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占据台湾38年的荷兰人,成了民族英雄,但历史的漩涡中,收复宝岛台湾的关键人物,为什么是偏偏是郑成功呢?
在说郑成功之前,先介绍一下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郑芝龙,骨子里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思维,甚至用商人思维来衡量国家利益。郑芝龙的商业版图,初期经商于日本(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因从事商业活动,进而接触到海上贸易,发展聚集了一批武装力量。
郑芝龙所做的选择标准,都是为商人利益服务的,即便郑芝龙后来有机会服务两朝皇帝,同样也是商人思维:谁给的钱不是钱啊?
正因为如此,郑芝龙的人生中,遇到两件生死攸关的重大选择,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两个字:投降。并且,先后投降了两次,一个是明朝,一个是清朝。
明朝对郑芝龙感兴趣,是因为郑芝龙在台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实力。崇祯元年(1628),明朝对郑芝龙进行招抚,郑芝龙欣然接受。
同样,隆武二年(1646)九月,清军攻入福建泉州,对郑芝龙诱降,承诺将闽粤总督这个官位给他,郑芝龙大喜,商人思维再次占据上峰:谁给的官不是官啊?
真的很难想象,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的父亲竟是这样一个人,是如此的活分、如此的不爱钻牛角尖,如此的不可思议。
对具有伟大光环的英雄的父亲,我们无意于任何指摘,但我们不禁会产生疑惑:难道家庭环境的影响,真的没有对郑成功有什么作用吗?
父亲既然如此,母亲呢?史料中关于郑成功母亲的记载,比较简单,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田川翁子,郑成功于天启四年(1624)生于日本,母子二人在日本居住了7年,然后回到福建家乡读书,15岁时郑成功考中了秀才。
我们看出,在这段时期,在日本居住了7年的郑成功回国后,接受的中国传统儒学教育深深地在他内心扎下了根。这一点,从郑成功的两个表现可以看出:
首先,郑芝龙打算投降清军,郑成功这样规劝他父亲:“父教以忠,不闻以贰(有二心)”,郑成功对父亲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是啊,你老人家教导我的那一套,怎么到你这里就变味了呢?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父亲投降清军,郑成功虽然无法制止,但自己的屁股坐向哪里,腿迈向哪里,刀枪挥舞到哪里,郑成功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丝毫不受父亲的影响。
郑成功拒降。史料记载:不受诏,不剃头,其意如山。并且从此弃文从武,抗敌救国,1624年12月,郑成功集结了90多人,开始了抗清斗争。
郑成功拥护南明桂王政权,永历七年(1653)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势力范围扩展到福建的福、兴、漳、泉四郡,还有广东的部分地区。但尽管如此,和清军经过几次大的战争之后,郑成功作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决定: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略决定,现在我们看来,其实是不得以而为之。总体上是被动的,但郑成功是有着远见卓识的眼光的。事实上,郑成功掌握着收复台湾的主动性。大体有下面几方面的因素: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前,有一个战略背景不得不提,郑成功搞了三次北入长江战役。郑成功在永历七年、永历八年、永历十三年,分别率领大军在长江沿岸对清军进行打击。
在多次近距离的实力交锋中,郑成功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实情,清军在北方的统治已经渐渐稳固,南明的永历政权流亡缅甸。这时候,收复台湾,能够多一块继续抗击清军的根据地。
二、台湾这个地方,当时的统治者是荷兰人,受清军挤压,郑成功的地盘越来越紧张,自己的国土竟然还被外国人霸占,关键是居住时间一长,随着对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竟然忘记了一个根本问题:这个地界,到底谁做主?
最终,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1661年2月1日)郑成功用武器告诉荷兰人:台湾一向是属于中国的,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归还原主,理所应当。
三、最后一个因素,台湾,曾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活动势力范围,郑成功虽然不认同父亲的投降做派,但父亲曾经活动过的地盘,还是有一定亲切感的。说到这一点,不知道那位郑芝龙老先生心中是什么滋味。
参考:《明史》
欢迎关注:先生说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生于日本,长于中国,收复台湾的人,为什么是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