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杰王勃为什么会杀曹达?

王勃简介

王勃(约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十六岁幽素科试及第,声名鹊起。一赋《檄英王鸡》被贬,二杀官奴曹达犯死罪,遇大赦逃得一命,却连累父亲王福畴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县令。出狱后的第三年(676年),探望父亲,路过滕王阁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赋《滕王阁序》,文不加点,技惊四座。后继续赶路,于南海落水,惊悸而亡。

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

【拓展】

龙门,鲤鱼跃龙门跃的便是这个龙门,唐初名将薛仁贵也出身于此。

【疑点】杀官奴曹达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简单说就是:王勃藏匿判死罪的官奴曹达,后害怕事情败露便杀了曹达。)——《新唐书》

【个人观点】

被诬陷,主要是王勃恃才傲物,被同僚所忌恨,欲杀之而后快。不然这脑回路太新奇了~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旧唐书》

【争论点】王勃什么时候溺水惊悸而亡的?

都是在南海去世,是去看父亲的路上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六。——《旧唐书》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新唐书》

【代表诗作及释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来源古诗文网)

(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2)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3)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8)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9)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译文】(参校唐诗鉴赏辞典)

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城,在风烟迷漫之中,遥望蜀州。

跟你离别的意绪啊,我和你都是远离家乡做官。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不要在这分别的岔路口,像那多情儿女一样,泪洒衣裳。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来源古诗文网)

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译文】(参校唐诗鉴赏辞典)

高耸的滕王阁下临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时代变迁万物更替,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向远方奔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诗杰王勃为什么会杀曹达?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