惜时如今,绝不懈怠。一踏上三秦大地,就不避艰辛,寻古揽胜,考察访问,短短几年,东起潼关、华山,西至周至、乾陵,南到终南,北至富平、铜川,足迹遍及关中各地,写的诗篇有《潼关》、《华山》、《骊山》、《长安》、《楼观》、《乾陵》、《龙门》、《华阴古迹》等。
(待续)
(宁文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
(李启明,渭南人,高中语文教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长篇《华山演义》连载129: 清初学士顾炎武晚年居住华山写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